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及吉林辽源市中心医院199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75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单侧152例,双侧23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病例中,未分化癌所占比例较高(5.1%),中晚期(Ⅲ期、Ⅳ期)患者比例高(54.9%),远处转移率(6.3%)及局部侵犯率(18.3%)较高;(2)全组患者总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8%、67.9%。病理分期、远处转移、病理类型及是否周围组织侵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与预后无关。结论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存在病理分型较差、分期较晚、局部侵犯率及远处转移率较高等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985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581例,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8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87.5%和80.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复发和临床病理分期,P〈0.05,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复发、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985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581例,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8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87.5%和80.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复发和临床病理分期,P〈0.05,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复发、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梁忠  王可敬  赵坚强  赵明 《浙江医学》2015,37(11):931-933,94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orcarcinoma,PTMC)中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007年1 月至2009年12月488 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 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PTMC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 回归法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48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 患者中,132 例(27.0%)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未发现远处转移。II、III、IV、V 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1.4%,低于VI 区淋巴结转移率16.0%(P<0.01)。腺外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腺外侵犯组(字2=75.892,P<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腺体外累犯和肿瘤位置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组成,腺体外累犯和肿瘤位置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对于PTMC 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方式以及影响其预后和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研究其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计算其生存率,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30例,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颈清扫15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和92.8%,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4例Ⅳ期甲状腺癌患者复发,无远处转移病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癌肿的生存及复发与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清扫术。其预后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37例,根据是否合并HT分为合并组及未合并组。合并组为甲状腺癌合并HT,未合并组为未合并HT的单纯甲状腺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超声表现、甲状腺功能、术后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未合并组比较,合并组女性比例高,发病年龄较小(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合并组粗大钙化检出占比、丰富血流信号检出率高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高于未合并组(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合并组中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包膜外侵犯发生率均低于未合并组(P<0.05)。结论 HT与甲状腺癌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甲状腺癌合并HT患者女性居多且年龄偏小,病灶相对较小,而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者少见,其预后可能相对良好,对其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会为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治带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AXX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AX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相关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AX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高表达108例(80.0%),癌旁组织高表达30例(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原发肿瘤、淋巴结的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胸膜侵犯显著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统计分析显示DAXX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AXX表达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为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DAXX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360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盆腔淋巴结转移例数,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与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组360例子宫颈癌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68例,转移率为18.89%;子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临床分期为Ⅱ期所占比例、脉管侵犯所占比例、肌层浸润深度≥1/2所占比例、分化程度为1级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分期、脉管侵犯、肌层浸润深度及肿瘤分化程度为子宫颈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分期靠后、肌层浸润深度≥1/2、肿瘤分化程度较低、合并脉管侵犯的子宫颈癌患者其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积极筛查相关危险因素,予以个体化治疗是改善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索中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的126例中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中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分析。 结果 126例中年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FDS)和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40.4%和45.2%。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肿瘤复发与淋巴转移(P=0.002)、病理类型(P=0.031)和TNM分期(P<0.001)有关;而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为影响中年肺癌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并随着TNM分期的增高相对危险度增加(HR:I期0.148 vs. II期0.227 vs. IIIA期0.421 vs. IIIB/IV期1)。同时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转移(P=0.007)、胸膜转移(P=0.001)和TNM分期(P<0.001)与患者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胸膜转移(P=0.007)和TNM分期(P<0.001)为影响中年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TNM分期和胸膜侵犯与中年肺癌患者预后相关,并且TNM分期是影响中年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治疗的23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局部侵犯情况、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期等。根据随访结果进行疗效及预后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6例,乳头滤泡状癌2例。肿瘤局部侵犯喉返神经8例,侵犯气管12例,侵犯气管及食道3例,合并侵犯颈前肌群8例。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根治6例,肿瘤剔除14例,姑息性切除3例(2例术后加行局部放疗)。全组1、3、5年总生存率为91.3%(21/23)、82.6%(19/23)、60.8%(14/23)。其中根治组和剔除组预后明显好于姑息组。结论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仍能取得较好疗效,重视保护局部器官功能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 refractory?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预后因素及预测碘难治(radioiodine refractory,RAIR)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经131I治疗和随访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对131I治疗反应的动态风险分层及预后分层,探究影响RAIR?DTC预后的因素,计算相关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95%CI,计算重要截点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共纳入318例DTC患者,其中272例(85.5%)无远处转移,46例(14.5%)有远处转移;32例(10.1%)为RAIR,286例(89.9%)为非碘难治(non?radioiodine refractory,NRAIR)。RAIR组的年龄、男性比例、癌灶的最长径、接受131I治疗的次数、远处转移率、动态风险分层及预后分层更高,癌灶是否存在局部侵犯、合并结节性肿、左右灶、多灶性特点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31I治疗次数、淋巴结反应均为DTC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1)。③ROC曲线结果显示131I治疗次数预测RAIR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当131I治疗次数≥3时,预测RAIR的AUC为0.861(95%CI:0.817~0.897),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88.85%(P<0.001)。结论:当DTC患者年龄≥55岁、接受131I治疗≥3次后仍存在至少1处不摄碘的转移灶或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评估RAIR的可能性,尽早采取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后的10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106例的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率为24.5%(52/212),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以肿瘤最大直径≥0.7 cm和甲状腺被膜侵犯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MC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尚未达成一致,对于肿瘤最大直径≥0.7 cm以及甲状腺被膜受侵犯等高危因素患者,术中的细致探查及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对TMC复发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诊治经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He YF  Fan J  Zhou J  Wu ZQ  Qiu SJ  Huang XW  Yu Y  Sun J  Xiao YS  Yang GH  Song K  Wang Z  Tang ZY  Wang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8):1232-1235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单因素分析),并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得到有独立意义的预后指标.结果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0.5年、1年、2年生存率为89%、78%、65%,无瘤生存率为85%、73%、67%.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血管程度、病理Edmondson分级、TNM分期、术前甲胎蛋白(AFP)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并且前四个因素与患者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如何筛选出已有微小转移灶的患者以及如何在移植后预防肿瘤复发是肝癌肝移植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诸多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OVID、Cochrone library、SciVerse 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提取相应观测指标(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复发)的10年生存率,利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12篇文献,414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各指标的10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10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预后优于男性(OR=1.94),年龄〈45岁者预后优于年龄≥45岁者(OR=7.18),肿瘤≤4 cm者预后优于肿瘤〉4 cm者(OR=3.69),无远处转移者预后优于有远处转移者(OR=0.13),无复发的患者预后优于有复发者(OR=0.32)。不同病理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复发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相关,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相似文献   

16.
涎腺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临床病例,了解其发病情况,探讨影响SACC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1986年8月~2002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涎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08例,均经病理科确诊,其中腺样囊性癌40例。肿瘤分期按UICC(2002年)TNM分类进行;肿瘤病理参考WHO(1991年)的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法。[结果]SACC占涎腺恶性肿瘤的37.04%,腮腺和颌下腺多发,平均患病年龄51.83岁,男女比为1∶1;腺样囊性癌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在颌下腺和腭部及其他小涎腺的SACC复发率和转移率高,Ⅲ和Ⅳ期相对于Ⅰ和Ⅱ期的复发率高,实性型比腺样-管状型SACC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高,神经受侵者比非神经受侵者SACC的复发率和转移率高。[结论]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SACC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这与肿瘤的发病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有无神经侵袭情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呈多中心性,无包膜,有1/3的患者可发生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是淋巴结,其次是肺。滤泡细胞癌占甲状腺癌的5%~10%,有包膜,侵犯包膜是肿瘤扩散的特征,其预后依赖于肿瘤分化的程度和是否发生了扩散。滤泡细胞癌可转移至骨,引起溶骨性破坏。总的来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很好,即使在5%~20%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10%~15%的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其10年生存率仍达80%~95%。导致预后较差的因素有:男性、高龄、肿瘤较大、分化较差、已有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I(AnnexinI)在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NNET)、原发鼻咽癌(NPC)组织及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LMNP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NNET、98例原发NPC组织(高分化鳞癌5例,中度分化鳞癌13例,低分化和未分化癌80例)及20例LMNPC组织中AnnexinI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l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NNET比较,AnnexinI在原发NP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原发NPC比较,AnnexinI在LMNP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98例原发NPC组织标本中,AnnexinI的表达水平与NPC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复发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AnnexinI低表达的肿瘤较高表达的肿瘤分化差,有更晚的临床分期、更容易复发、更容易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P〈0.05or0.01)。结论AnnexinI与NPC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相关,有望成为预测鼻咽癌转移、预后和区别NPC分化程度的分子标志物。提示AnnexinI在鉴别NPC组织学分化程度、预测鼻咽癌病人预后及预警鼻咽癌转移和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健君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52-1253
目的探讨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原发灶相对隐匿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囊实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先行淋巴结切除,余19例均在术前通过B超、CT和/或ECT检查得到了初步的诊断,并通过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后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除1例老年患者术后3年反复局部复发后失访外,余20例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其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是超声检查,一般采用甲状腺癌的根治手术,如果没有发现别的远处转移,只要处置得当,预后仍然良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在评估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263例,计算第三腰椎层面内腹部内脏脂肪的总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为高BMI组(66例)和BMI正常组(197例),根据内脏脂肪面积将患者分为高VFA组(121例)和低VFA组(142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高BMI组较BMI正常组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少(P<0.05),在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及总体预后与BMI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VFA组与低VFA组高血压病例、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发生IIIA级及以上并发症人数、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分期、N分期、是否有脉管癌栓侵犯、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VFA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腹部内脏脂肪面积是胃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