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时上肢淋巴管显影结扎对减少皮下积液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1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研究组病人在手术时用0.25%亚甲蓝行上肢淋巴管显影,同时行显影淋巴管结扎;对照组病人常规手术不行淋巴管显影。统计分析两组病人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积液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8.6±10.3)d;对照组为术后(11.5±12.3)d,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拔管后发生积液5例,发生率为5.8%;对照组13例,发生率为15.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对上肢来源的淋巴管进行显影,并将断端予以结扎,可缩短拔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204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6例(改良组)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并于术中行淋巴管结扎、皮瓣与胸壁固定,术后双根引流管负压引流,98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即在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置引流管1根负压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发生皮下积液分别为9例(8.5%)和21例(21.4%),改良组术后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 2=6.796,P<0.05).对发生皮下积液者,经穿刺抽液,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重新置管等相应措施,均获得治愈.结论:改良手术方法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且未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应用超声刀(UAS)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其中100例患者应用UAS行腋窝淋巴结清扫(UAS组),另外100例患者应用电刀(EI)行腋窝淋巴结清扫(EI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 d引流管引出量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UAS组术后3 d引流管引出量及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较EI组少或低(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中应用UAS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根治术预防皮缘坏死及积液40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乳腺癌根治手术中及术后避免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方法。方法对4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采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蒸馏水混合液,组织剪游离皮瓣并止血,同侧腋窝注射溶脂液,溶脂后结扎腋窝淋巴管,清除腋窝淋巴结;应用较细的硅胶管螺旋式剪侧孔,置于术野边缘一圈,距皮缘3 cm处缝皮瓣至胸壁,采取小负压持续吸引,免除胸带及皮外加压包扎。结果40例乳腺癌根治术,仅1例行皮瓣转移患者有少许皮瓣坏死外,其余均为一期愈合。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彻底止血、保护皮缘血供、术后有效引流、避免皮肤过度加压是预防了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肩胛下肌群筋膜的方法对腋窝积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乳腺癌并需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保留肩胛下肌群筋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治疗组,n=98)及切除全部肩胛下肌群筋膜腋淋巴结清扫组(对照组,n=80),比较两组在切除淋巴结平均数目、拔引流管时间,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及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切除腋窝淋巴结平均数、腋窝皮下积液例数(发生率)、拔管时间、拔管时间超过14天例数及发生患侧上肢水肿例数依次为:15.1个/例,6例(6.1%)、7±0.5天、4例及3例,对照组为14.8个/例、9例(11.3%)、9±0.5天、12例及7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水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切除淋巴结平均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拔管时间较后者短,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及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肩胛下肌群筋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方法较常规方法损伤更小,发生腋窝皮下积液及患侧上肢水肿的几率低,不影响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的影响和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口腔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与对照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及完全拔除引流管的时间。结果:实验组3例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对照组10例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χ^2=4.812,P〈0.05);实验组患者较早完全拔除引流管(χ^2=16.530,P〈0.05),皮下积液发生率未增加(χ^2=1.298,P〉0.05)。结论:口腔负压吸引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缩短持续皮下负压引流的时间,同时不增加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近期的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防治体会(附9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9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术中电刀的合理应用,彻底止血和淋巴管结扎,纤维蛋白胶的使用,重视术后切口的包扎,术中放置及术后适时拔除引流管,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本组仅9例患者发生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9.18%,均经细针穿刺后消失。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采取综合措施可降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经乳晕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或乳腔镜辅助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方法 2001年8月~2003年11月,对19例直径<2 cm、距离乳头>2 cm的乳腺癌经乳晕或乳腔镜辅助行保乳手术,腋窝脂肪溶解抽吸后常规开放性腋窝淋巴结清扫. 结果 1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一侧切缘镜下癌残留,经扩大切除后转阴.术后2例乳房创面皮下积液,抽洗加压包扎消失.保留的乳房形态良好,伤口小而隐蔽,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19个月,平均10.6月,未见乳腺和腋窝肿瘤复发. 结论经乳晕或乳腔镜辅助下,借助乳腔镜器械可以方便地完成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odama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96例乳腺癌患者实施Kodama根治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并发症。82例患者获2个月~5年随访,5年生存率92.68%(76/82),局部复发率7.32%(6/82)。为发生上肢功能障碍和胸肌萎缩、纤维化征象。结论 Kodama根治术不仅能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而且术后患侧上肢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Z形皮瓣联合纤维蛋白胶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作用。方法观察组74例,采用Z形皮瓣,术中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纵形切口,创面不喷洒纤维蛋白胶,腋窝常规放置引流管3~4 d。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P<0.05)。观察组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受限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Z形皮瓣联合纤维蛋白胶创面喷洒有利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11月期间16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51例术中采用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技术(联合组),52例术中采用腋窝处皮肤外固定技术(外固定组),63例患者为常规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副损伤、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数目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血管、神经副损伤。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外固定组和常规组(P0.05)。常规组、外固定组和联合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依次减少或缩短,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能显著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期间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清扫术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同一时期行腋窝清扫术且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个数≤1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腋窝复发情况。结果SLNB替代ALND术后上肢麻木、肿胀、疼痛、僵硬、上肢活动受限及肌力减退方面的并发症均明显较ALND少,在随访36.5个月中,仅出现一例腋窝复发。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腋窝复发率低,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视下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方法入组34例术前考虑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后,使用2 ml注射器及22 G针头,于患侧乳腺外上象限近乳晕皮下组织内注入1%亚甲蓝1~2 ml。亚甲蓝注射10~15 min后,将吲哚菁绿1 ml(1 mg/ml),注射至乳晕边缘3点、6点、9点和12点位置皮下。使用明德脉管成像仪,行患侧乳腺外上象限区域淋巴管引流实时显像。再用科大在研直视下荧光脉管显影仪行患侧乳腺外上象限区域淋巴管引流实时显像。术中荧光显影及亚甲蓝蓝染的淋巴结均予以切除,均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明德显像仪淋巴管显影率为97.06%(33/34),科大在研直视下显影仪淋巴管显影率97.06%(33/34)。34例可见明显荧光浓聚,33例可见明显蓝染淋巴结,1例未见蓝染淋巴结,但术中可见荧光显影。在平均淋巴结检出数量上,科大在研直视下荧光脉管显影仪为(3.090±1.602)个,明德系统为(3.060±1.613)个,亚甲蓝染色为(3.020±1.527)个,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大在研直视下荧光脉管成像仪的淋巴结显影效果与明德成像仪相似,且能降低手术操作的繁琐程度,有望减少手术时间,为精准外科治疗提供一个更便捷的手术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上肢水肿,介绍腋窝反向制图(ARM)技术。通过示踪剂显示引流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在术中尽量予以保护。保留了ARM淋巴管或淋巴结后,上肢淋巴水肿这一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保护ARM淋巴管或淋巴结对于减少上肢水肿这一并发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和上肢功能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Ⅰ期及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评分.上肢功能等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其中2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4例(5%)出现1~3级乳头乳晕缺血。无一例皮下积液发生。通过Breast-Q量表进行评分,证实乳房满意度.胸璧状态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满意度和性健康程度均获得较高评分。上肢功能评分证实术后保留了较好的上肢功能。切口长度(3.6±0.8)cm。出血量(24.7±19.3)ml。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美容效果评分及较好的上肢功能恢复,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酶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9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交替分组研究,术后观察组术后3 d每天由引流管注入凝血酶,对照组仅行负压引流,统计2组术后72 h引流总量、拔管时间及拔管后皮下积液例数;对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根据拔管时间顺序交替分组,皮下积液观察组抽尽积液后采用凝血酶皮下积液腔注射并加压包扎处理,对照组仅行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处理,统计2组的皮下积液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术后72 h引流总量明显少于术后对照组(P〈0.001),拔管时间明显早于术后对照组(P〈0.001),拔管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对照组(P〈0.05),术后第2 d引流液颜色明显较术后对照组浅(P〈0.001)。皮下积液观察组皮下积液平均愈合时间在积液量少的患者中与皮下积液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或大量积液患者中皮下积液平均愈合时间较皮下积液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由引流管注入凝血酶可明显减少引流量并缩短拔管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对中~大量术后皮下积液患者行凝血酶皮下积液腔内注射可促进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E-ALND)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2年内采用吸脂法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传统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21例E-ALND手术中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清除淋巴结的数量无明显差异[(18.26±4.62)枚 vs.(17.15±3.83)枚];手术时间明显延长[(82.21±28.12)min vs.(138.42±36.06) min];腋窝出血量显著减少[(192.16±60.27)mL vs.(115.31±32.18 )mL];拔除腋窝引流管时间明显缩短[(10.1 ±3.2)d vs.(6.8±2.8)d].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组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减少(32.2% vs.4.78%),但上肢疼痛、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腔镜组术后出现局部皮肤水疱2例,胸壁蜂窝组织炎1例,皮下积液2例,均治愈.随访2~21个月,未见trocar处种植转移.结论 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切口小、隐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符合美学要求,较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使用超声刀,36例用电刀,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副损伤(血管、淋巴管、神经损伤)率、淋巴结检出数、术后24 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副损伤率、术后再出血率、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率和淋巴结检出数无明显差别(P>0.05);对比术后24 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拆线时间,超声刀组均优于电刀组(P<0.05或P<0.01)。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腋窝皮下注射溶脂剂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2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常规组(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溶脂剂组(皮下注射溶脂液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每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肋间臂神经的保留情况及术后并发腋窝积液等.结果:溶脂剂组肋间臂神经全部完整保留,且术中出血较少,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腋窝积液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注射溶脂剂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分离和保留肋间臂神经,且术中出血少,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Ⅰ,Ⅱ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组(PAL)及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组(TAL)各110例.PAL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部分腋窝淋巴结(Ⅰ,Ⅱ组淋巴结)清扫术,TAL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术后远期复发及上肢功能状况.结果 随访5~10年,PAL组胸部局部复发4例,占3.8%(4/106),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1例;TAL组胸部局部复发5例,占4.9%(5/103),无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AL组发生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5例,占4.7%(5/106);TAL组12例,占11.7%(12/10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实施使PAL可减少患肢的术后功能障碍,不增加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