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表观遗传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发生遗传性改变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和微小RNA(miRNA)等基因表达调节机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B细胞淋巴瘤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在B细胞淋巴瘤中常见表观遗传学模式的不稳定性和分子突变.文章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等方面对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的一门学科。肿瘤中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包括影响基因差异表达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和染色质重塑等几个方面。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也能观察到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这一领域在临床和实验中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重点阐述了表观基因调控在MDS治疗中的进展,主要涉及DNA去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药物。  相似文献   

3.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与遗传学(Genetics)是相对应的概念。遗传学改变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改变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基因组印迹等。研究表明遗传和表观遗传异常都参与肿瘤的发生。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新发病例,同时至少60万患者死亡[1]。结直肠癌有着极为复杂的发生发展机制,传统观点认为肿瘤的主要机制是由于致癌因素造成DNA序列变异而导致细胞生长、分化失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DNA序列以外的调控机制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为普遍[2],这种不依赖于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调控机制即为表观遗传学机制,这也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表观遗传学分子机制与结直肠癌1.1DNA甲基化与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是指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把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甲基转移到胞嘧啶5位碳原子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引起基因表达异常的过程。DNA甲基化包括整体基因组的低甲基化和启动子特殊区域CpG岛...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是不涉及基因序列变化而发生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并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 RNA 调控、染色质重塑。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的一门学科。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同时也受到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表观遗传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以及非编码RNA等4种调控方式来实现对基因表达的控制,同时也就意味着异常的  相似文献   

6.
表观遗传学主要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能够通过减数分裂遗传,但不涉及有关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随着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逐步深入,发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表达调控和组蛋白的修饰等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引起的调控机制异常与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启动子区高度DNA甲基化状态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肺癌发生的早期,出现很多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因此,甲基化检测可能对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邱必军  余坚  夏强 《肿瘤》2012,32(6):471-474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人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和微小RNA (microRNA,miRNA)的调控机制属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及miRNA在肝细胞癌的形成中分别或协同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短链RNA.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不仅可以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而且可以调节miRNA的表达.在肝细胞癌中,一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如miR-125b、miR-1-1、miR-124、miR-203和miR-191)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调控的.另外,在肝细胞癌中还发现了一类miRNAs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学通路中关键分子来改变整个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状态.本文就DNA甲基化和miRNA之间复杂的相互调节机制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DNA甲基化是DNA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现已用于研究非遗传毒物的致癌机制。在人类肿瘤中存在的DNA甲基化异常既包括局部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或升高,也包括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而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是较早被发现的DNA甲基化改变形式之一。本文简要综述DNA低甲基化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主要是指在细胞表型中不依赖于DNA序列改变所产生的可遗传改变。研究已证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表观遗传学改变也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抗癌基因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以及部分抗癌microRNA的失调等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肿瘤演进中意义重大。在深入研究这些机制的同时,抗肿瘤治疗的转化研究也逐渐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将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和microRNA调控等方面阐述表观遗传学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具体机制,以及由此开展的转化医学研究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相关的遗传学变化已有很多的研究,包括特殊基因的缺失、点突变、染色体重排以及非整倍性等。近年来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所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也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异常DNA甲基化的是人类肿瘤的表观遗传改变之一。大量的证据表明在乳腺癌患者中DNA甲基化与不良的肿瘤分型、进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