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特征为多克隆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而CTLA-4(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TLA-4基因是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性调节因子,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其基因位于人类2q33。根据现有资料表明:CTLA-4基因存在多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其多态性可以影响CTLA-4分子的表达,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CTLA-4基因不同位点多态性方面与SLE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IL-10-592、-819、-1082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法检测鄂、豫、渝、陕毗邻地区137例汉族SLE患者和122例正常对照组IL-10-592、-819、-1082基因多态性。结果①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IL-10-592、-819基因型和IL-10-592/-819单倍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二者IL-10-108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592*A、-592*C分别与-819*T、-819*C连锁。③-819*T和-592*A基因型者好发于女性(P<0.05),且发病年龄偏小(即发病较早)(P<0.05),易出现肾脏损害(P<0.001)和浆膜炎(P<0.01);同样,-1082*A/-819*T/-592*A单倍型者也是如此,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01、P<0.01)。结论①IL-10基因启动子与鄂、豫、渝、陕毗邻地区汉族SLE易感性有关。②IL-10启动子基因型与该地区汉族SLE患者某些临床表现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QA1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了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HLA DQA1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对 5 1例SLE壮族患者和 70例壮族健康人的HLA DQA1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均未发现HLA DQA1 0 2 0 1, 0 3 0 2及壮族健康人的DQA1 0 60 1等位基因。SLE组DQA1 0 10 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RR =3 .2 72 7,χ2 =7.3 2 1,P =0 .0 0 9) ,而DQA1 0 10 4, 0 3 0 1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RR =0 .45 61,χ2 =3 .885 ,P =0 .0 49和RR =0 .43 17,χ2 =4.843 ,P =0 .0 2 8)。结论 DQA1 0 10 1可能是广西壮族SLE易感基因 ,DQA1 0 10 4和DQA1 0 3 0 1可能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
人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位于MHC Ⅲ类基因区。TNF可分为α和β型,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位于启动子区域,TNFβ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位于第一内含子内。TNFα的基因分为TNF1和TNF2,TNFβ的基因分为TNFβ*1和TNFβ*2。TNFα和TNFβ基因多态性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γ氨基丁酸A受体π亚基(GABR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扩增111例SLE患者和1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目的基因片段,通过二代测序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检测rs929763位点和rs3805455位点的多态性。结果:GABRP rs929763TT、AT基因型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99.1%、0.9%和95.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BRP rs3805455AG、AA、GG基因型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45.0%、9.9%、45.0%和45.8%、8.3%、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等位基因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32.4%、67.5%和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BRP基因SNP位点rs929763和rs3805455多态性可能与SLE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IRF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610-Quad芯片和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对4199例SLE患者和8255例正常对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取芯片中位于IRF5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rs4728142)的分型数据。将病例资料按照临床表型分类,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病例间分析结果示rs4728142与各表型均无相关性(P>0.05)。亚表型-对照对比分析表明rs472814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除浆膜炎外的其他表型中分布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5基因上rs472814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SLE的易感性相关,但与SLE临床表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介素27(IL-2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35例SLE患者和150例正常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测序的方法对IL-27基因-964 A/G、2905 T/G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LE组和正常人对照组中IL-27基因2905 T/G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63,P > 0.05),而IL-27基因-964 A/G多态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88,P < 0.01)。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964 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SLE的风险是-964 A等位基因的1.725倍(OR = 1.725,95% CI:1.227 ~ 2.425)。联合基因型分析发现,IL-27的-964 G /2905 G等位基因频率SLE组(10.7%)显著高于对照组(5.3%)(P < 0.01),-964 G/2905 G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了SLE的发病风险(OR = 2.351,95% CI:1.228 ~ 4.501)。结论 IL-27基因-964 A/G多态性与SLE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964 G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与多种HLA等位基因相关。为了解广西地区壮族SLE患者临床表现与HLA相关性.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西壮族SLE患者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LR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其在壮族、汉两个民族间的差异。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97例广西SLE患者和202例广西健康对照者的TLR9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SLE部分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并比较两民族间的差异。 结果 TLR9 rs352140CC、CT、TT基因型频率在汉族SLE组与汉族对照组中分别为42.9%、41.1%、16.1%和38.3%、55.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LR9rs352140 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壮族SLE组与壮族健康对照组间、壮族SLE组与汉族SL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LR9 rs352140TT基因型频率在ds-DNA阳性组比阴性组高(P < 0.05),而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LR9 rs352140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SLEDAI ≥ 9组比SLEDAI < 9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LR9 rs352140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A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TLR9 rs35214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广西汉族人SLE的易感性有关, TLR9基因多态性与部分SLE指标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52例SLE壮族患者和70例壮族健康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SLE患者HLA-DRB1*1401及DRB1*16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RR=0.28,χ2=5.00,P=0.02及RR=0.39,χ2=3.95,P=0.05),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HLA-DRB1*08、DRB1*11和DRB1*13等位基因。结论 提示HLA-DRB1*1401及DRB1*16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壮族人SLE的保护基因,未发现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与江西籍汉族女性SLE患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95例江西籍汉族女性SLE患者(18例月经初潮前起病和77例月经初潮后起病)及100例江西籍健康女性,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其全血ERα PvuⅡ和XbaⅠ位点进行分型,并分析SLE患者月经初潮前与初潮后起病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结果 P等位基因频率SLE组(35.8%)高于对照组(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月经初潮前起病组(19.4%)低于初潮后(39.6%)起病组(P < 0.05)。月经初潮前起病组Xxpp基因频率(16.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和初潮后起病组(1.3%)。结论 江西籍汉族女性SLE患者ERα基因的P基因频率表达增高,Xxpp基因型SLE女性患者更易出现初潮前起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人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SLE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0例SLE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和-592A/C位点基因型.结果 IL-10基因-819T/C和-592A/C多态性在SLE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基因-1082A/G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AG基因型携带者患SLE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076倍(OR=2.076,95%CI:1.052~4.100);基因单倍型分析发现,GCC单倍型携带者显著增加了SLE的发病风险.结论 白介素10基因启动子-1082A/G多态性和它的单倍型与SLE具有相关性,其中-1082G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器官、以产生多种抗体及免疫复合物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基因及环境因素相关联。由于多脏器损害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医疗带来极大的负担。患者血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A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生与HLA-A等位基因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的方法,对106例SLE患者和122例健康人进行HLA-A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 共发现19种等位基因,SLE患者中检出18种,对照组中检出15种。其中A*11等位基因与SLE呈强正相关(RR=2.4380,EF=0.1502,χ2=12.2440,P=0.0005,Pc=0.0095);A*01和A*24等位基因尽管P值均<0.05(分别为0.0498和0.0124),但Pc值都>0.05(分别为0.9462和0.2356)。结论 A*11可能是云南汉族SLE的易感等位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溢乳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溢乳症的情况,我们自1994年5月至1995年4月检查了48例住院的女性SLE患者,发现9例(18.8%)伴有不同程度的溢乳,年龄20~45岁,其血清泌乳素检测为45.86±28.84ng/ml,另外39例无溢乳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为21.43±14.92ng/m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溢乳者进行随访治疗,大部分病人经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其溢乳随着病情的缓解而减轻或消失,血清泌乳素水平也随之下降。可见它们与SLE的疾病活动相关。但是,在治疗前溢乳组和非溢乳组的主要内脏损害无明显区别,这说明溢乳的存在并不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可能是SLE的一种内分泌系统表现。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器官/系统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器官/系统损伤的情况。方法 以SLE损伤指数(SDI)评价121例女性和15例男性SLE患者器官/系统的损伤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包。结果 SLE患者SDI最小值为0分,最大值9分,平均(1.79±2.22)分。损伤最多的器官是肾脏(39.0%),其次为肌肉骨骼系统(19.9%)和心血管系统(18.4%)。预后和生活环境及病程(10年以下和10年以上)不同,SLE患者SDI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性别患者SDI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年龄、诊断年龄与SDI值进行相关分析,没有发现其相关性。结论 SDI是一有效测定SLE损伤的工具,为更好地判断SLE患者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Toll样受体(TLRs)7,9可分别识别自身免疫原性RNA,DNA抗原,通过信号转导,激活树突状细胞、B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导致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在红斑狼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了解TLRs,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治疗都会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