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BPM )是指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人体昼夜24 h内每间隔30~60 min 的血压值,它包括24 h平均血压、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晨峰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等等,它在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开阔了新的领域和前景。兹从血压昼夜节律方面阐述其对原发性高血压用药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求得日间6h-22h,夜间22h~6h,两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时段间的血压差异,描记24h动态血压曲线,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白天,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可见血压的昼夜波动曲线呈“长柄勺”形状。结论:表明测定24h动态血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在指导临床用药、护理的价值以及在诊治高血压的优势。方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偶测血压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5),24小时动态血压节律均显示出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较偶测血压更能准确地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同时为临床用药,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董飞侠 《养生月刊》2012,33(10):865
动态血压检测是动态无创血压监护,使用柯氏音法和示波振荡法测量人体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测量血压的同时,也测量心率.动态血压监测不仅真实反映了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揭示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有诸多优点,有助于筛选临界高血压及轻度高血压,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预示靶器官损害程度,还能更好地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指导合理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针灸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为自身对照方式.选择60例门诊新确诊的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针灸隔天治疗1次,连续6周,观察针灸前后的坐位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结果:60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灸治疗后发现血压明显下降(P<0.05),降压总有效率达86.7% (52/60).24h动态血压显示治疗前后各时段血压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平均心率治疗后(72.1±5.1)次/min较治疗前(76.5±5.9)次/min下降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彩超探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升高组的年龄、24小时收缩压标准差、24小时收缩压加权标准差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显著高于IMT正常值组(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24h、白昼血压变异性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各参数变异性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24h血压均值、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各指标。结果:LVH组动态血压各参数、血压变异性、LVMI均高于无LVH组(P<0.01)。结论:EH病人LVH与24h动态血压均值水平增高、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现代研究等方面综述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24h动态血压关系研究概况。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近代高血压诊治的重要进展之一,可全面地反映患者1d内的血压变化节律及不同环境下的血压变化。动态血压监测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从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现代研究等方面综述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24h动态血压关系研究概况。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近代高血压诊治的重要进展之一,可全面地反映患者1d内的血压变化节律及不同环境下的血压变化。动态血压监测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186例高血压患者及 6 8例健康查体者 (非高血压者 )进行了 2 4h动态血压监控 ,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2 4h血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血压者 ;高血压患者中靶器官损害的 2 4h血压变异性大于无损害者。结论 高血压患者 2 4h血压变异性增加 ,靶器官损害的 2 4h血压变异性高 ,收缩压变异性高于舒张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与24 h动态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中医证候类型与血压监测的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肝火亢盛型多年龄偏低,病程较短,24 h平均脉压最低,夜间血压下降率最大,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最低,昼夜节律基本存在。痰湿壅盛型BMI最高,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最高,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略高于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24 h平均脉压最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最小,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最高,昼夜节律基本消失。阴虚阳亢型及瘀血内阻型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均较肝火亢盛型高,但较阴阳两虚型低,其中瘀血内阻型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均高于阴虚阳亢型。结论 24 h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中分布存在差异,可作为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40年就有人发现未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在诊室内的血压和在家测量的血压是不相同的,诊室血压明显高于在家测量的血压。八十年代医学专家明确指出,某些病人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这种高血压称为"白大衣高血压"。九十年代有人明确指出,单纯"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在诊室测量血压总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E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又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致病因素。良好地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40%的脑中风和15%的心肌梗死的危险,无创性24h动态血压检测(ABPM)能较准确地反映日常活动中昼夜的血压变化规律,且无自大衣效应,对临床准确诊断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54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监测过程重视与病人的有效沟通、正确的操作程序、积极的健康宣教。结果监测的血压结果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掌握了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初发l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及倍他乐克组各44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均显著性下降(P均<0.05),2组在治疗后24 h夜均舒张压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24 h日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夜均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差异,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结论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对初发l级高血压均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药两周后,给予复方厄贝沙坦治疗,治疗期间1片/日,疗程六周,在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24小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治疗六周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显著降低,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24h:15.22±8.13mmHg和10.01±5.99mmHg;日间:16.98±9.52mmHg和11.23±6.83mmHg;夜间:14.23±7.38mmHg和8.17±5.46mmHg。结论: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耐受性俱佳。  相似文献   

17.
小檗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小檗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后,对动态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戍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降血压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小檗碱联合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治疗组动态血压及其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檗碱可减少和延缓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血压趋势图恢复正常昼夜节律(杓型)。  相似文献   

18.
张鹏 《山东中医杂志》2014,(10):824-825
目的:通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针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以人迎穴为主穴进行针刺,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水平及日间、夜间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结果:患者治疗前后24 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水平及日间、夜间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都呈下降趋势。结论:针刺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日间及夜间血压负荷值,能够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有助于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白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组同时加服二白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24 h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以及改进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后24 h平均SBP和DBP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值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压晨峰值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治疗组24 h平均血压达标率为88.9%、晨峰血压控制率为91.7%,对照组分别为67.7%、4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观察结果提示,二白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疗效明确,不仅24 h动态血压和晨峰血压控制良好,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心率变异性(HRV)、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给予24 h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按照MBPS≥23.6 mmHg(1 mmHg=0.133 kPa)或<23.6 mmHg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2例,比较2组HRV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2组24 h SBP、白昼SBP、夜间SBP、晨峰SBP、晨峰DBP、SNN、SDANN、RMSSD、PNN50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SDNN-Inde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及房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室速及房室阻滞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晨峰提示心肌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应预防MBPS高血压患者心脏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