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对该部分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术前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照分析影像表现和组织病理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中老年多发,临床表现可为鼻塞、涕中带血或鼻出血.肿瘤可有伪膜,肿瘤内可有出血、囊变、钙化,增强扫描多有较明显强化,部分可见多发小斑片状明显强化,病灶较大时可压迫周边骨质引起吸收破坏.结论 鼻腔鼻窦纤维血管瘤少见,误诊率高,但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性,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单侧鼻腔、鼻窦病变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40例单侧鼻腔和鼻窦病变cT表现,对各种常见病变做出总结,以提高认识。方法收集我院临床病理证实的术前均行cT扫描单侧鼻腔和鼻窦病变40例,分析各种病变的cT表现,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栗鼻息肉16例,乳头状瘤9,鼻腔鼻窦癌7例,血管瘤3例,霉菌性鼻窦炎3例,鼻腔恶性淋巴瘤1例,鼻腔神经鞘瘤1例。结论单侧鼻腔鼻窦常见病变有不同影像特点,cT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徐永雄 《中外医疗》2012,31(30):160+162-160,162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影像的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血管瘤平扫及增强扫描CT表现。结果动态增强扫描典型肝血管瘤强化方式呈明显"快进慢出",非典型肝血管瘤强化方式不一。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该病的影像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外围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块,质地密实,边缘清楚,1例伴有深分叶,1例伴有钙化,1例CT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均匀强化。结论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但与其他肺部良性肿瘤不易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CT、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为研究对象,行CT及MIR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肿瘤原发于鼻腔31例,上颌窦20例,蝶窦2例,无法辨别起源7例。CT表现:肿瘤多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42例),密度均匀(46例)的软组织肿块,多伴有邻近骨质破坏(43例),增强扫描呈中度~明显强化,部分强化不均。MRI表现:肿瘤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12例),T2WI呈稍高信号(14例),部分信号不均匀,增强后肿瘤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腺样囊性癌及恶性淋巴瘤具有典型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螺旋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术前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照分析CT影像表现和组织病理表现。结果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本组病例中位年龄36岁,无典型临床表现。病变最大径3~10.5 cm,肿瘤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多位于胰头部或胰尾部。肿瘤内可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增强扫描静脉期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多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晓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74-427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CT平扫示肺硬化性血管瘤呈类圆形,边缘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结论:CT增强检查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头颈部及胸部髓外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6例髓外浆细胞瘤病例影像学资料。结果 6例病例中,肿块位于口咽部1例、鼻腔2例、肺内2例、纵隔1例。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扫描中等度-明显强化,且肿瘤周边可见增粗血管影;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1,等或稍长T2信号,DWI像扩散受限明显,部分病灶内可见低信号分隔,肿瘤坏死不明显,增强扫描明显均匀性强化。结论髓外浆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病理活检;术前CT及MRI检查能明确病变范围、临近组织及淋巴结受累情况,对该病的早期诊治、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脏非典型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脾脏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脾脏不典型表现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分析脾脏病变的鉴别诊断。结果 MRI表现为T1WI低等混杂信号,以等信号为主,T2WI压脂像呈不均匀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后动脉期病灶无强化,自静脉期至延迟期病灶普遍性强化,与脾脏血管瘤典型表现不同,DSA示病灶呈乏血供,无"血管湖"的典型表现。结论脾脏血管瘤根据病变内成分不同可有不同的MRI表现形式,要注意与其他脾脏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0.
林岗 《河北医学》2009,15(5):562-564
目的:分析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两者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7年经病理证实的35例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总结各种肿瘤的影像特点。结果:35例鼻腔及副鼻窦肿瘤中,良性25例,恶性10例。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CT扫描不但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肿瘤的范围,而且能明确其邻近组织结构是否受侵等。结论:CT对鼻腔及副鼻窦肿瘤可正确定性,并确定肿瘤侵犯的确切范围,从而为根治术及放射野的确定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但不能确认其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误诊情况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36例鼻睫神经痛患者误诊病史、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确诊依据、治疗情况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致的鼻腔检查及鼻窭CT扫描是防止漏诊、误诊的重要手段,鼻内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提高对鼻睫神经痛的认识,明确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详细的鼻腔检查可减少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甲状腺腺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和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同时接受术前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差异,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低于超声造影(P0.05)。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多数可见均匀低密度灶,且边界清晰,钙化征和囊性灶偏少,仅少数边界欠清,且密度不均匀;40例患者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且强化密度显著高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46例受试者中44例超声造影表现为高增强(95.7%),部分可见环状增强带;2例(4.3%)表现为等增强,均呈均匀增强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均在甲状腺腺瘤中具有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临床可将其联合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手段,以此降低误诊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多发脾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多发性脾肿瘤的CT和MR表现,原发性肿瘤13例,转移瘤19例。结果恶性肿瘤CT常表现为实质性或囊实性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原发性肿瘤呈实质部分明显或中度以上强化,转移瘤以边缘强化为主;MR表现:淋巴瘤结节于T1、T2大多均呈等信号,有时可表现为他低信号;增强后早期为低信号结节,延迟呈等信号。转移瘤T2WI极少数呈低信号。良性肿瘤以血管瘤和脉管瘤常见,CT多表现为低密度或囊性病变,增强后均匀强化或边缘呈晕状强化,血管瘤具特征性延迟强化。MR明显优于CT和动态增强CT,增强T2WI具有典型的“白炽灯”征。脉管瘤MR显示病变内含低信号分隔影,T1、他均呈高信号,增强无强化或部分边缘强化。结论认识多发性脾肿瘤的CT和MR表现,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纵隔滑膜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滑膜肉瘤(mediastinal synovial sarcoma)的影像特征、临床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纵隔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疾病影像学征象与临床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为位于纵隔的单一肿块,边界较清楚,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较大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域,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强化,未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手术显示肿块有包膜,镜下显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99、波形蛋白(Vim)及上皮膜抗原(EMA)阳性。结论:原发于纵隔的滑膜肉瘤比较罕见,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SYT-SSX融合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MSCT表现,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NKTCL的MSCT表现。结果22例病灶原发于鼻腔,局限型9例,7例病变位于鼻腔前部或鼻前庭,2例位于鼻腔后段,骨质无明显破坏;弥漫型13例,侵犯整个鼻腔,包绕中下鼻甲呈铸型生长,部分侵犯鼻前庭、鼻翼、鼻窦及眼眶,中线结构有破坏;2例原发于鼻窦,MSCT平扫为密度欠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7例原发于咽淋巴环,其中5例位于腭扁桃体,2例侵犯多个部位,MS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部位、形态、密度及强化特点等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蝶筛窦巨大黏液囊肿MSCT及MRI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蝶筛窦巨大黏液囊肿影像资料,病例均行MSCT检查,6例行MRI检查,其中CT增强6例,MRI增强4例。结果囊肿多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相应蝶筛窦壁受压、变薄、移位。CT平扫呈均匀软组织密度11例,稍低密度1例,增强后表现为囊肿周边黏膜环形强化2例,无强化4例;9例突入眶内引起不同程度内直肌、视神经及眼球受压,3例突入到颅内及鼻腔内。MRI 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3例,稍高或高信号3例;T2WI均呈稍高或高信号,其中2例夹杂片状稍低信号。增强后3例见环形强化,1例无强化。结论 MSCT结合后处理重建能准确显示蝶筛窦解剖及病变毗邻结构改变,有利于临床医生术前选择准确的手术路径,MRI特征性的信号特征有利于定性诊断。MSCT对蝶筛窦巨大黏液囊肿的诊断价值优于MRI,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睾丸生殖细胞类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睾丸生殖细胞类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生殖细胞类肿瘤的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CT表现为阴囊内边界清楚软组织肿块。精原细胞瘤10例,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病变呈轻中度强化,6例可见囊变坏死,2例见钙化;4例畸胎瘤患者发病年龄均小于20岁,CT平扫为等低密度,4例见钙化,2例见脂肪,增强扫描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胚窦瘤2例,CT均表现为平扫等低密度,增强后呈现轻中度强化。结论CT对睾丸生殖细胞类肿瘤的检出有一定价值,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作出鉴别诊断,CT也可显示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CT和MR资料,三期法(动肪、门脉、延迟)扫描肝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讨论其鉴别诊断和误诊原因。结果 17例FNH中有12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均作出了正确诊断。5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或瘢痕不明显,轻度强化;5例中有3例误诊为肝癌,2例诊为血管瘤。结论 不典型FNH容易误诊,应注意与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误诊另一原因是三期扫描技术不规范造成病灶表现不典型而引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6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前MRI诊断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基准判断MRI诊断结果,总结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MRI,并对误诊患者的原因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术前诊断准确(8例位于侧脑室、2例位于三脑室且累及室间孔、1例位于四脑室),5例误诊(胶质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可见邻近透明隔或Monro孔,内部或边缘可见多发囊变,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可呈小囊状、不规则或多房状大囊变。多以实性为主,可见囊变。实性部分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部分患者伴出血、瘤灶周围脑水肿、脑室扩张积水及中线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区无强化。结论对发生于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的肿瘤患者,可在符合MRI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手术病理、免疫组化标记进行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CT轴位平扫与冠状位平扫在鼻窦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97例行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包括轴位平扫与冠状位平扫,以病理结果为基准,计算不同扫描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并与联合扫描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良恶性鼻窦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鉴别要点。结果 97例患者病理结果为56例良性肿瘤、41例恶性。CT轴位平扫诊断准确率为70.1%(68/97),CT冠状位平扫诊断准确率为77.3%(75/97),二者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轴位+冠状位平扫诊断准确率为88.7%(86/97),分别高于CT轴位平扫与冠状位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轴位+冠状位联合具有更大诊断价值。结论 CT为非侵入性且分辨力较高的检查手段,可直接显示鼻腔、鼻窦内病灶大小与范围、肿瘤性病变、沟通途径及病变周围情况,有利于尽早确诊并为临床治疗方案制订提供有用信息。轴位平扫可作为冠状位平扫的补充,获得窦壁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等信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