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麻黄碱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 共同负荷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产妇低血压的效果,探讨麻黄碱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注入局麻药后,A、B、C 3组分别以麻黄碱5,8,10 mg加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溶液500 mL持续静脉输注(约25 min).记录3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 和30 min(T6)SBP及HR变化;记录产妇最低和最高SBP及HR;记录脐带血pH、PCO2 、PO2及碱剩余(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 3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明显改变(P>0.05),但A组产妇T3、T4时点SBP低于B组和C组(P<0.05或0.01);A组最低SBP低于B组、C组(P<0.05或0.01).3组产妇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恶心呕吐发生.3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 、PO2、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麻黄碱5~10 mg持续输注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溶液500 mL共同负荷均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低血压,而8~10 mg麻黄碱是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高龄产妇(35~44岁)随机分为共同负荷联合麻黄碱组(A组)和单纯共同负荷组(B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产妇在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前以6ml/kg快速复方林格溶液输入,在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后以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130/0.4)500ml加入8mg麻黄碱快速输入(25~30min输完)。B组输液和A组相同,胶体中未加入麻黄碱。分别记录产妇麻醉前和硬膜外腔注入首次量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和30minSBP和HR的变化;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检测两组胎儿出生后即时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Apgar的评分。结果 A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显著改变(P>0.05);B组产妇T3、T4时点SBP显著降低(P<0.01),A组产妇SBP在T2、T3、T4时点显著高于B组(P<0.01)。A组产妇麻醉后T2、T3、T4时点HR显著增快(P<0.05);并显著快于B组(P<0.05)。B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PO2和B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和麻醉给药同时以适量液体负荷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后低血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不同输液负荷对产妇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预负荷组(P组)和预负荷/共同负荷组(P/C组),每组30例.P组麻醉前以复方乳酸钠溶液10 ml/kg+6%羟乙基淀粉130/0.4(6%HES 130/0.4)溶液10 ml/kg快速输注;P/C组麻醉前以复方乳酸钠溶液10 ml/kg快速输注,硬膜外给药同时6%HES 130/0.4 10 ml/kg快速输注.记录输液负荷前后及硬膜外麻醉后CVP、SBP、HR和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P组和P/C组产妇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和6%HES 130/0.4溶液后CVP均显著升高(P<0.05),P组高于P/C组(P<0.05).两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SBP、HR均低于麻醉前(P<0.05).硬膜外麻醉后两组SBP值、HR及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6.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以10 ml/kg复方乳酸钠溶液预负荷联合6%HES 130/0.4共同负荷可有效提升和保持产妇CVP水平,硬膜外麻醉后SBP及低血压发生率与预负荷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麻黄碱组(E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E组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 mg,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麻黄碱0.83 mg.min-1至胎儿娩出;P组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同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60μg,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16.7μg.min-1至胎儿娩出。采集脐动脉和脐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娩时间)、新生儿1、5min Apger评分。记录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高血压、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结果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P组胎儿脐动脉和脐静脉血pH值和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可有效降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低血压发生率,且对胎儿无明显影响。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可以降低产妇恶心和呕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静脉输注预防腰麻下剖宫产缩宫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影响。方法:择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60例,随机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产妇在娩出胎儿后均给予缩宫素10IU静脉注射+10I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持续静脉点滴。P组产妇在娩出胎儿后静脉注射缩宫素前给予去氧肾上腺素30μg静脉注射,然后在静脉注射缩宫素同时以30~50μg/min去氧肾上腺素(200μ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微泵静脉持续输注。C组不给予任何预防性血管收缩药。静脉注射缩宫素后如出现严重低血压,P组给予治疗性去氧肾上腺素30~50μg静脉注射,C组给予50~100μg静脉注射。记录产妇SBP、HR变化、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情况。结果:静脉注射缩宫素后P组无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出现高血压2例(6%),无心动过缓发生。C组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治疗性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显著高于P组(P<0.01)。结论: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静脉输注能有效预防腰麻下剖宫产术产妇静脉注射缩宫素引起的低血压及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有效地减少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间的严重低血压反应,观察预防性输注相同容量的胶体液6%贺斯(HES)和复方乳酸氯化钠溶液,比较两者对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预防作用。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和胸腔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HES组(S组)和复方乳酸氯化钠组(L组),行硬膜外麻醉后分别预输注6%HES和复方乳酸氯化钠溶液800 ml,然后分别行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插管后1 min、5 min、1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变化。结果:HES(S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碱的用药量明显低于复方乳酸氯化钠组(L组),P<0.05;而两组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实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预防性输注负荷剂量的6%HES 800 ml与输注等剂量复方乳酸氯化钠溶液比较,可以较好地避免诱导期间低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7.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5 0例择期或急诊ASAⅠ -Ⅱ级剖宫产病人 ,随机分为预输注羟乙基淀粉组 (HES组 )和预输注复方氯化钠组 (LR组 )。麻醉前分别预输注负荷量 5 0 0ml,观察胎儿取出前各时点产妇的SBP、DBP、HR的变化、恶心呕吐等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变化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SBP、DBP及HR相似 ,麻醉后SBP及DBP下降值LR组明显高于HES组 ,低血压发生率LR组高于HE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例数LR组亦高于HES组。HES组未出现类过敏反应、肾功损害及凝血障碍者。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在剖宫产腰麻中应用的有效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贺斯用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麻醉前输注6%贺斯在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ASAⅠ-Ⅱ级CESA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30),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50ml6%贺斯(H组)和乳酸钠林格液(L组)。观察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情况。结果L组在麻醉后DBP、SBP下降明显高于H组,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L组亦高于H组。而HR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麻醉前输注贺斯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多聚明胶肽用于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麻醉开始时输注多聚明胶肽在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epidural and spinal anesthesia,CESA)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CESA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麻醉开始时分别输注多聚明胶肽(F组)和乳酸钠林格液(L组)。观察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情况。结果: L组在麻醉后SB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F组(P<0.05~P<0.001),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均高于F组(P<0.05)。而HR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麻醉开始时输注多聚明胶肽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预注麻黄碱及甲氧明和麻黄碱联合用药对择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Ⅰ组静注麻黄碱10 mg。Ⅱ组静注麻黄碱5 mg和甲氧明1 mg。两组患者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腰麻药注入、病人翻身平躺后即刻给入。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1 min(T_1)、5 min(T_2)、10 min(T_3)和手术结束(T_4)时HR、BP及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1 min Apgar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患者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1~T_3时Ⅱ组SBP、DBP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4时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Ⅱ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1分钟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明和麻黄碱联合用药对产妇术中循环系统的稳定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姚汉青  于浏  黄佳悦  肖飞 《浙江医学》2023,45(8):859-862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间羟胺对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单胎足月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羟胺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每组40例。当鞘内注射时,间羟胺组预防性静脉输注间羟胺1.5μg/(kg·min),去氧肾上腺素组输注去氧肾上腺素0.5μg/(kg·min)。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5min(T0)、鞘内注射5min后(T1)、切皮(T2)和胎儿娩出后即刻(T3)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外周血管阻力(PVR)]、麻醉平面、鞘内注射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儿娩出后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产妇和胎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及新生儿酸血症等)。结果鞘内注射后两组T1时点MAP、HR及PVR与T0时点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时点两组MAP、HR、CO及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点间羟胺组MAP、HR、CO及PVR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动过速及新生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去氧肾上腺素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间羟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去氧肾上腺素比较,间羟胺能够增加腰麻下产妇MAP、HR、CO及PVR,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麻醉前输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预防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30例.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500mL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A组)和乳酸钠林格液(B组).观察麻醉前、起效后1、5、10及15min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后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输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较乳酸钠林格液更能预防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低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小剂量麻黄碱对硬-脊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ASAⅠ~Ⅱ级)100例,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前30min,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10mL/kg,硬-脊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随即双盲将患者分为A、B两组(n=50),A组(实验组):在注入脊麻药的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10mg,胎儿娩出前2min静脉注射麻黄碱6mg,B组(对照组):在注入脊麻药的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胎儿娩出前2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若出现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压的20%或恶心、呕吐的症状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15mg对症处理。结果 A组:有1例出现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压的20%,但无恶心呕吐现象,发生率2%;1例出现恶心但无呕吐现象,发生率2%。B组有16例产妇出现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压的20%,发生率32%;8例出现恶心无呕吐,发生率16%;5例出现呕吐,发生率10%。经给予麻黄碱处理产妇均好转。结论在麻醉前扩容的基础上,预防性的静脉注射小剂量的麻黄碱能有效地预防硬-脊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低血压所诱发的不良反应,降低了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了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先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ome)对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50例拟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孕妇,随机均分成三组:H组输注Home250ml;V组输注6%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万汶)500ml;L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输液速度:H组10-15ml/kg/h,V组与L组20ml/kg/h。麻醉前摆好穿刺体位时开始输液,椎管内穿刺完成后15min内滴完。连续测量(1次/2min)孕妇血液动力学数据,统计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率,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并分别于输液前、输注后30min、术后1d抽取产妇静脉血及术中采集胎儿脐动脉血检测血气、电解质,记录孕妇术中及术后24h尿量。结果 H组(12.0%)和V组(12.0%)仰卧位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34.0%),H组和V组手术开始后血压恢复更快、术中血压更加平稳。H组和V组术后24h尿量显著多于L组。三组胎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预先输注高渗羟乙基淀粉可有效防治产妇仰卧氏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使产妇术中血压更加稳定,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外周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与麻黄碱对剖宫产术中蛛网膜下腔阻滞期间胎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ASAⅠ~Ⅱ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黄碱组(E组,n=25)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n=25),分别在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即刻用微量注射泵泵入研究药物,使产妇SBP维持在基础水平,并根据每分钟SBP调整泵入速度。监测产妇SBP、HR、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醉阻滞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带动静脉血血气分析等。结果 P组胎儿脐带动脉血pH值显著高于E组(P〈0.01),但两组胎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正常。术中P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1)。P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物后10min和15min阻滞平面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与使用麻黄碱比较,预防性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胎儿酸中毒、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扩散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冯继峰 《广西医学》2004,26(7):968-969
目的 对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新式剖宫产术进行观察对比 ,分析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 ,分为腰麻组 (S组 ) ,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各 5 0例 ,麻醉穿刺均选择L2~ 3,腰麻注入 0 75 %布比卡因 1 1~ 1 3ml,硬膜外麻醉组用 2 %利多卡因 ,总量 15~ 18ml,监测记录给局麻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所达到的痛觉阻滞平面及其所需时间 ,术中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和麻黄碱使用的情况。结果 与硬膜外组相比 ,腰麻组从给局麻药到能手术的时间短 ,能达到的痛觉阻滞平面高、所需时间较短 ,术中不需要静脉辅用全麻药 ,但造成低血压、呕吐、恶心率较高。结论 腰麻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只要加强麻醉管理及监测 ,腰麻应用于新式剖宫产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静脉滴注麻黄素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麻醉前静脉滴注小剂量麻黄素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ASAⅠ级~Ⅱ级,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Ⅰ组)、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麻黄素10mg加入500ml平衡液中静脉滴注,Ⅱ组仅用平衡液静脉滴注,按10ml/kg于25min~30min内进行扩容。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麻醉后10min(T2)、麻醉后20min(T3)和麻醉后30min(T4)各时点的SBP和HR的变化,以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SBP下降(P<0.05),Ⅱ组T1~T3时SBP均下降,其中T1~T2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T3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Ⅰ组比较,T1~T3时Ⅱ组SBP下降明显(P<0.05);两组麻醉后HR均有所增快,与T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之间比较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麻醉前预先静脉滴注麻黄素10mg能够预防剖腹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减少恶心、呕吐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脊麻后低血压的合适预注射剂量.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4组(n=20):苯肾上腺素预注射50 μg(P1组)、100 μg(P2组)、150 μg(P3组)和对照组(C组,无预注射),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至胎儿取出前(控制总量≤500 mL,于L3~4间隙鞘内注入布比卡因9 mg+吗啡0.2 mg,注药后随即产妇平卧位静脉注射上述不同剂量的苯肾上腺素,胎儿取出前若发生产妇低血压,给予适当(50 μg或100 μg)苯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结果 胎儿取出前低血压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未发生反应性高血压;随着苯肾上腺素预注射剂量增加,各组产妇胎儿取出前平均最低收缩压(SBP)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鞘内苯肾上腺素预注射剂量的增加低血压出现时间延迟且低血压出现的次数及苯肾上腺素总干预剂量逐渐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肾上腺素预注射100 μg联合胶体快速输注有利于减少择期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能较好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9.
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价值。方法 对氯胺酮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断脐时间、产妇血气、脐静脉血气及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氯胺酮全麻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组 ,断脐、手术时间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 (P <0 .0 5 ) ;全麻组产妇PO2 、SaO2 与硬膜外麻醉组有显著差异 ,胎儿脐静脉SB、AB、BE与硬膜外麻醉组有显著差异。两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氯胺酮全麻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较好 ,只要控制好剂量和时间 ,对胎儿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治疗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为对照组,术前未做处理。B组患者麻醉前20分钟内,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250 ml后实施硬膜外麻醉。C组患者麻醉前20分钟内,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500 ml后实施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低血压16例(占32%),B组低血压有6例(占12%),C组有3例(占6%)。严重低血压:A组3例,B组1例,C组0例。B组、C组低血压发生人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低血压发生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前,适当的容量治疗是必要的,其可以降低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产妇血液循环,减少低血压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