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9年至 2 0 0 3年 6月间 5 4例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患者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4例患者中 13例获得明确诊断 ,通过重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 1例右额叶脑动静脉畸形 ,1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头颅MRI检查发现 2例隐惹性血管畸形 ,均经手术证实。手术探查发现 2例前交通动脉瘤 ,7例为脑动脉静畸形。结论 不明原因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多为动脉瘤血栓形成 ,微小动脉瘤 ,瘤颈狭窄 ,血管痉挛及病变被血肿压迫不显影等。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应重复造影检查 ,并进一步行MRI、CT检查 ,对于反复同一部位出血或头颅CT、MRI扫描高度怀疑有病灶存在者均应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15例经 CT检查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应用MPR、MIP、VP等技术重建,对检出动脉瘤情况及手术选择进行评价。结果经CTA检查的患者15例,发现动脉瘤13例,共14个动脉瘤,最大直径为3.1cm,最小为0.2cm,均经DSA检查证实在相应部位存在动脉瘤,2例未发现动脉瘤者DSA检查亦未发现动脉瘤。经GDC栓塞7例(8个动脉瘤),手术夹闭3例,包裹加固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2例。结论 CTA对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可替代DSA单独对颅内动脉瘤进行筛选、诊断,并为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客观依据,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级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高分级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GOS神经功能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76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8±1.2)h,住院时间7~48 d,平均(20.8±3.5)d;术后15 d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破裂动脉瘤完全夹闭74例,瘤颈小部分残留2例。术后恢复良好率81.58%、偏瘫率9.21%、植物生存率5.26%、死亡率3.95%;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偏瘫率、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P<0.05)。76例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14/75),即脑血管痉挛1例、脑积水1例、局灶性神经6例、脑神功能障碍4例、精神障碍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显著改善或消除。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分级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不同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延期手术夹闭97例,早期24例,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手术夹闭24例中除1例V级患者于术后3d死亡和1例Ⅲ级患者于术后2月因颅内感染死亡外,余22例均获得优或良疗效;平均住院18.2d,无1例再出血,延期手术的97例平均住院时间是前者的2倍,14例发生再出血.结论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尤其对Hunt&HessI~Ⅲ级患者,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保守治疗期间再出血的危险性,而对于Ⅳ~V级脑肿胀患者,早期手术的困难程度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头颅3D-CTA检查,3D-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3D-CTA诊断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结果 75例患者中3D-CTA检出63例动脉瘤,后经介入栓塞或手术证实63例动脉瘤患者中61例为动脉瘤,2例为血管扭曲。12例3D-CTA检查阴性,后经DSA检查后1例确诊为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1.7%。结论对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D-CTA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提供许多有用的治疗信息,在基层医院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不同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延期手术夹闭97例,早期24例,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手术夹闭24例中除1例V级患者于术后3d死亡和1例Ⅲ级患者于术后2月因颅内感染死亡外,余22例均获得优或良疗效;平均住院18.2d,无1例再出血,延期手术的97例平均住院时间是前者的2倍,14例发生再出血.结论早期显微外科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尤其对Hunt&Hess I~Ⅲ级患者,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保守治疗期间再出血的危险性,而对于Ⅳ~V级脑肿胀患者,早期手术的困难程度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区血肿早期手术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区血肿患者,早期手术行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或(和)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检查证实,2例患者行CT检查直接手术。结果9例患者共10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评分恢复良好者4例,中度病残2例,重度病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区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3月~2005年1月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未做其它检查前死亡;2例患者经CT检查证实,另外5例患者经主动脉造影证实后经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就诊的11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进行头部3D-CTA检查.后进行DSA检查,检出动脉瘤89例,动脉瘤瘤颈夹闭术(81例)和介入栓塞术(8例),行手术和血管介入患者1周后全部行CTA复查,比较术前3D-CTA与DSA结果.结果:89例患者CTA枪出颅内动脉瘤97个,DSA检出颅内动脉瘤93个.其中5例CTA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前交通动脉小动脉瘤和3例后交通动脉小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4例CTA检查阴性,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并经手术证实,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与DSA或/和手术诊断符合率为88.1%.结论:3D-CTA诊断结果与2D-DSA或/和手术诊断符合率较高,应灵活地结合CTA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达到最大稗度上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大脑前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行显微夹闭术与血管介入术的综合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81例大脑前动脉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经显微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早期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术后夹闭不全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45例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行CTA检查,分析CTA评估颅内动脉瘤术后闭夹不全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15d进行CTA复诊,1例发现新生动脉瘤1枚,再次手术给予夹闭;2例出现夹闭不全,再次手术调整瘤夹位置;5例发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处理;阅片结果除1例图像质量显示不佳外,其余均可清晰显示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间的关系、动脉夹数量与位置、载瘤动脉通畅与否、动脉瘤颈残留、脑血管痉挛等信息,术后3个月患者均回院复诊,均显示颅内情况良好。结论CTA检查具有无创、检查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可准确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血管、脑实质等情况,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阮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75-76
目的探讨CT脑血管成像(CTA)检查在脑动脉瘤初步筛选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疑似动脉瘤患者进行CTA检查,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图像处理工作站重建,得到MIP、MPR和VR等重组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并对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术后结果比较。结果 CTA检查诊断32例患者患有动脉瘤37个,20例经DSA或手术证实,术中发现1例较小动脉瘤术前CTA检查漏诊,诊断符合率95.65%;对20例DSA或手术证实的动脉瘤大小与CTA检查比较,瘤体长轴、瘤体短轴、瘤颈宽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检查安全、无创,显影清晰,能明确诊断脑动脉瘤,临床可作为脑动脉瘤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检查在无症状性肾癌和小肾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21例肾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常规超声发现的21例肾癌患者,经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符合,符合率85.6%;1例漏诊,漏诊率4.8%;2例误诊,误诊率9.6%.结论 常规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肾癌和小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外侧裂区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外侧裂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9~65岁之间,平均54.3岁,26例行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7例开颅时探查动脉。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5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3例未发现动脉瘤。结果 30例患者动脉瘤夹闭成功,并行血肿清除,3例未发现动脉瘤单纯行血肿清除。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外侧裂区血肿患者应早期行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行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实施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有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TT)的临床特点,提高TT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收治的TT患者11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S)及血流显像(CDFI)检查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1例经经手术证实,3例因扭转时间短或不完全扭转而保留睾丸,8例睾丸坏死行手术切除7例,1例应家属要求予保留;术后随访2—7年,手术复位者中1例出现睾丸萎缩。结论:CDFI检查是诊断丌首选、可靠的方法,TT上应早期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7.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早期手术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早期手术行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或(和)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检查证实,2例患者行CT检查直接手术.术中使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辅助显露动脉瘤及检查动脉瘤夹闭前后载瘤动脉血流.结果 9例患者共10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 评分恢复良好者4例,中度病残2例,重度病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3D-CTA和术中多普勒超声等无创检查措施能为手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医学》2017,(2):118-119
目的研究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意义。方法选择武陟县人民医院2011-01—2015-12间收治的80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回顾分析。常规组采用延期手术进行治疗,早期手术组行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比较两组患者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良好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相较于常规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良好率更高,P<0.05;早期手术组相较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前两组生存质量相似,P>0.05;术后早期手术组相较于常规组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确诊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的住院患者32例,均经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预防脑血管痉挛、预防并发症等治疗,观察记录患者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3例手术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3~24个月,其中21例生活质量良好,7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者,3例有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1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李昕宇  孙二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3,(8):F0003-F0003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月我院12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GDC(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再介入栓塞治疗,12例患者的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结果 12例患者均栓塞成功,成功率达100%,无死亡及偏瘫病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