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在早期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方法行肿物切除.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 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进食恢复时间18~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有定位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早期胃间质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镜联合在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胃间质瘤2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20±5)ml,术后住院时间(6±2)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胃镜联合切除局限性胃间质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视野暴露清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5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25)min、术中出血量(25±10)ml,术后8~36小时恢复胃肠功能,48~72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5±2)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0~4.5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21例(95.4%),CD34阳性16例(72.7%),其中极低危14例,低危6例,中危2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对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收的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资料50例,采用常规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资料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等指标,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结果: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联合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腹腔镜手术中可以对肿瘤位置进行确定,减轻了患者由于确定肿瘤位置的手术疼痛感,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有着良好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震  李永翔  周玉良 《安徽医学》2018,39(7):778-781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136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患者44例、单纯胃镜治疗患者42例、单纯腹腔镜治疗患者50例.比较3种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术后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双镜联合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单纯胃镜组肿瘤直径、操作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绪论对于直径较小的胃间质瘤,单纯胃镜切除是最佳方案.双镜联合技术更适合治疗直径在10 cm以内较大的胃间质瘤,其操作安全可行,且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胃镜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电子胃镜导引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胃间质瘤患者在胃镜引导下利用腹腔镜成功切除,肿瘤切除完整,边缘周围无残留。手术切口长约3~6 cm,手术时间40~110 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5 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腹腔镜下难以定位的胃间质瘤,可以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并且可以使切除范围更加精确完整,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胃组织和肿瘤残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名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0名患者均在双镜联合下成功切除近贲门处的间质瘤,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8.5 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无1例出现感染、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5~24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无1例出现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营养状况良好。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近贲门处胃间质瘤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胃间质瘤患者时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间质瘤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将两组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胃间质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可发生在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探讨腹腔镜联合消化内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开腹手术,清洁胃肠道,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术中胃镜或肠镜预先镜下切除,或定位后腹腔镜切除肿瘤,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间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10例患者中2例胃间质瘤患者直接胃镜下切除剥离7,例胃镜定位下腹腔镜切除缝合。1例结肠平滑肌瘤患者镜下治疗后肠道穿孔,腹腔镜补加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痊愈出院。结论应用腹腔镜及胃肠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具有定位准确迅速、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效果。方法本组38例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时间(70.47±5.9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1±6.75)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2±1.60)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117阳性率为94.74%,CD34阳性率为89.47%,SMA阳性率为52.63%;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效果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胃镜在36例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宝飞  葛恒发  于仁  朱晋国  陶国全 《重庆医学》2011,40(7):668-669,67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治疗胃间质瘤(GSTs)的经验.方法 36例诊断为GSTs(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分别行胃腔外锲形切除术、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等.结果 36例均在双镜联合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行局部切除,术后胃动力障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手术团队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施行46例早期胃间质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微创手术组(双镜联合组)24例,开腹手术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79.71±24.34)min vs(101.09±26.48)min,t=-2.854,P=0.007],术中出血量少[(35.42±17.00)ml vs(85.23±43.30)ml,t=-5.05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04±1.78)d vs(10.00±3.12)d,t=-5.226,P=0.000],术后排气时间早[(23.92±5.66)h vs(49.27±17.14)h,t=-6.615,P=0.000]。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48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相比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Gastric stromal tumor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tumor originating from mesenchymal tissue.The tradition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is surgical operation or thera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较大胃黏膜下肿瘤诊疗中的作用,以此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小探头超声内镜发现胃黏膜下肿瘤52例,超声剖面直径≥20 mm,结合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判断肿瘤的位置、来源、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等情况,对腔内生长未累及浆膜的肿瘤行ESD治疗,对侵及浆膜和向腔外生长的行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治疗,所有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半年后对患者进行胃镜及CT随访。结合疗效来来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在较大胃黏膜下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良性间质瘤20例,恶性间质瘤16例,平滑肌瘤5例,异位胰腺6例,脂肪瘤5例,CT提示30例腔内生长,未侵犯浆膜,无周围器官转移,予内镜下ESD治疗,仅有2例穿孔,经钛夹夹闭和保守治疗好转。其余22例CT检查为腔内及腔外生长予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病变愈合好,无复发。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联合CT对较大胃黏膜下肿瘤进行检查,可获得较准确的病变情况,对胃黏膜下较大的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切除可疑胃肠间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3年5月至2008年10月,术前怀疑胃肠间质瘤50例,年龄27-78岁.38例术前(胃镜或超声内镜)诊断为胃粘膜下肿物.12例(小肠内镜)诊断为小肠肿瘤.所有病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病理切缘,术后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方面评价腹腔镜手术切除效果.结果 50例均行完成腹腔镜手术切除,手术时间(90.84±26.69)min;估计术中出血(EBL)(57.80±67.48)ml;术后(50.90±18.87)h排气;术后(2.94±0.79)d开始进食,术后住院时间(8.62±3.56)d;术后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胃肠间质瘤病例的病理切缘阴性.结论 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前诊断可疑间质瘤的肿瘤,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达到R0切除、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resection of suspect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mong 5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umor resection.Thirty-eight of the patients had a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gastric submucosa tumor by gastroscopy,and 12 had a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tumor by small intestinal endoscopy.The surgical procedure,operative time,estimated blood loss,time for passage of flatus,time for eating,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operative complications,path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follow-up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these cases,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90.84±26.69 min.with the mean estimated blood loss of 57.80±67.48 ml,mean time for passage of flatus of 50.90±18.87 h,mean time for eating of 2.94±0.79 days,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of 8.62±3.56 days.No patient developed surgical complications,and all the lesions showed negative results on the margins of the resection. Conclusion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suspect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reduce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romote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d achieves R0 resection without causing serious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行胃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行胃部分切除术18例,其中16例采用胃镜定位行腹腔镜胃腔外胃部分切除,1例采用胃镜定位和注气胀胃后行腹腔镜胃腔内胃部分切除,1例采用胃镜下圈套电凝切除联合行腹腔镜下胃壁浆肌层缝合加强。结果 17例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 60~270min, 平均手术时间(115.0±52.9)min,术中出血量 1~2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9±2.3)d,无并发症出现。病理结果示:胃间质瘤13例,胃淋巴管囊肿1例,胃Dieulafoy病1例,胃癌3例,随访3~68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行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微创效果明显,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赵亚军  宁忠良  魏忠 《安徽医学》2021,42(7):744-748
目的 比较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手助腹腔镜组(n=17)与腹腔镜组(n=3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切缘、术中有无破溃及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结果等的差异.结果 手助腹腔镜组患者切除的肿瘤最大切缘为(2.28±0.93)cm,小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70.59±19.05)min,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58.33±20.38)mL,少于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为(2.72±0.45)d、术后下床时间为(1.61±0.55)d、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为(5.47±0.51)d,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腹腔镜手术,手助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能有效保留更多的正常胃组织,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内镜、腹腔镜下对于5 cm以内小型间质瘤治疗临床评估,拟对小型胃间质瘤探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近4年术后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 c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9例行内镜治疗(138例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1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55例行独立腹腔镜治疗,针对临床特点、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