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cm的肿瘤行癌侧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共9例.<1 cm肿瘤则仅行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2例.结果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2.7%(11/86),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高,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穿刺,术中病理对于诊断和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状癌96例,滤泡状癌3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率28.51%)。Ⅰ期癌31例,Ⅱ期癌42例,Ⅲ期癌10例,Ⅳ期癌4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8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标准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11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3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包括双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8例。随访89例,仅有8例死亡,其中死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7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推荐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术。不推荐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如Ⅵ区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阳性,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8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5例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双侧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余患者均为单侧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12例,一侧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7例,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4例。均行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例发现外侧区淋巴结肿大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余患者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2例未行甲状腺全切的患者残留甲状腺内再次发现结节,1例在术后1年再次手术,病理为甲状腺微小癌,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另1例继续密切随访,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应把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视为标准手术方式,而仅在外侧区出现淋巴结肿大时行侧方清扫,掌握操作原则和改善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合并Graves病外科治疗经验,探讨甲状腺癌合并Graves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09年1月16例甲状腺癌合并Graves病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肿瘤直径平均(9.2±5.1)mm,其中13例(81.2%)为微小癌(≤10mm).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一侧腺叶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4例),功能性颈淋巴清扫(1例),选择性颈淋巴清扫(3例).9例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1例于术后11个月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1cm).术后随访平均(2.7±2.2)年,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绝大部分合并Graves病的甲状腺癌都是微小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适用于合并Graves病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7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2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年以上者46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5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头颈外科经病理证实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84例,其中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双侧甲状腺癌16例(31.37%),单侧甲状腺癌35例(68.62%)。乳头状癌49例(96.07%),其中微小乳头状癌35例(68.62%);滤泡状癌1例(1.96%);髓样癌1例(1.96%)。合并双侧叶甲状腺癌的患者常规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31.37%),合并单侧甲状腺癌的患者行患侧叶及峡叶切除+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34例(68.62%),合并髓样癌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1.96%)。合并乳头状癌的患者出现侧颈淋巴结转移8例,同期行侧颈淋巴结清扫。失访1例,随访50例,随访1.5~6年,无1例患者复发或死亡。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易并发甲状腺癌,以微小乳头状癌为多,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甲状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1例甲状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结果患者均接受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6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9±0.3)年。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接受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患者接受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接受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3.3%;接受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中,有1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1.5%。所有患者经随访发现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给诊断造成了一定难度,经手术治疗后转移率较高,但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范围及颈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及意义。方法: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8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1例,近全甲状腺切除术1例,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选择性颈清扫术21例,未行颈清扫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切口内出血1例,为胸锁乳突肌营养支血管出血,给予清创止血,术后1周痊愈出院。出现声调降低1例,3个月后发声恢复正常。无饮水呛咳病例发生。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既可避免肿瘤复发,又不致损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而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和选择性颈清扫术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9.
双侧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双侧甲状腺癌原发病灶及颈淋巴结的术式选择.方法 25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18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6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及对侧腺叶近全切除术,1例行双甲状腺叶近全切除术.10例行同期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分期行一侧功能性颈清扫术及对侧传统颈清扫术,11例行单侧功能性颈清扫术.结果 25例随访6个月~6年,1例未分化癌死亡,1例出现气管侵犯行全喉切除术,3例合并肺转移病情稳定,20例无瘤生存.术后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未出现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除单发微小癌可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其余病例应行全甲状腺叶切除术.术前颈淋巴结转移者(N^+),应同时行一侧或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对N0患者应常规清扫颈前区淋巴结(Ⅵ组),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决定是否进一步行功能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10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国峰  李爱东  张建 《河北医学》2010,16(12):1437-143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10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本组病例中,甲状腺乳头状癌69例(65.71%),甲状腺滤泡状癌36例(34.29%),并发淋巴结转移19例(17.14%)。手术方式为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26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70例,全甲状腺切除并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8例。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cN0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2013年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cN0患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106例,全甲状腺切除术11例,峡部加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所有病例同时行单侧或双侧Ⅵ区颈清扫术。结果术后4例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其余病例均无瘤生存。11例甲状腺全切病例,3例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47d后症状消失。有3例术前一侧声带麻痹,术中证实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其他病例均无喉返神经麻痹发生。122例病例中Ⅵ区淋巴结阳性66例,阳性率54.1%,且病理证实所有淋巴结直径均小于1cm。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cN0患者,规范切除甲状腺肿块的同时,应行Ⅵ区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的选择(附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兴海  马成权 《安徽医学》2010,31(6):598-60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1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25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例,甲状腺全切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9例确诊颈淋巴结转移及10例颈淋巴结肿大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无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未发生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方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加行对侧大部(次全)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3.
微小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研究微小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1992年5月至20002年3月收治的31例微小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22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31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微小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选择清扫范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6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及范围.结果 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2例,侧叶加峡部切除术194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双侧甲状腺癌38例,单侧甲状腺癌198例.甲状腺肿瘤的直径0.3~6.0cm,平均3.5cm.肿瘤侵犯包膜的共54例,多灶性肿瘤共36例.术中冰冻结果 确诊出现阳性淋巴结后行颈清扫淋巴结数目10~26枚,平均18.1枚.其中,中央组(VI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4.91%(106/236),颈深部组(II+III+IV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9.91%(47/236).当肿瘤突破被膜、多灶性肿瘤、肿瘤直径>1.0cm、或年龄>45岁时VI区及II+III+IV区的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中央组(VI区),其次为颈深部淋巴结(II+III+IV区).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VI区淋巴结.术前常规行细针细胞学诊断及影像学B型超声、CT检查怀疑颈部淋巴结转移时,须常规清扫II+III+IV区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为甲状腺微小癌69例,术后慢速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55例,髓样癌12例,滤泡状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 (69/72).颈淋巴结转移癌均位于同侧,共13例.72例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十峡部切除术,加做对侧部分切除者15例,13例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3年,死亡2例.结论 高频超声、细针穿刺及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转移可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患侧甲状腺全切十峡部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者需加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Hashimto's disease,HD)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onma,TMC)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二次手术的负担。方法:分析1990年3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桥本氏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11例患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及其预后。结果:本组桥本氏病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并存率为12.94%(11/85),术前确诊3例;术中明确诊断5例;术后病理确诊3例,其中2例患者行第二次手术,1例患者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另1例除补切患侧残余腺体外并加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2个月-15年,1例患者手术后无复发。结论:桥本氏病合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困难,术前应详细触诊,桥本氏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者应常规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术后服用小剂量的甲状腺素片对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例;行甲状腺双叶切除58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5例,淋巴结阳性15例;行颈部淋巴结改良根治术3例,淋巴结阳性3例.原发灶直径≤1.0 cm和>1 cm,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0%和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常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即使为微小癌,也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淋巴结转移亦相应增多.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手术中,应行甲状腺双叶切除,必要时加行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肿瘤直径≤1cm者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甲状腺双侧占位、滤泡癌等行全切除;肿瘤直径>1cm,行甲状腺双叶切除。结果:(1)病理诊断:乳头状癌285例,滤泡癌15例,髓样癌5例,混合性癌3例。病灶位于左侧116例,右侧153例,双侧30例,峡部9例。(2)中央区淋巴结切除107例,肿瘤直径≤1cm 57例,阳性17例(29.8%);肿瘤直径>1cm 50例,阳性18例(3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颈部淋巴结改良根治术36例,肿瘤直径≤2cm 14例,共清扫淋巴结168枚,阳性78枚(46.4%);肿瘤直径>2cm 22例,共清扫淋巴结372枚,阳性188枚(5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淋巴结转移亦相应增多,术中应注意颈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再手术的原因,探讨DTC再手术的必要性、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外科147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再次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术共66例;甲状腺近全切者28例;甲状腺次全切17例;一侧腺叶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例;一侧及峡部切除术1例;腺叶切除术2例;姑息性肿块切除17例。同期行颈清扫116例,主要为改良颈清扫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残余甲状腺组织癌残留率65.6%(82/125),清除淋巴结组织中癌残留率62.9%(73/116),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6%(1/147),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6.8%(10/147),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再手术原因主为首次手术方式选择及操作不当、颈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或肿瘤复发,对于此类患者及早行再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合理的再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加改良颈淋巴清扫或中央组颈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必要性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75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病例中,61例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而行肿瘤局部切除或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不够;12例为首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其中9例已有颈淋巴结转移,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因颈淋巴结转移癌仅行淋巴结活检,忽视甲状腺肿瘤的诊断;2例因为快速病理检查未能诊断甲癌而再次手术。最终病理检查证实肿瘤的残留率为65.33%(49/7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5/75)。结论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病变是造成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不规范甲状腺癌手术后再次手术是必要的;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应用,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