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UAER、TC、FBG、HbA1c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UAER、Scr、LDL-C、TC、TG、FBG、HbA1c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UAER、Scr、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肾脏病变者占33.6%[1]。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阻止其发生和恶化。近年来他汀类药物、活血化瘀中药对肾脏的保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50只正常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10);2正常对照组(n=10);3糖尿病模型对照组(n=10);4生理盐水治疗组(n=1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V,n=10)。各组均于疗程结束后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之后取坐骨神经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28.23±1.01m/s)明显较生理盐水治疗组鼠(15.10±0.90m/s)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15.94±0.85m/s)增快。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总胆固醇相比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病理切片光镜观察显示:ATV治疗组鼠的CD34抗体阳性表达明显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鼠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STZ大鼠糖尿病神经病变,这种作用不依赖其降脂效应,而和神经滋养血管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为全球性疾病,其患病率有不断增加和低龄化趋势,全球有约1亿3500万成年人患糖尿病,患病率4%,其中98%为2型糖尿病。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属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严重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80%伴有血脂异常,国内外有些学者将糖尿病说成是“糖脂病”,在同一血清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危险较非糖尿病高2~4倍,且发展快,病情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1次,d。规范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E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A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UAER、MAP均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E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厄贝沙坦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贝那普利,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UAER、Scr、BUN及MAP水平。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TC及T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及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UAER为(52.39±29.57)μ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MAP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好,可以明显减少UAER,保护。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降糖治疗(二甲双胍片0.5g,3次/d,口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30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末和治疗12周末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4周末、12周末TC、TG、LDL-C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两组HDL-C及血糖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12周,降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标准的早期DN患者,按就诊序号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10mg,1天1次,口服;观察组在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1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计算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UAER、ACR、CRP、MAP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UAER、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N疗效明显、确切,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对胰岛素增敏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4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复元活血汤内服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甲钴胺500 mg,1次/d,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 mg,3次/d,口服。两组同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正中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顺应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初始剂量0.5mg/次,1次,d,肌内注射,4周后改口服弥可保0.5mg/次,3次/d,服用8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50mg/次,3次/d,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总症状积分(TSS)、下肢神经损害(NIS—LL)评分、神经症状改变(NS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_3%,显著高于对照组(59.0%)(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TSS、NSC和NIS—LL评分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调整血糖到较满意水平基础上,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液10mL中静脉推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应用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2%,总有效率9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钻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6例,采用弥可保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9%(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弥可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效果。方法204例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痹活血颗粒;对照组10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6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在治疗后改善明显(P〈0.01),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conductionvelocity,SNCV)治疗后也得到改善(P〈0.05)。结论自拟通痹活血颗粒治疗能改善微循环、营养周围神经,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79-81+8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经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胞磷胆碱片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予降糖、降压、降脂治疗,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组联合应用甲钴胺和胞磷胆碱片,疗程共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有效率和周围神经传导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1c)、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改善均明显(P<0.05),而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P<0.05),治疗组增长幅度更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及胞磷胆碱片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提高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且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能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各35例,连用14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28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2.433、2.393、2.627、3.129、2.853、3.174、2.573、3.239,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t=3.519、2.643、2.783,3.139,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各3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