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93.2±30.3)min,术中失血量(118±4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必须掌握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双双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98-2599
自1988年Reich.H.医师施行了首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LH)以来,妇科腹腔镜手术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据统计,美国近10年来,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已占到子宫切除的70%,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我院自2004年8月~2006年12月共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90例(包括TLH和LAVH),现总结经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经过围手术期规范的整体护理,23例患者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已逐步代替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重要意义,术后护理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雅娟 《中国校医》2019,33(9):698-699
目的 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4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个组病例为24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加,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33%(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效果显著,手术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2011-01/2012-01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行子宫全切除术的310个病例,按其手术方式,即腹腔镜下非游离子宫动脉的子宫全切除术组160例(A组)、腹腔镜下游离子宫动脉的子宫全切除术组110例(B组)和开腹子宫全切除术组40例(C组),进行组间术中、术后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 A组、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和肛门排气的时间与C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输尿管损伤2例,高于A组和C组.结论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非游离子宫动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伴发副损伤小的优势,可以替代大部分开腹子宫全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郫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4例,采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72例为观察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7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以及不同时期的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月、3月Olson性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须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方法划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两种患者的术中情况,治疗组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出血量小、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发生,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LH)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的134例中,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TLH)69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6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TLH组平均手术时间(216.3±48.74)min,平均出血量(223.0±196.8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8±1.80)天。LAVH组平均手术时间(217.8±50.06)min,平均出血量(245.9±139.91)ml,平均住院为(7.8±3.19)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与LAVH均具有手术视野清楚、可避免开腹、减少手术创伤的优点,而LAVH则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体会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73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73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1例中转,其余效果满意。术后有3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腔镜的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5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TLH组)60例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总体时间、术中出血总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LH组在术后下床时间(1.12±0.71)d、住院时间(5.62±1.21)d、住院费用(3 920.0±234.52)元与LAVH组[(3.39±1.11)、(9.8±1.92)d、(5 710.8±546.9)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和子宫全切两种手术对子宫腺肌病术后腹痛等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主诉及手术方式分为4组,分别为A1组(痛经难以忍受者行子宫全切术)、A2组(痛经难以忍受者行子宫次全切术)、B1组(月经量多无痛经者行子宫全切术)、B2组(月经量多无痛经者行子宫次全切术)。比较4组术后腹痛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卵巢功能,性生活满意度性及膀胱功能。结果 A1组和A2组术后痛经完全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02,P>0.05),但A1组患者术后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显著高于A2组患者(χ2=6.824,P<0.05)。 B1组患者术后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显著高于B2组患者(χ2=6.623,P<0.05),A1组和B1组比较、A2组和B2组比较患者术后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427、1.379,均P>0.05)。 A1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A2组,且B1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B2组(χ2值分别为7.832、9.315,均P<0.05),但A1组和B1组比较、A2组和B2组比较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367、1.652,均P>0.05)。 A组与B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比较,膀胱尿道症状改善明显,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532、1.726、1.579、1.643均P>0.05)。 A组和B组术后各组内血卵泡刺激素( FSH)和雌二醇( E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值为1.084~1.621,均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较行子宫全切有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慢性盆腔痛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rectomy,TL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08年10月60例TLH与70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91.8±12.8)min,开腹组(96.9±7.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出血量(107.8±28.4)ml,明显少于开腹组(164.0±6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24.3±3.9)h,明显短于开腹组(38.5±5.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6.5±0.7)天,明显短于开腹组(10.5±0.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病率腹腔镜组4例,开腹组15例。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明显,TL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如果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使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120例需要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ASAⅠ~Ⅱ, 年龄 31~58岁, 根据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 (A组n=60) 和剖腹组 (B组n=60)。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剖腹组稍长, 但无显著差异性 (P>0 .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剖腹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1)。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剖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有损伤小、腹部切口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及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行子宫全切除术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TAH组(23例)、TVH组(23例)和LTH组(14例).根据年龄是否≥48岁,每组患者分为两个亚组.术后随访1年,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检测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比较TAH、TVH及LTH对不同年龄段女性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不同手术组中同一年龄段的生育和卵巢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但TAH组、TVH组、LTH组中≥48岁组的孕次、产次及卵巢功能自我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48岁组患者(t值分别为13.22、14.57、22.53,均P<0.05).在<48岁的年龄段中,TAH组、TVH组和LTH组的性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48岁的年龄段中,TAH组的FSFI总分明显低于TVH组及LTH组(t值分别为14.39、18.21,均P<0.05),TVH组与LTH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中,与≥48岁患者相比,同组<48岁患者的术后性功能评分明显较高(t值分别为9.76、10.21、13.25,均P<0.05).结论 TAH、TVH和LTH对年龄<48岁患者的性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而TAH可能降低年龄≥48岁患者的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发病率为20%~30%,有报道称其发病率高达50%[1].目前病因尚未十分明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且逐渐向微创及保留子宫的方向发展.根据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患者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8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进行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174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86例行开腹手术为A组,50例行腹腔镜下常规大子宫切除术为B组,38例行腹腔镜下改良大子宫切除术为C组。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中转开腹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A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103.740,P=0.000;K=108.375,P=0.000);A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114.054,P=0.000;K=124.152,P=0.000),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0,P=0.105;Z=-1.089,P=0.276);A组术后病率高于B组及C组,但3组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44,P=0.114);A组、C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而B组中转开腹率为12.00%(6/50),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大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中转开腹率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手术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LAVH)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住院准备行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分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组50例,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50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尿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后发热切口疼痛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尿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后发热切口疼痛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THA组(P〈0.05)。结论LAVH因有清晰的视野,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同时可避免阴道内手术时不能全面探查盆腔情况的局限性,手术安全性高,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两点法和一点法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Ⅰ、Ⅱ两组,每组各40例.Ⅰ组采用L1-2向头端置管和L3-4向尾端置管硬膜外麻醉两点法.Ⅱ组采用L2-3向头端置管硬膜外麻醉一点法.术中观察麻醉平面、麻醉起效时间和临床麻醉效果等.结果 麻醉平面上界Ⅰ组较Ⅱ组高(P<0.05),麻醉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短(P<0.05).Ⅰ组麻醉效果优率(92.5%,37/40)明显高于Ⅱ组(70.0%,28/40)(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维持时间长、追加量和用药总量少(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两点法局麻药物的追加量和手术期间总的局麻药物用量少,麻醉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临床麻醉效果确切,麻醉镇痛完善、术中肌肉、宫颈松弛度好,牵拉反应少而轻,应激反应轻微,患者术中更加平稳,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全切术(trans—vaginalhysterectory,TVH)和经腹子宫全切术(traditionaltotalabdominohysterectomy,TIAH)及其改良后经腹子宫全切术(modifiedtotalabdominohysterectomy,MTA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大子宫切除的临床病例记录,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各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rrVH〈MTAH〈TYAH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于12孕周的子宫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且不可互相替代,结合患者情况,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