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可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近来,无创性影像学手段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成分成为研究热点.磁共振动脉硬化斑块成像技术已在颈动脉研究中得以很好地应用.但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因成像技术复杂,目前尚处于技术可行性探讨阶段.从动脉硬化斑块病理生理、磁共振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基本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管壁成像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几方面对磁共振冠状动脉管壁成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3.0T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其成像速度和信噪比的提高,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就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技术、成像方法、扫描序列、临床应用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成像和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TH I)对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构清晰度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自然组织谐波成像与基波成像(FI)对64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NTH I和FI成像对颈动脉远场管壁硬化斑块的结构显示清晰度无明显差别(P>0.05)。NTH I成像对颈动脉近场管壁斑块显示清晰度明显高于FI成像(P<0.05),提高了不稳定硬化斑块检出率。结论:NTH I成像可明显改善颈动脉硬化斑块边缘和内部结构的显示能力。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表明,导致管腔狭窄程度小于50%的粥样硬化斑块由于重构效应,冠状动脉造影常难以发现,而这种粥样斑块可能为易损斑块。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是造成急性冠脉事件的重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无创性影像学方法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成分。本文就磁共振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原因,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管腔狭窄程度有关,还与斑块的特点有关.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活体内动脉管壁结构分析的无创技术,初步研究已显示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具有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力.就颅内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硬件要求、扫描序列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管壁切应力(WSS)属于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WSS的基本概念及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重点探究基于血管内成像技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等影像学技术的WSS研究现状,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模型在预测斑块进展、破裂并评估血流动力学风险中的价值,以提高识别责任斑块的效能,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生腐蚀和破裂,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有效评价斑块的结构特点,监测其演变过程,对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综述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概念,病理特点和演变规律,评价各种影像技术包括血管内超声,多层CT和磁共振成像对其诊断的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发生腐蚀和破裂,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有效评价斑块的结构特点,监测其演变过程,对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综述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概念,病理特点和演变规律,评价各种影像技术包括血管内超声,多层CT和磁共振成像对其诊断的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基底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35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对基底动脉狭窄的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其中5例脑干梗塞,30例没有发生梗塞。5例患者中梗塞后的管腔狭窄程度为66%、68%、75%、78%、90%。梗塞前的管腔狭窄程度为56%、63%、65%、71%、77%。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5例脑干梗塞患者的狭窄程度均大于50%,动脉硬化斑块呈明显的偏心性强化。其中1例基底动脉狭窄程度达90%,增强后左后血管壁呈小点状强化。30例没有发生梗塞患者的狭窄程度均小于50%,动脉硬化斑块未见明显的偏心性强化。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显示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动脉硬化斑块强化程度方面有重要价值。管腔狭窄程度大于50%,动脉硬化斑块明显强化的患者可能有潜在脑干梗塞的风险。早期发现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管壁改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脑干梗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早期首次报道以来,冠状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对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式。目前研究的方向集中在最佳的呼吸补偿方式、改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以及更快速地获取图像上。精确地显示狭窄并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正处在多中心的研究当中。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成为临床心脏病学当中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