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63-164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哌拉西林等药物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功效。方法随机选取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哌拉西林和诺氟沙星以及单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痰培养结果基本情况、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痰培养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更明显,且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达97.1%,对照组为68.6%;在不良反应情况上两组无差异性;观察组整体效果更为明星(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哌拉西林等药物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功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维高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09-2110
目的:探讨氯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耐药性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两司他汀中介16例,耐药5例.给氯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4例.治愈率57.14%,好转率23.8%,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0.94%.结论:ICU内医院获得性肺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发生率高,耐药性强,治疗困难;及时发现耐药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治疗与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9月32例确诊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行葡萄糖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观察组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最小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内科系统9年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Whonet5.4软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调查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消耗量,采用SPSS16.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科患者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2%,且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与其它部位感染的该菌,在耐药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9年间所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氨基糖苷类外,均呈上升趋势;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于30%,可作为我院内科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2005-2006年间使用达高峰,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关性分析发现发现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对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现负相关,其余抗菌药物使用对其耐药率的增加均呈正相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定期监测本地区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对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丹  罗世荣  周世娟  余进胜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860-1862
目的:分析医院老年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对产金属酶表型的检测情况。方法:抽取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采用美国BD凤凰100型细菌鉴定系统分离和鉴定)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资料,分析其耐亚胺培南的菌株对产金属酶表型检测结果及其耐药性。结果:分离出的2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其对多粘菌素均敏感,而对阿米卡星呈低耐药(耐药率为4.19%);其对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53%和36.74%,以及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74%和12.56%;另外,36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组合纸片法筛选出1株产金属酶菌株。结论:针对医院老年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生应遵循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原则,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规范控制高危感染因素;并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趋势监测,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药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1):1182-1185
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结果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选择联合治疗,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联合或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肺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使用时仍需慎重选择临床适应症。 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行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42%)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肽α1与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之后,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的功效。方法对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拟订"阿奇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三联抗菌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细菌培养结果的变化。结果 10d后铜绿假单胞菌消失,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奇霉素在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起关键的辅助作用,联合其他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玲  林慧  韩方璇 《中国药房》2009,(35):2747-2750
目的:了解我院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变迁和现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治疗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的使用量与下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呈线性关系(P<0.05),环丙沙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的耐药性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次3.0 g,tid,静脉输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每次30mg,tid,雾化吸入+环丙沙星每次0.6 g,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31例/34例)和70.59%(24例/34例),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2%(32例/34例)和76.47%(26例/3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血压突然升高,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发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9%和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联合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提高细菌清除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联合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制剂联合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7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彻底引流胸腔积液,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28例,为铜绿假单胞菌联合滑石粉治疗组;对照组A共26例,为滑石粉对照组;对照组B共20例,为铜绿假单胞菌对照组。将滑石粉或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溶于生理盐水,经胸腔置管于胸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1~3周。1个月复查,比较3组的总有效率及发热、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2个对照组(χ2分别为6.273和4.255,均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组及对照组B患者接受干预后白细胞数较对照组A高(P<0.01);对照组B发生胸痛比例较治疗组及对照组A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度以上发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联合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池婕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45(11):1182-1185
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结果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选择联合治疗,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联合或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肺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使用时仍需慎重选择临床适应症。 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3.3%,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永珍  李慧伟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28-1330
目的:分析2015年—2018年间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孢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5年—2018年间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患者85例资料,统计其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科室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85例患者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5株,其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其耐药率为100.00%,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仅为11.43%;铜绿假单胞菌科室的分布主要是在重症监护室(ICU),其次是在脑外科和神经内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其药敏结果用药,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景超 《中南药学》2005,3(2):119-121
铜绿假单胞菌是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伤口及血液感染,早期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极为重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以前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不强,常需联合治疗,现在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增强,可以单一用药,但有些药物容易发生耐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正在成为临床一大难题[1~2].因此,如何选择抗假单胞菌药物对控制耐药及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3年检出的19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MIC法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920株,检出率为3.6%;以痰标本多见,占69.1%(132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仅为4.0%,对哌拉西林,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7%,42.2%。2010—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无明显改变(P>0.05),其余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明显改变(P<0.05)。共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334株,占17.4%,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13株,占0.7%,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呼吸病房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近5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与药物使用频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收集、统计、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0~2014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和11种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分离出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 51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的使用频度呈正相关(r=0.917,P<0.05;r=0.880,P<0.05);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的用量呈正相关(r=0.902,P<0.05;r=0.944,P<0.05);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用量呈正相关(r=0.904,P<0.05;r=0.907,P<0.05).结论 本院临床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临床中应严谨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优化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降低抗菌药物选用压力和临床用量,以有效控制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临床控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舟山地区3家三级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114例,从其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共计114株,分析菌株耐药特征及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多样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以同期住院的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1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4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其他9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产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以IMP、VIM基因为主。长时间住院、机械通气、之前使用过亚胺培南及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舟山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避免长时间住院、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等可降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和分析夏鱼黄汤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15日收治的78例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夏鱼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白细胞数目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夏鱼黄汤对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快速改善,还能避免或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裴保方  曹松山  陈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38-138,14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12月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报告单266份,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居前的药物有氯霉素、替卡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病房(41.73%)、呼吸科(15.79%)、新生儿科(14.6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