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金朋  苏彬  赵玉娟 《河北医学》2012,18(9):1290-129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替米沙坦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氨氯地平,观察并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后的1月末、3月末、6月末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降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降压达标率在1月末、3月末、6月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血压达标快,降压效果显著,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两种不同方式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优于氨氯地平与双氢克脲噻联用,能有效降压和改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值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评价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监测血压指标,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其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替米沙坦片单独应用及两者联合应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1]。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4月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血压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大于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比单药组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mALB)阳性者的降压效果和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mALB阳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缓释片和替米沙坦片.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缓释片,剂量方法同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8周后血压下降以及尿mALB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变化,并监测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下降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和96%,与对照组(29%和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mALB((67.2±35.2)mg/d))较对照组((140.5±28.3)mg/d))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尿mALB阳性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7.
黄金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79-318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ISH患者分为A、B两组,各53例。A组接受替米沙坦治疗,B组加服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SBP、nSBP、NO、ET-1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后dSBP、nSBP水平均低于A组,NO水平高于A组,而ET-1水平较低(均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A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龄ISH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方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高血压综合干预研究项目,福建地区纳入的2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的共103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终点评估临床试验方法,观察A组(初始小剂量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47例)和B组(小剂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56例)1年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1)治疗1年时,血压达标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9.39%和7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B组降压作用优于A组,1年时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13.1±7.4)mm Hg和(9.5±9.9)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3)两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1例因低血压引起脑卒中事件。结论: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鼓励患者家中自测血压及定期监测24 h动态血压可有效防止低血压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进而控制血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远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患者服药2年期间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卒中死亡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 和 7.1%,P=0.037.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20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吲哒帕胺片1.25 mg,1次/d。B组20例,给于安慰剂同时辅以运动饮食疗法,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偶侧血压及24 h平均血压、心率及生化指标。结果 8周后A组降压效果显著,B组降压效果较差。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吲哒帕胺组为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朱珉  刘伏元  严激  严光 《安徽医学》2010,31(10):1144-1146
目的以氨氯地平和阿米洛利作对照,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复方阿米洛利半片/d(含阿米洛利1.25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电解质、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及氨氯地平+阿米洛利组治疗前收缩压分别为:(176.4±12.8)mmHg和(173.7±14.2)mmHg,舒张压分别为:(105.7±8.2)mmHg和(103.5±9.3)mmHg,在治疗8周后收缩压分别为:(123.2±15.3)mmHg和(132.5±12.8)mmHg,舒张压分别为:(81.8±6.7)mmHg、(84.0±7.9)mmHg,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治疗后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而阿米洛利和氨氯地平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苑莉莉 《现代医学》2012,40(1):35-38
目的 评价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替米沙坦(40 mg·d-1)/氨氯地平(2.5 mg·d-1)联合用药组和氨氯地平(5 mg·d-1)单药组.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再给予氨氯地平2.5 mg单药治疗4周.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9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平均收缩压(SeSBP)≥140 mmHg的238例患者进入对照研究,联合用药组为113例,单药组为125例.治疗8周末两组诊室SeDBP≥90 mmHg和(或)SeSBP≥140 mmHg的患者用药剂量加倍,患者SeDBP<90 mmHg和SeSBP<140 mmHg按原剂量服用,两组均治疗16周,以总有效率和血压下降差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16周末联合用药组SeDBP下降值为(10.7±5.8) mmHg,SeSBP下降值为(14.3±12.1) mmHg,达目标血压占64.7%,总有效率为86.5%;单药组SeDBP下降值为(7.3±5.9) mmHg,SeSBP下降值为(8.3±12.1) mmHg,达目标血压占35.5%,总有效率为56.1%.结论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动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ACEI组)、替米沙坦(ARB组)和氨氯地平(CCB组)治疗,在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测定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臂踝脉搏波动传导速度(baPWV)。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SBP、DBP、PP、HR、baPWV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SBP、DBP、PP、baPW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SBP、DBP、PP、baPWV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降低(P<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HR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3组baPWV变化(△baPWV)比较,ARB组>CCB组>ACEI组,3组数据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均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其中替米沙坦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晶晶  谢小菲  王勇  陈红敏  刘西凤 《安徽医学》2013,34(12):1795-1797
目的 评价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氨氯地平),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其试验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血压、ET-1、NO以及血管弹性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2、4、6、8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后ET-1、NO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治疗8周后,大动脉弹性指数(C_1)、小动脉弹性指数(C_2)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治疗8周后,2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踝臂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ET-1均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血管弹性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6﹚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1﹚降压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种方案对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12周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白昼SBP、夜间SBP、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白昼SB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白昼SBP和夜间SBP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V及白昼SBPV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1﹚。两组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老年人高血压,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针刺加穴位敷贴与尼群地平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单纯选用穴位敷贴加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抗高血压药物(尼群地平)治疗。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敷贴在控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上,对改善临床症状、降压、降血脂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A、B两组为单纯高血压组,C、D两组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A.C两组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d^-1,B、D两组服用替米沙坦80mg·d^-1,治疗4周后测24h动态血压;第5周起C、D两组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d^-1及二甲双胍0.5g·d^-1共12周,第12周末测定各组24h动态血压。结果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或替米沙坦后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血压降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用阿托伐他汀及二甲双胍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组的血压降幅与单独使用降压药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独使用降压药物后,单纯高血压组比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降压疗效好;加用阿托伐他汀及二甲双胍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血压有明显改善,二者联合使用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105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用药前后比较,对照组脉压(PP)变化不大,而治疗组PP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PP减小,适合老年ISH患者的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