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误诊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科陈文端杨婷张樨系统性斑狼疮(SLE)是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84~1995年按照美国风湿协会1982年经修改的诊断标准,确诊的SLE住院病...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8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90~1999年 ,共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168例 ,其中82例患者在确诊前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诊断与误诊标准 :168例SLE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修订的SLE的诊断标准。将入院前首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为其它疾病 ,超过3个月以上仍未确诊者 ,定为误诊病例。1 2一般资料 :误诊的82例中 ,男2例 ,女80例 ,病程3个月~6年 ,平均年龄37 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 :发热62例 ,面部蝶形红斑18例、口腔溃疡8例、脱发10例、关节疼痛58例、雷诺氏现象20例、浆膜腔积液19例、肾脏损害72例、肝脾肿大31例、肺部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误诊原因。方法本文整理46例误诊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误诊原因。结果SLE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容易引起误诊。结论避免误诊,做到SLE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1 病历简介女 ,4 5岁。主因 :“全身关节、肌肉疼痛 5年 ,心慌气短 3年 ,全身浮肿 10d” ,于 2 0 0 0年 11月 2日入院。病人于 5年前无明显原因 ,出现全身关节肌肉疼痛 ,于经期及天气变冷时症状加重 ,发作严重时伴发热、乏力、关节周围红色硬结 ,咳嗽、咳痰 ,在当地诊断为 :“风湿性关节炎”。间断服消炎痛、双氯灭痛及静滴青霉素和地塞米松等治疗 ,症状可缓解。于 3年前病人开始心慌、气短 ,间歇出现左下肢红肿、疼痛 ,活动后症状加重 ,于入院前 10天 ,病人上述诸症加重伴胸闷、气短 ,不能平卧 ,尿少 ,头晕 ,乏力 ,纳差。入院查体 :T35 …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30例误诊,误诊率达36.6%。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误诊时间长短不一。临床医师应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对各种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及时做相关检验,可以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误诊。  相似文献   

6.
顾芳  刘琳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97-9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症状表现为乏力、体重下降、发热、关节肿痛等,往往无特异性,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由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造成的误诊现象十分常见,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2月其收治确诊SLE病例337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8例,发病年龄12~72岁,平均32岁,共36例曾在入院前及住院期间存在误诊,发生率10.7%,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6例曾误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误诊情况等进行综合汇总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多部位损害的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之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早期容易误诊。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原因发热、血细胞减少或具有多系统损害诊断不明的患者时,要考虑到该病可能性,必要时做全面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系统性红斑狼疮22例误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玉文  王谊爱 《安徽医药》2005,9(10):772-772
SLE是一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由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造成的误诊现象十分常见,我科自1995年2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确诊SLE病例58例,其中男3例,女55例,发病年龄12~70岁,平均30.6岁,其中22例曾在入院前及住院期间存在误诊,发生率37.9%,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光  高克毅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314-131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造成组织损伤 ,临床可以出现各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由于SLE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们自 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住院 19例SLE误诊病历 ,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SLE病人 ,女 17例 ,男 2例 ;年龄 16~ 5 3岁 ,平均 2 8 9岁。诊断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标准[1] 。本组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6例 ,急性肾小球肾炎 4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3例 ,结核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检查42例SLE患者及42例正常人.测量包括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LA)、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舒张末期右室内径(RV)、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SLE患者左房室及右室长大,瓣膜形态及功能损害,并常伴有心包积液,上述各项两组间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价狼疮性心肌受损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白细胞减少症患者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处于活动期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33例为治疗组,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与SLE活动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白芍总苷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周围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平均血沉水平、血清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平均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每日平均应用强的松的剂量以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补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用于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SLE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和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高热(占66.7%),双肺病灶广泛、5个肺野以上者15例(占62.5%),PPD皮试阳性者4例(占16.7%),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5例(占62.5%),合并肺外结核为18例(占75%),药物性肝损害5例(占20.8%),病死率8.33%。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肺外结核发生率高,肺部病灶广泛,PPD皮试阳性率低,抗酸杆菌阳性率较高,病死率较高,两病均应尽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健生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42-42,52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经治疗的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抗核抗体滴度(ANA)、抗ds-DNA抗体滴度(ds-DNA)和补体C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48例患者经冲击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5.8%;治疗后抗核抗体滴度和抗ds-DNA抗体滴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显著(P<0.05),而补体C3水平吸附前后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但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SLE合并L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尿红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合并LN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姚勤  张峻  周琼 《药品评价》2013,(24):45-46
1例42岁女性患者因癫痫服用卡马西平,2天后出现全身皮肤瘀点,口腔粘膜出血,5天后停用卡马西平,检查示血小板减少(PLT3&#215;109/L),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考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与卡马西平有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皮肤瘀斑逐渐消退,治疗3天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2个月后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 N A抗体均为阴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常规方法检测105例SLE组和60例对照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s)DNA抗体,并对SLE患者进行活动度评分和肾脏受累情况的评估。结果 SLE组血清中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TG水平高于非活动组,HDL水平低于非活动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和LDL水平与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HDL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0.27及-0.62);dsDNA(+)组TG水平高于dsDNA(-)组,HDL水平低于dsDNA(-)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受累组中TG水平高于非肾脏受累组,而HDL水平低于非肾脏受累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的血脂异常与疾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Whil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has positively impacted the pro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many patients still do not respond to traditional therapy. Thus, active SLE disease remains a significant problem. Furthermore, conventional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s for SLE are associated a high risk of side effects. These issues call for improvement in our current therapeutic armamentarium.

Areas covered: In this review, the authors highlight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rapies for SLE, and present an overview of drugs which are in early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SLE. There are many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being developed, including those focused on B-cell targets, T-cell downregulation, co-stimulatory blockade, anti-cytokine agents, and kinase inhibition, and Toll-like receptor inhibition. They also discuss peptide therapy as a potential method to re-establish immune tolerance, and some of the challenges ahead in developing and testing novel agents for SLE.

Expert opinion: Many novel agents are currently in development for SLE, but this encouraging news is tempered by several disappointments in clinical trials and provides a timely moment to reflect on the future of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in SLE. It seems likely that biological heterogeneity between patients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difficulty in drug design in S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