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进一步探讨D-IB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D-IBS患者68例,另选30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半年复查无异常表现者为对照组,于内镜下取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组织各2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中IL-10、IL-18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TNF-α在D-IBS患者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95±26.03)%vs(50.14±24.52)%,(71.15±26.12)%vs(52.04±25.62)%;P0.01)]。IL-18在D-IBS患者回肠末端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8±25.41)%vs(55.79±24.61)%,(60.46±24.73)%vs(59.12±24.57)%;P0.05];IL-10的表达低于对照组[(61.63±22.05)%vs(8 7.44±24.27)%,(76.25±23.14)%vs(89.43±25.81)%;P0.05)]。同时发现TNF-α在回盲部的表达高于乙状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而IL-10的黏膜表达比乙状结肠低(t=3.77,P0.01),IL-18在两个部位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IBS患者IL-10表达下降不明显,但IL-18和TNF-α的在回盲部和乙状结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8:(70.23±24.37)%vs(51.79±24.61)%,(82.93±25.67)%vs(60.18±26.21)%;P0.01);TNF-α:(95.34±25.56)%vs(62.91±23.78)%;(103.14±22.76)vs(84.42±26.14)%;P0.01)]。结论 D-IBS患者回盲部及乙状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存在促炎细胞因子与抑炎细胞因子失衡,并且在回盲部的表现明显,在感染后的D-IBS患者更加突出,细胞因子的平衡紊乱参与了D-IB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内压力变化对肠易激综合征(1BS)患者内脏感觉阈值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IBS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直肠球囊内注入空气(压力刺激)研究直肠压力变化刺激对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的影响.结果直肠球囊内注气后,IBS组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阈值分别为(35.49±17.44)ml和(82.69±38.22)ml,(t=4.33,P<0.01);排便阈值差异不明显,IBS组中腹泻型(D-IBS)与混合型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及排便阈值均明显降低;便秘型(C-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稍低于对照组,排便阈值明显增高.结论直肠压力刺激可明显降低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以D-IBS患者最显著.内脏对压力敏感性增高可能是lB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Graves眼病(GO)突眼的疗效以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例GO分为4组:B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C组同时口服强的松;D组:C组+球后注射地塞米松;E组:C组+甲状腺注射地塞米松和奥曲肽。结果GO患者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明显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下降,C组突眼的疗效为63.6%,D组和E组有效率分别为78.6%和80%。结论糖皮质激素对突眼的疗效是肯定的,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而发挥作用,球后或甲状腺注射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收集86例IB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各个调查问题进行患者数据汇总统计,并计算其占总例数的百分率。结果仅47.7%的患者听说过IBS,44.2%的患者认为IBS为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26.7%的患者认为IBS起源于急性胃肠炎。半数以上的患者认为IBS与心理因素.工作或生活压力、睡眠质量和食品有关。26.7%的患者认为诊断IBS需要长期反复进行结肠镜等检查,33.7%的患者认为仅使用药物就能治愈IBS。69.8%的患者认为IBS随着年龄增长会恶化,15.1%的患者认为IBS会发展为结肠癌。结论患者对IBS的知识了解有限,部分患者甚至观念错误。应加强对IBS患者的卫生知识宣教以提高IB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应用SF-36健康普适量表对25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作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结果 IBS患者除了生理功能(PF)外,其它7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平均积分均比健康对照组低(生理职能P<0.05,余6个维度均P<0.01);IBS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肠道症状并不相关.结论 IBS患者生活质量普遍低下,但并非肠道症状直接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诱导培养,检测IL-10、IL-12、γ-IFN、B超及血液生化。结果ASC PBMC培养后上清液细胞因子检测水平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CHB)。ASC不同年龄组IL-10测定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且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P<0.01,P<0.05)。ASC B超肝门静脉、肝右上下径测定值及脾脏厚度检测结果提示各年龄段检测结果与正常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C携带状态持续时间对肝脏损害影响小于慢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变患者。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与免疫细胞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俊山  李楠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95-129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irritability)。本文就近年IBS中胃肠激素与免疫细胞变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天然蒙脱石粉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天然蒙脱石粉剂与盐酸山莨菪碱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6 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3例服用天然蒙脱石粉剂 3g,每日 3次 ;对照组 33例服用盐酸山莨菪碱片 1 0 m g,每日 3次。疗程均为 2 8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7.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 2 .4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观察组腹泻、粘液便、腹痛、腹胀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天然蒙脱石粉剂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张彩珍 《中国校医》1999,13(1):48-4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功能性疾病[1],但迄今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以致治疗缺乏针对性而疗效不佳。已知腹泻粘液便或粪便带有较多粘液的IBS患者结肠和直肠粘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加,基于PG对肠纵行肌的促收缩作用和促杯状细胞分泌的作用,推测这些患者腹泻粘液便可能与PG升高有关。为此,作者应用PG抑制剂消炎痛保留灌肠治疗18例粘液便型IBS,收到满意效果。1对象和方法1.1患者1992年以来连续诊治的粘液便型IBS患者54例,男19例,女35例,年龄5~16岁,病程1~8年,平均5.6年。均经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发病情况及其相关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问卷普通内科门诊及消化专科门诊IBS 826例。结果IBS患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5~55岁;中等文化水平者(60.2%)惠病就医比例最高。结论IBS患者的高峰年龄段较国外报道提前,IBS患病率高低与患者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例关系,不同于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方法:用二维B超测量47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25例,便秘型22例)患者胆囊排空功能,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空腹时腹泻型IBS患者胆囊平均体积大于对照组和便秘组(P<0.01),脂肪餐后其排空率明显下降(P<0.05),而便秘型IBS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胆囊排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功能性肠病,其药物治疗效果未尽人意,控制症状是治疗的目标。由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除了一些传统药物之外,一些新的药物开始备受关注。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应该遵循个体化,标准化,而在一些特殊病例中,也可以考虑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的、慢性的以肠“习惯”改变和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症候群 ,被认为是一种肠功能紊乱。就是说 ,没有发现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的病因。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失调 ,有时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和非心原性胸痛。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流行病学研究据报道 ,普通人群中有10%~20 %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而这些患者中只有10%~30 %的人会求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 ,结果5%的患者得到完全治愈 ,接近30 %的患者部分治愈。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女性多发于男性。青春期…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在湛江市收治的138例IBS患者进行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方面的测试,并与正常人138 名进行比较。[结果] IBS患者EPQ的N评分,SCL 90 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女性IBS患者躯体化和焦虑评分高于男性,病程5年以上的IBS患者躯体化、抑郁和精神病症的评分高于病程<5 年者。[结论]IBS患者具有特殊心理社会持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EPQ、SCL-90、生活事件等量表对3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3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试。结果:神经质(N)和内外向(E)分值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N分病人组高于对照组,而E分病人组低于对照组;SCL-90病人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因子分别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事件变化单位值两组间无差异。结论:性格缺陷与IBS间有值得注意的联系,IBS病人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要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IL-10启动子-592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0启动子-59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PCR-RFLP),对312例IBS患者及325例正常对照者的IL-10启动子-592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IL-10启动子-592位点的A等位基因的发生率在IBS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2.8%及68.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IL-10启动子-592位点A/A及A/C基因型在IBS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A基因型在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56.1%及46.2%,A/C型分别为33.3%及45.5%。结论 IL-10启动子-592位点A/A基因型可能更易患IBS。  相似文献   

19.
滕一农  樊顺英 《中国校医》2004,18(5):396-397
目的 了解大中学生中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根据罗马Ⅱ标准筛选病人并分型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表、抑郁表 (HAMA ,HAMD)作精神分析 ,同时向患者本人或家长了解患者的饮食状况、家族史和肠道感染史。 结果 来消化科就诊的大中学生中 ,IBS检出率为 34% ,患者中有焦虑、抑郁以及躯体化表现者占 71% ,77.5 %的患者承认有不良饮食习惯和 (或 )食物不耐受 ,4 5 %的患者有家族史 ,确认肠道感染后IBS起病者占 31.1%。 结论 IBS始发年龄有变小趋势 ,大中学生中IBS患病率亦较高 ,且大中学生中IBS发病与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 ,不良饮食习惯、遗传、肠道感染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运红  黄文彪 《现代保健》2012,(26):124-124
目的:研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64例为中医组,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60例为西医组,采取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医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及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