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外周静脉置入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无痛性静脉治疗通道,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1]。有文献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长可保留近2年[2]。在PICC门诊维护工作中发现,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汗液刺激、药物毒性反应及导管处细菌侵入等原因,发生导管穿刺点感染,严重者可导致导管性败血症[3],甚至拔管,加重了患者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我科自2003年7月开始在临床开展PICC技术,2006年5月开始采用BD安全型PICC,为患者建立了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更可以避免化学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保护患者的血管,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2]。…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对静脉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取放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经外周动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各15例,对比分析3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常见并发症的差异。结果PICC和CVC在留置时间上明显长于外周静脉留置针,以PICC留置时间为最长。外周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药物渗出和静脉炎发生率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高,但感染发生率较两种中心静脉导管低。PICC堵管的几率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和CVC高。结论3种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根据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早期为其选择安全、经济的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由于留置时间长,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正逐渐被医护人员和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享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经验。方法 收集并分析1例留置PICC的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男,78岁,诊断“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吸入性肺炎、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外周血管穿刺多次失败,在超声引导下利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成功留置PICC,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结论 为保护外周静脉,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留置PICC在ICU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分析以及控制对策,以降低静脉导管感染率。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11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 115例患儿发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28例,发生率为24.35%,单因素分析表明,PICC留置感染的原因包括患儿年龄、穿刺部位渗血、中心静脉导管阻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脱出、疾病类型与合并骨性疼痛、PICC穿刺次数及留置时间,其中穿刺部位渗血、中心静脉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和PICC穿刺次数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临床PICC操作质量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降低PICC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PICC留置导管的病人进行观察,并对24例PICC导管留置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PICC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3-90天,血栓形成8例,留置导管滑脱6例,导管不通4例,穿刺局部感染6例.  相似文献   

7.
徐妍  陈彦红  冯佳  焦进  朱小伟  李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207-2208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的感染因素,针对感染因素加强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肿瘤内科2009年7月~2010年9月PICC留置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结果]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9.2%,其发生与性别、年龄、体重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PICC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材料有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肿瘤内科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感染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的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从周围静脉导人,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减少化疗痛苦、保护患者静脉、长期留置输液管道的方法[1].但PICC在留置期间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和导管的使用.本研究依据乳腺癌患者PICC的使用情况,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为进一步提高规范PICC置管的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探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l catheter,PICC)导管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其材质大多为硅胶.可通过放射影响学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据国外文献报道,PICC导管的感染率<3%[1].PICC导管从肘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降低了颈部、胸部穿刺置管的严重并发症,PICC导管能保护血管,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不会影响患者肢体活动或限制患者的体位[2].同时可减少医务人员的意外伤害,但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点感染、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10.
<正>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到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 d~1年)。我院从2009年3月以来已开展了PICC置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肿瘤内科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1月~2009年12月186例PICC置管患者,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留置部位的选择、导管管腔的大小、导管留置时间和病原学的关系.结果 186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14例,败血症2例.肿瘤内科患者PICC感染与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型号、导管留置时间等有关.结论 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合适大小的PICC管,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患者穿刺点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352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的穿刺点或分泌物取样做细菌培养,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352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发生穿刺点感染25例,感染率为7.10%,感染与一次穿刺成功、年龄、留置时间,贴膜更换间隔周期有显著相关性;检出病原菌共21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1.43%,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占23.81%.结论 PICC导管留置患者穿刺点感染与一次穿刺成功、年龄、留置时间、贴膜更换间隔周期密切相关,应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降低PICC导管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周围静脉导入导管且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避免了患者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等优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在肿瘤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  相似文献   

14.
张爱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307-5308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的78例患者中,一次成功者75例,留置时间48-180天,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1例。结论 PICC导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提供了一个长期、安全途径,对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深入人心,医院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开展,新的抗肿瘤药物大量用于临床,需要静脉给药的患者越来越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目前已在住院肿瘤患者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1-2].PICC经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适用于需要中长期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操作简单、直观,无严重并发症[3].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治疗间歇期每7d维护1次[3].我院于2006年开始引进PICC技术,目前已在临床多个科室普遍应用,但化疗间歇期带管出院的患者需回原住院病区进行导管维护,既影响病房的正常工作,不利于病房管理,又存在缴费困难的问题.为此我院于2010年1月建立了PICC导管护理门诊,并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总结了PICC门诊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16.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少、舒适度高等优点,在临床得以广泛推广。随着PICC使用的日益增多,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护理人员非常关注的课题^[1]。文献报道,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2.3%^[2]。PICC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穿刺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9例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方法对9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上腔静脉入口处鸟嘴样狭窄1例,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3例,双上肢烧伤1例,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上肢外周血管细小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例。结果9例患者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配合适切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化学治疗患者延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间留置PICC的826例患者的留置时间、拔管原因、维护方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7天-34个月,其中留置时间达1年以上者112例(13.6%);拔管主要原因是治疗结束及死亡,占95.4%;因导管相关性感染拔管者12例,仅占2.5%。结论因治疗方案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在经过PICC资格培训的护理人员的维护下,能够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延长至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中心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的治疗[1],护士即可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经济实用,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自1997年引入我国并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在于: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视下护士置管,容易定位,PICC导管一次置入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缝针,麻醉也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用安全,导管维护简单,能在静脉内留置4周至1年以上;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保护了病人的外周血管;同时也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比中心静脉导管危险性低,并且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导管堵塞、脱管、静脉炎、局部渗血、水肿、感染、导管破裂等,针对以上常见并发症,现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方法对9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上腔静脉入口处鸟嘴样狭窄1例,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3例,双上肢烧伤1例,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上肢外周血管细小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例。结果9例患者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配合适切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