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医及西医在宫颈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采用药物治疗的240例宫颈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疾病类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2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进行治疗。治疗后就各疾病和总体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宫颈糜烂有效率为92.9%(39/42),慢性宫颈炎有效率为94.9%(56/59),宫颈癌有效率为89.5%(17/19),总有效率为93.3%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复发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各疾病及总体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的药物治疗中中医药较西医药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火热炽盛型口腔炎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6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凉膈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束后疗效、平均起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凉膈散联合西药治疗火热炽盛型口腔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图像引导放疗(IG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图像引导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黄胶囊治疗,观察2组放疗结束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为6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图像引导放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2年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观察组采用四妙消痹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年间治疗的1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及安全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75.4%,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发应,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同期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序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同期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35.48%与对照组的12.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8个月生存率(67.74%VS 35.48%)、复发率(9.68%VS 32.26%)、远处转移率(25.81%VS 48.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同期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明确,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且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扁平疣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外涂酞丁安乳膏,同时给予转移因子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以5-氟尿嘧啶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机体免疫力改善情况、疾病复发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95%、95.24%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D_4~+、CD_4~+/CD_8~+明显升高(P<0.05),CD_8~+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0%(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效果明确,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62-1264
目的:研究银杏叶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接收的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口服,2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胶囊口服,2粒/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自由基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9%VS 67.57%,χ2=5.103,P=0.023),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8.92%VS 13.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23)。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无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降低;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采用化疗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直肠癌术后的效果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膏方调理肝癌射波刀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射波刀治疗;治疗组30例,予射波刀联合中医膏方治疗。2组治疗期间均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并随访1年比较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3%,2组近期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80.0%,对照组1年生存率50.0%,治疗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膏方调理射波刀治疗术后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射波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对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使用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54例加用排石止痛汤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结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4.81%、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87.03%、6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结石平均横径为(0.60±0.36)cm,平均长径为(0.64±0.38)c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排石止痛汤联合间苯三酚对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缩短止痛时间,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利多卡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周,评价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心率、QTc周期以及QTd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心率与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QTc周期以及QT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64例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而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UMA、SCr、CCr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芪降糖片与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8—2012年辽宁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进行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明确扶正祛邪法对ARDS患者的作用。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按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按照事先由随机数确定的随机分组方法,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呼吸机支持,西药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入组后即开始予中药治疗。并对病死率、脱机率和ARDS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30天病死率及脱机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死率减少、脱机率增加、并能明显较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RDS评分、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均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评分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和指数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对比,治疗后氧和指数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扶正祛邪法中药治疗ARDS较单纯西医治疗可以明显增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牵引加口服眩晕宁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颈活动度、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变化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6.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痊愈24例,占47.06%,对照组2周内痊愈7例,占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左右侧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的14.71%。结论: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在减轻眩晕和颈部胀痛不适症状、改善头颈活动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牵引疗法;特别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素娟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63-2364
目的:对胃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应用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86例胃部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三联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和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3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显著提高(P<0.05),故观察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HP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HP感染患者联合应用中药及三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宣肺止喘汤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常规处理,以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抗过敏药及祛痰剂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宣肺止喘汤(炙麻黄、杏仁、生石膏、连翘、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炒葶苈子、炒苏子、炒莱菔子、地龙、浙贝母、神曲、焦山楂、生甘草)随证加减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咳嗽、憋喘、发热)、体征(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记录患儿治疗后24 h、48 h和72 h的CS评分。于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记录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2.50%、45.00%,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7.50%,复发率分别为7.69%、18.4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48 h和72 h的C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宣肺止喘汤联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缩短疗程,降低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体征总积分等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3月—2013年6我院收治的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试验组采用中医疗法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仅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的差异,同时评价其膝关节功能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91.7%,高于对照组63.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疗法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秦海红  于越 《河南中医》2014,(11):2178-2180
目的:观察蒙药巴特日七味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口服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特日七味丸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银屑病面积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的PASI评分为(11.63±3.28)分,治疗3个月后的PASI评分为(5.26±1.5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的PASI评分(均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治愈率为48.65%,有效率为85.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14.8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特日七味丸可提高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