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8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给予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口服 ,对照组给雷尼替丁和胃复安口服 ,观察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胃黏膜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胃黏膜炎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联合思密达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加疏肝和胃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体征(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0.7%、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思密达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单用西药思密达治疗疗效好,能明显缓解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症状(上腹疼痛、恶心、腹胀和呕吐胆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1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69例)于其基础上服用疏肝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泛酸、嗳气、胆汁呕吐及胃灼烧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汁反流次数、反流5min次数均比对照组少,且最长反流时间比对照组短,复发率比对照组的13.56%低(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多潘立酮联合疏肝和胃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胃炎症状,减少胆汁反流,预防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法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暖气反酸、食欲不振等主要症状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及疾病疗效、胆汁反流疗效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疗效的总有效率,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暖气反酸、食欲不振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疗效、胆汁反流疗效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0.57%vs 73.58%,96.24%vs 83.02%,94.34%vs 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3.77%显著低于对照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胆汁反流,改善患者胃黏膜损伤,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降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2019年11月—2020年6月入院的45例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1月入院的45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片、多潘立酮片等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降逆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各项典型症状(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腹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嗳气、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疏肝降逆汤进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病症改善、病情复发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莫沙必利、雷尼替丁、威地美治疗,1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服利胆和胃降逆汤组总有效率为92.86%,服西药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反流程度与胃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肝降逆汤",对照组给予"吗叮啉,达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口服和胃降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硫糖铝和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83.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胃降逆汤治疗胆计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本病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以疏肝和胃降逆法组方的中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临床控制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5.8%和93.7%;对照组分别为27.8%和7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以疏肝和胃降逆法组方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王常绮主任医师自拟疏肝降逆和胃方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疏肝降逆和胃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性治疗4个疗程,每疗程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疏肝降逆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较西药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胆和胃降逆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 Med电子数据库所有关于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 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1249例患者,试验组总有效率[RR=1.24,95%CI(1.18,1.31),P<0.01]、胃镜下有效率[RR=1.14,95%CI(1.05,1.23),P<0.01]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38,95%CI(0.25,0.56),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总有效率、胃镜下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来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动态随机Taves最小化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口服疏肝和胃降逆汤,每天1剂;对照组34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EE分级和复发情况评价。结果:疏肝和胃降逆汤在改善临床综合症状和胃镜下黏膜损害方面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用药的疗效相似,但对于胸痛和嗳气症状的缓解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其有效率为84.2%和91.7%,分别与对照组的47.1%和65.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远期(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GERD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降逆、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通腑降逆、疏肝利胆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统计并对比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腑降逆、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方疏肝和胃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药兰索拉唑(15mg,po,qd)及莫沙比利分散片(5mg,po,r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清降方口服,1剂/d,2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中白介素8(IL-8)水平。结论:疏肝和胃清降方能明显降低白介素8(IL-8)水平,对不同病情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皮疹,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分别予疏肝和胃方和奥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P〈0.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疏肝和胃方能够有效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疏肝降逆和胃方改善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量的变化与NERD患者焦虑等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NERD患者分为中药组37例和西药组35例,中药组予疏肝降逆和胃方治疗,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焦虑、抑郁的得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GF、P物质(S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GF表达量与焦虑等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烧心、反酸、腹胀、嗳气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善太息、胸胁胀满方面,中药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纳差症状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中药组的烧心、反酸、嗳气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在腹胀方面,两组疗效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的68.6%(χ2=10.68,P<0.05)。中药组在改善焦虑抑郁评分中优于西药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血清NGF、S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两组治疗前后的NGF水平与善太息,焦虑评分成正相关(P<0.05),与胸胁胀满、抑郁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疏肝降逆和胃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NERD患者血清NGF的表达量与其焦虑状态成正相关。其发挥疗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了血清NGF、SP的水平,从而改善了NERD食管内脏高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