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据2001年全国性高血压病抽样调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3.49%,其中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40.4%。高血压病已经极大地威胁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1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1.1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情绪季节,体位和情绪的变化血压易出现明显的波动。1.2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测量患者平卧10min血压和站立3min后血压,改变体位后收缩压变化>20mmHg,或舒张压变化>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症状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约1/3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的高血压,一般无症状或有轻微头晕.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患病率达50%,其特点是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大,即波动范围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而"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现象"、"舒张压不高没事"等认识误区也阻碍了血压治疗达标.  相似文献   

3.
董飞侠 《养生月刊》2012,33(10):865
动态血压检测是动态无创血压监护,使用柯氏音法和示波振荡法测量人体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测量血压的同时,也测量心率.动态血压监测不仅真实反映了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揭示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有诸多优点,有助于筛选临界高血压及轻度高血压,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预示靶器官损害程度,还能更好地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指导合理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外周肱动脉压随着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728名高血压患者,测量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和外周肱动脉压,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对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肱动脉收缩压高于中心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要低于中心动脉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肱动脉及中心动脉脉压随着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女性两者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中心动脉压和外周肱动脉压有显著差异性。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脉压与年龄、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坤  屈箫箫 《陕西中医》2014,(11):1567-1568
<正>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性疾病。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未患高血压的老年人收缩压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大多随年龄增长不断增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开始下降。老年人中单纯收缩期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于80岁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波动规律.方法:270例高血压患者,以60、80岁为界分组,记录24hABP.结果:老老年组的平均收缩压与夜/昼血压比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而平均舒张压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5),其脉压与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老老年组和老年组血压波动曲线均为双峰双谷的非杓型而中青年组类似杓型.结论:80岁以上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变异性增大、脉压增大.  相似文献   

7.
年龄大于60岁人群中,血压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及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近年来研究证实收缩压增高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羚羊角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单纯收缩期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苯那普利基础上服用羚羊角胶囊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服羚羊角胶囊4个月后24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脉压缩小(P0.05)、左心室质量在加服羚羊角胶囊后明显下降(P0.05),24h收缩压和舒张压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羚羊角胶囊更有助于平稳、持续安全降压,缩小脉压,更好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9.
<正>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中,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1])。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加,我国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正确测量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升高,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血压波动较大,一般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1]。本研究是关于我院采用天麻钩藤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本病效果的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12月收入院确诊为老年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坐位与卧位体位变化对血压测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柯氏音听诊法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先坐位后卧位两种体位血压测量,对测量结果先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然后进行性别、年龄统计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组卧位血压测量值显著高于坐位(P〈0.05),并且卧位舒张压增高女性比男性明显(P〈0.05),60-70岁的老人卧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卧位比坐位的血压值高,且存在性别、年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均口服海捷亚(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每天晨服1次,共4周,对照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用该药期间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特点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血压波动大,合并症多。口服海捷亚1周起,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P<0.05),至第4周降压幅度最显著(P<0.01),对比辛伐他汀药物效果发生更加快,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较为复杂,海捷亚能快速、平稳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ABPM)参数与脑卒中筛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0例,分为脑卒中组(74例)与非脑卒中组(96例),同时选择对照组(汉族人群脑卒中患者82例),比较各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等ABPM参数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蒙古族人群脑卒中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与非脑卒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平均动脉压与非脑卒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蒙古族人群脑卒中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汉族人群脑卒中组。结论: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2008年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治疗专家共识[1],老年高血压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纯收缩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予以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予以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两组患者血压与脉压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降至正常范围所用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治疗组始终小于对照组,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测量两组患者脉压水平,治疗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脉压,同时对舒张压影响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菡 《中医药研究》2011,(6):752-753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 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及舒张压〈60 mmHg的发生率.结果 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0.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舒张压〈60 mmHg的发生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状态下有舒张压过低、脉压大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梅林 《家庭中医药》2004,11(8):25-25
我们常说的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侧壁的压力。血压分为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称为“脉压差”。例如,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脉压差则为40毫米汞柱。通常,人们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注意血压的高低,很少关心脉压差的大小,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静息心率(RHR)增快在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意义已越来越受重视。笔者通过对2 039例健康体检者血压及RHR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RHR的变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 615例,女424例,均无高血压、糖尿病、贫血、感染及心、脑、肺、肾、甲状腺等疾病。各种心律失常及心率<50次/min或>100次/min者因不能排除潜在的其他影响因素而予以剔除。1·2方法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血压测定方法,采用常规袖套式血压计测量右肱动脉压,收缩压120~139mmHg或/和舒张压80~89 mmHg为正常血压高值,<120/80 mmHg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65岁以上的老年患病者约占高血压病人的35%。老年人血压增高的特点是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舒张压往往不高或相对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可逐渐升高,而脉压差增大,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动态血压参数与静息心率(RHR)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37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量指数(MBI)、空腹血糖(FBG)、血脂的测量,同时行心电图、动态血压的检查。按RHR水平分为4组。RHR1组94例,RHR≤65次/min;RHR2纽90例,65次/min〈RHR≤75次/min;RHR3纽107例,75次/min〈RHR≤85次/min;RHR4组79例,RHR〉85次/min。此外,依据高血压合并不同代谢异常分为:单纯高血压为1组,高血压合并BMI、FBG、血脂三者中一项异常者为2组,高血压合并三者中的两项或以上异常者为3组。结果RHR增高的同时,BMI、FBG、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也升高。(P〈0.05或P〈0.01),且MBI、FBG、血脂三者的异常与高血压的聚集性也增加(P〈0.05);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脉压(24hPP)、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仅在RHR4与RHR1、RHR2、RHR3及RHR3与RHR1中升高明显(P〈0.05)。结论RHR的增加的同时,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程度与比例均增加,同时血压也呈进行性增加,故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重心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