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快速恢复肩关节良好的活动功能。但人工肱骨头置换过程中如何重建和恢复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其关键技术值得探讨。目的: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技术关键。方法:选择1999-06/2009-01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关节外科施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的1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男4例,女9例,年龄在69.2(63~78)岁。术中准确复位固定大小结节,假体植入得当,修复肩袖损伤,术后进行康复训练,采用Neer评分标准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随访51(9~112)个月,Neer评分标准显示,优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5%;X射线片示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或断柄,患者均能完成日常活动,10例主观非常满意,主观满意度为77%。在熟悉肩关节解剖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遵循肱骨头置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置换后落实必不可少的康复训练过程,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快速恢复肩关节良好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修复方法临床尚存在争议。目的:对比人工半肩关节置换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22例,12例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10例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后随访,随访期内复查X射线片,并通过Neer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人工半肩关节置换组未见假体松动及肱骨头缺血坏死,Neer评分(81±5)分;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内固定松动4例,肱骨头缺血坏死3例,Neer评分(69±5)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修复过程中,人工半肩关节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低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出血量前者高于后者,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均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有效的修复手段,但人工半肩关节置换可更早的进行功能锻炼,肩关节恢复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12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64.8岁,1例为三部分骨折,1例为肱骨头劈裂性骨折,10例为四部分骨折,其中3例伴肩关节脱位,手术全部采用可调节式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1月,Constant评分平均为78.6分(46~92分)。随访发现肱骨大结节上移、肩关节下方不稳定和异位骨化各1例。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精细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39例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24例,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术后肩关节功能和术后疼痛程度等进行随访对比观察。 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 12~32 个月,平均 24 个月,Neer 评分: 优 15 例,良 18例,可 5 例,差1例,优良率 84.6%。 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满意,术中假体的正确植入、肩袖的有效修复、大小结节的正确重建以及个体化的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是确保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和适应症选择。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对52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结果,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疼痛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上举(130.4±20.4)°,外旋(35.8±14.2)°,内旋达T9水平。ASES评分平均为(83.4±11.9)分,VAS疼痛评分平均为(1.5±0.9)分,总体优良率为80.3%。48例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4例术后出现肩关节假体上移,1例上举轻度受限,4例出现大、小结节吸收。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指征和掌握操作技术,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NeerⅢ型、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是较难处理的骨折类型,一直争议较多。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头置换治疗与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4-06/2006-08收治的2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应用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以文献检索的锁定钢板治疗方法及常规内固定方法,选折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研究作为对照。按Neer评分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26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为11~36个月,平均24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11例,满意13例,不满意2例。与文献报道采用锁定钢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疗效优于常规内固定组P0.05)。并发症:肱骨头置换组疼痛2例;锁定钢板组肱骨头坏死6例,疼痛3例;常规手术组感染1例,肩峰撞击4例,肱骨头坏死6例,疼痛6例。结果提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半肩或全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在迅速消除患者疼痛、有效恢复关节功能等方面临床疗效较好。 目的:分析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12例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按Neer分型:其中,三部分骨折2例,四部分骨折10例。以X射线观察、Neer评分标准对半肩关节置换后肩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与结论:12例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6-48个月)。Neer评分: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随访期X射线显示内假体位置良好,无关节周围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脱位和松动等并发症。说明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半肩关节置换中须注意肩袖的有效修复和大、小结节的正确重建,结合置换后早期、规范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NeerⅢ、Ⅳ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4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来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12~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101±13)分钟,术中出血量(237.9±32.4)mL,Neer评分(82.5±3.2),Constant-Murley评分(71.7±5.0);置换组手术时间(98±11)分钟,术中出血量(246.0±39.8)mL,Neer评分(82.9±4.5),Constant-Murley评分(73.5±5.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1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肱骨头置换组有2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通过三角巾悬吊后关节脱位均得到纠正。有1例四部分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肱骨头坏死,改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相似,对不可修复的肱骨近端骨折宜行肱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 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导致内固定松动而致内固定失败。而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是预防螺钉松动的有效办法,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肱骨近端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是通过空心螺钉通道将骨水泥注入肱骨头松质骨中,使螺钉及骨质有良好的整合作用、防止螺钉松动,同时对疏松的骨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肱骨头塌陷。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大结节基底部以上部位的骨折,包括外科颈;Neer 和Codman 将肱骨近端分成4个基本解剖结构: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肱骨头,大小结节间的结节间沟是肱骨近端骨折复位的标志性结构。约87%的患者骨折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可能和骨质疏松相关。肱骨近端骨折是目前第三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 背景:为解决骨质疏松骨折行内固定可能出现的螺钉切出、松动、把持力不足等并发症,目前一种新的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PHILOS锁定钢板被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但国内应用该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鲜见报道。 目的:比较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68-88岁,其中10例行骨折切开复位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另12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进行肩关节目测类比评分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等。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试验获得贵州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02)号。 结果与结论:①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0±1.6)个月;②两组术中未出现骨水泥毒性反应、栓塞等并发症;内固定组术后1例出现肩关节僵硬,两组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异位性骨化、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未出现螺钉拔出及切割等不良反应;③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肱骨头置换组(P < 0.05);④两组术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肩关节Constant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新型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获得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相近的临床疗效,是部分可能需行肩关节置换患者选择内固定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补充。 ORCID: 0000-0002-8139-1175(佘荣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采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32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3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4岁(35~7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8例,四部分骨折14例。都为新鲜骨折。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6~24月(平均约14个月)随访,23例无肩痛,7例偶有轻微肩痛,2例有中度肩痛。Constant-Murley评分81.8分(56~97分)。24例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大小结节重建的质量、患者年龄、手术技巧等可以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假体安装中相关解剖因素及臂丛、旋肱后动脉的解剖特点和意义。 方法 对1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中保护好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并选用适当的假体后倾角、高度、肱骨头的直径正确安装假体。患者平均年龄63.5岁。术后随访并进行Constant评分。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2个月,Constant评分平均为80.5分(61~89分)。 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掌握相关临床解剖结构特点,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背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钢板,可以改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8-81岁,平均56.4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2例。内固定治疗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另外,检索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临床病例疗效与检索文献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均得到13-49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临床愈合时间为8-16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其中优1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但也可发生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内固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肱骨头血运,复位肱骨颈内侧骨折块并牢固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固定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36例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9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0例。均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者术后获12~28m(平均18.8m)随访。按照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3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1%。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固定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越来越多的粉碎、移位严重而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需要行人工肱骨头置换,但此类患者肩袖的重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置换过程中往往需要良好的肩袖重建。 目的:探讨胸骨针在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肩袖重建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34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时使用胸骨针修复肩袖,年龄67-78岁。人工肱骨头置换时未过分剥离骨折块与肩袖组织,保留肩袖组织与骨块相连,将胸骨针沿着肩袖大小结节表面肌腱-骨结合部环形缝合备用,可用多根,假体置入后,将肱骨大、小结节及碎骨块解剖复位,收紧胸骨针,大小结节及肩袖附着的碎骨块均原位贴在人工肱骨头下方。术中应尽可能将残余的肩袖和肌肉组织损伤进行缝合修复,并要注意缝合后的动力平衡。采用Neer标准对人工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24例优,10例良,2例可;无关节脱位、半脱位等关节不稳情况,未见感染、神经损伤及假体松动病例。提示人工肱骨头置换过程中使用胸骨针进行肩袖修复及大小结节固定能使肩袖和大小结节接近解剖位置,并且比常规的涤纶线强度高,固定牢靠,能满足人工肱骨头置换后康复训练的需要,对肩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住院期间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6例中31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术后均I期愈合,按Neer肩关节评价标准,优及满意率为93.5%。结论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are common injuries. Knowledge of local anatomy is paramount i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injuri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humeral head vascularity, fracture patterns, bone quality, and overall geometry have direct implications for nonoperative treatment, internal fixation, and hemiarthroplasty. The ascending branch of the anterior circumflex artery perfuses most of the humeral head. When fractured, the greater tuberosity tends to displace posterosuperiorly, the lesser tuberosity and the shaft displace medially, and the head may be pulled by the attached tuberosity, impacted into valgus, or in more severe cases dislocated, impacted, or divided. Internal fixation of two-part, three-part, and selected four-part fractures may be compromised by local osteopenia; knowledg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strongest bone in the proximal humerus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fixed-angle devices and occasionally bone graft or substitutes has improved the outcome of osteosynthesis. When the humeral head cannot be preserved, successful hemiarthroplasty requires tuberosity union and anatomic restoration of the overall geometr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terms of height, retroversion, and head-tuberosity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技术遵循了弹性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适用于年轻人高能量粉碎性骨折及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 目的:观察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硫酸钙人工骨(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6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Neer分类标准进行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以肩部X射线片、CT及放射吸收法指骨骨密度检测,于伤后5~10 d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OsteoSet颗粒植骨治疗。 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治疗前采用放射吸收法测量骨量减少占4%(1例)、骨质疏松占96%(25例)。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内固定及植骨后Neer评分,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4%,三、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66%。所有患者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骨折愈合时间为2.5~7个月。结果提示:①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②放射吸收法指骨骨密度检测利于骨折患者术前骨质疏松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背景: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髓内钉、三叶草钢板等置入内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欠佳,常出现螺钉固定不牢或松动等现象,影响肱骨头血运与肩关节外展功能。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均骨性愈合,根据Neer疗效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治疗后X射线显示所有肱骨近端骨折及肩关节脱位均获得了满意复位。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结合Osteoset人工骨植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