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p5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连接的碱性磷酸酶及底物色素混合液(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肝细胞癌组织(H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Bx、AR及p5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CC和癌旁组织中HBx、AR及p53的表达率分别为63.8%(37/58)、58.6%(34/58)及62.0%(36/58)和20.9%(12/58)、27.6%(16/58)及8.6%(5/5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和HBx阴性的HCC组织中AR及p53的表达率分别为72.3%(27/37)、83.8(31/37)和33.3%(7/21)、23.8%(5/21),在HCC组织中HBx表达与AR及p53表达正相关(r=0.4532及r=0.4754,P〈0.05)。HBx染色的阳性率与AFP水平和分化程度相关;AR染色的阳性率与性别及肿瘤直径相关;p53染色的阳性率与TNM分期相关。结论在HCC组织中HBx蛋白可上调AR及p53的表达,HBx-AR信号传导途径及p53基因突变可能促进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江  杨柳明  赵延龙  崔彬  王丽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32-33,35,16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雄激素受体(A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肝细胞癌组织(HCC)及相应癌旁组织中HBx、A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和癌旁组织中HBx及AR的表达率为63.8%(37/58)、58.6%(34/58)和20.9%(12/58)、27.6%(1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和HBx阴性的HCC组织中AR的表达率分别为72.3%(27/37)和33.3%(7/21),在HCC组织中HBx表达与AR表达正相关(r=0.4532,P〈0.05)。HBx染色的阳性率与AFP水平和Edmondson分级相关;AR染色的阳性率与性别及肿瘤直径相关。结论在HCC组织中HBx蛋白可上调AR的表达,HBx—AR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促进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p5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海荣  李宏  田凤丽  马麦生 《医学综述》2007,13(20):1563-1565
原发性肝细胞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HBx作为一种反式激活因子,其主要通过反式激活作用影响信号转导,抑制细胞DNA修复,影响细胞凋亡等导致肝癌发生;而p53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当发生突变时,突变型p53基因就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HBx和p53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对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及p53、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阿霉素(2.5 μg/ml)分别处理HepG2及稳定表达GFP、GFP-HBx融合蛋白的细胞系HepG2/GFP、HepG2/GFP-HBx,处理后不同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p53、PTEN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PTEN蛋白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阿霉素处理后36h,HepG2/GFP-HBx细胞凋亡率为3.94%,明显低于HepG2(59.03%)、HepG2/GFP细胞(61.38%)(P<0.001),而与未处理对照组细胞(2.12%、2.78%、2.55%)无显著差别(P>0.05).RT-PCR分析显示HepG2/GFP-HBx细胞PTEN mRNA水平低于HepG2及HepG2/GFP细胞,而p53 mRNA水平无明显差别.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HepG2/GFP-HBx细胞PTEN蛋白明显低于HepG2及HepG2/GFP细胞,而p53蛋白无明显差别.结论 HBVX蛋白能够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及PTEN表达.HBVX蛋白对其细胞凋亡的抑制可能与其对p53-PTEN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在HepG2肝癌细胞中的转染及对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HBV 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X,用脂质体转染方法瞬时转染HepG2细胞,以转染空载体pcDNA3的HepG2细胞及未转染质粒的HepG2为对照,抽提RNA,进行RT-PCR,检测HBV X基因的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三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RT-PCR及DNA测序均检测出HBV X特异性片段,pcDNA3-X转染HepG2细胞后,RT-PCR扩增出HBV X片段,空质粒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转染HBx的细胞Fas与FasL mRNA相对表达量较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质粒组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HBV 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X,转染入HepG2肝癌细胞,并在该细胞中表达.HBx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能上调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法研究HBVX蛋白与hDaxx蛋白的相互作用,为探讨HBVX蛋白的致癌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pGBKT7-hDaxx和pGADT7-HBX重组质粒,分四组转化酵母AHl09,A组为pGADT7和pGBKT7,B组为pGBKT7-hDaxx和pGADT7-HBX,C组为pGADT7-T和pG-BKT7-Lam,D组为pGADT7-T和pGBKT7-p53。将转化菌落接种于SD/-Tip-ku(二缺)固体平板,长出克隆后再接种于SD/-Tip-Leu-His(三缺)和SD/-Tip-Leu-His-Ade(四缺)平板,30℃培养36~72h。裂解酵母菌,提取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hDaxx和X蛋白在酵母中的表达。结果仅有共转化pGBKT7-hDaxx和pGADT7-HBx的AHl09可以在三缺及四缺平板上生长。Western blot检测到hDaxx和X蛋白均能在酵母中表达。结论HBV X蛋白与hDaxx能在酵母细胞内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方法:从乙肝病人血清中提取HBV DNA;以带有EcoRI和Hind〖KG-*3〗Ⅲ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方法扩增X基因;而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上,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以IPTG诱导X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扩增显示有类似HBV X基因片断大小的条带;构建的原核表达重组体PMAL-C2X-HBV-X经酶切有相应大小的的基因插入片断,序列分析证实为正确的有完整读码框的X基因;这一重组体在IPTG诱导下有相应大小的X融合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BV X基因原核表达重组体pMAL-C2X-HBV X;在IPTG的诱导下,该重组体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X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纯化HBV X蛋白和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173-17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CC)组织中人异黏蛋白(MTDH)、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保存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标本58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DH、CEACAM1、HBx表达,并分析三者与乙型肝炎相关性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DH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7%(36/58)、30.43%(7/23),HCC组织中MTDH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EACA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0%(25/58)、69.57%(16/23),HCC组织中CEACAM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1%(46/58)、43.48%(10/23),HCC组织中HBx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MTDH和CEACAM1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直径、TNM分期、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HBx在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相关性(P>0.05),但与TNM分期、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MTDH表达与CEACAM1、HBx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169、0.124,P>0.05),CEACAM1与HBx表达呈负相关(r=-0.316,P<0.05)。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中MTDH和HBx表达上调,CEACAM1表达下调;MTDH、CEACAM1和HBx表达与乙型肝炎相关性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豆黄酮对肝癌SMMC7721细胞糖代谢和癌干细胞CD13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并用大豆黄酮处理。MTT法测定细胞的成活率,用试剂盒法测定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己糖激酶活性,并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癌干细胞CD133蛋白的水平。结果大豆黄酮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可降低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己糖激酶活性和癌干细胞CD133蛋白的水平。结论大豆黄酮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降低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己糖激酶活性和癌干细胞CD133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32 1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HBe Ab(+/ - )、HBc Ab阳性 2 10例为小三阳组 ,HBs Ag、HBe Ag、HBc Ab均阳性 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d~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检测。结果 :两组乳汁中 HBs Ag、HBe Ag、HBc Ab、HBV- 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产妇初乳中 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 )不宜哺乳 ,初乳中单纯 HBs Ag阳性、而 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以RNA为中间体的反转录复制病毒,由于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这使其突变率明显高于一般的DNA病毒,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进展,不断有新的HBV基因型和亚型被发现。对和疾病进程、治疗相关的HBV基因型和X基因变异进行研究,有助于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在控制HBV感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VX蛋白(HBx)与GFP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以进一步研究HBx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法从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中扩增HBVX基因片段,PCR产物经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的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DH5α,采用上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GFP-HBx;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C1质粒、pGFP-HBx重组质粒DNA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G418选择抗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挑取表达GFP的抗性克隆扩大培养、传代。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HBVX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GFP-HBVX重组表达载体pGFP-HBx;将pEGFP-C1、pGFP-HBx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经G418筛选15d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将带绿色荧光的抗性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并经传代70次,细胞仍表达强的荧光蛋白。RT-PCR检测表明转染pGFP-HBx重组体的HepG2/GFP-HBx细胞有HBVX转录、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GFP.HBVX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GrP-HBx;获得了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这为进一步研究FIBx的生物学功能以及HBx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0例,比较乙肝病毒感染的NSCLC和非乙肝病毒感染的NSCLC两组肝转移的发生率.结果乙肝病毒感染组同时、异时肝转移发生率为分别为13.2%和5.9%,非乙肝病毒感染组同时、异时肝转移发生率为21.6%和9.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的NSCLC肝转移发生率比非乙肝病毒感染组低,前者很少发生肝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表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根据HBeAg的表达分为阴性组30例,阳性组35例。比较两组CD3、CD4、CD、CD4CD25百分率。结果 HBeAg阳性组CD8(31.2±5.6)%、CD4CD25(31.8±5.5)%高于阴性组高于阴性组CD8(27.6±5.3)%、CD4CD25(28.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95、2.5293,P=0.0078、0.0114)。结论不同HBeAg表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BeAg表达阳性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基因(hepatitis B virus,HBX)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X转人人肝癌细胞HepG2中,建立表达HBX的HepG2/HBX细胞模型;以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pcDNA3.1细胞为对照,于转染后24、48、72、96 h收集细胞标本,行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细胞凋亡率变化情况,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癌细胞内HBX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以及JNK、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情况.结果 转染24 h后HepG2/HBX细胞中即检测出HBX表达,且其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P<0.05);对照组细胞中各时间点均无HBX的表达.转染后各时间点,HepG2/HBX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Fas、FasL表达量和JNK、c-Jan蛋白磷酸化水平亦均增高(P<0.05);且HBX mRNA表达量与细胞凋亡率、Fas和FasL表达量以及JNK、c-Jun的磷酸化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x可通过上调JNK、c-Jun蛋白磷酸化水平而促进FasL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中CD133的表达,分析CD133表达与患者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T分期?N分期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77例NSCLC患者到随访结束时死亡率72.73%(56/77),术后生存时间1~84(s=19)月?3年生存率为32.47%(25/77);无淋巴结结转移组N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 < 0.05)?CD133阳性表达率51.9%(40/77);CD13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246,P < 0.05),与患者手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 < 0.05)?COX多因素分析仅癌肿病理类型和CD133蛋白表达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结论】 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HBV X蛋白表达对转染X基因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磷酸钙沉淀法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x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72 h后,Western-blot检测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磷酸钙沉淀法能有效的导入X基因且Western-blot能检测到X蛋白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X蛋白表达组细胞活力受抑制(P<0.01),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HBV感染及其相关慢性肝病中,X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凋亡,炎症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