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全膝关节置换术28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FA组,n=14)和持续静脉镇痛组(IA组,n=14)。记录患者术后5d疼痛程度和膝关节活动度及副作用。结果连续股神经阻滞(FA组)在术后疼痛和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副作用方面与静脉镇痛(I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可以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提供比静脉镇痛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于术毕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组);术后6、12、24及48 h采集引流管内引流液2 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E2(PGE2)浓度,记录术后6、12、24及48 h静息状态和术后24 h、48 h持续被动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并各时间点的吗啡消耗量以及持续被动运动(CPM)角度.结果:术后6、12、24和48 h的IL-6、IL-8、PGE2浓度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被动运动VAS疼痛评分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和48 h吗啡消耗量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M角度CFNB组大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NB可以减轻TKA后膝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闭孔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择期行单膝置换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闭孔神经阻滞组(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随后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闭孔神经后支与前支阻滞,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各7.5 mL.B组使用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各7.5 mL.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与注药后15 min阻滞侧大腿内收肌肌力,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态与动态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B组的3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12 h、24 h静态VAS评分分别为(2.5±0.5)分和(2.8±0.9)分,明显低于B组相应时间点的(2.8±0.5)分和(3.3±0.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2 h、24 h动态VAS评分分别为(3.1±0.8)分和(3.0±0.9)分,明显低于B组的(3.5±0.7)分和(3.7±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满意度A组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单纯连续股神经阻滞比较,连续股神经置管联合闭孔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对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不同镇痛方法进行前瞻性设计对比研究,64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前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CFNB组)32例和静脉镇痛组(CIA组)32例,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FNB组患者在术后6、12、24、36、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IA组(t=3.32、5.38、4.21、3.98、3.28,P均〈0.01)。CFN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IA组(15.63%螂37.50%,X2=3.92,P〈0.05)。CFNB组的下床锻炼时间和出院时间与CI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较静脉镇痛有更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F组于麻醉诱导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阻滞,单次给予0.5%罗哌卡因20mL,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于术后2、4、8、12、24和48h时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患者术后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均显著升高,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及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均显著减少(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可提高全身麻醉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Wang HJ  Zhang DZ  Li SZ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60-2362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镇痛(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126例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CIA组与CFNB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CIA组镇痛泵的配方为芬太尼30 μg/kg,背景输注2 ml/h.CFNB组,术毕连接镇痛泵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5ml/h.镇痛不足时由病房医生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或者口服西乐葆200mg.CFNB组在联合麻醉前经股神经鞘放置导管并推注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4、8、12、16、24、36、48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24、36、48 h被动功能锻炼时疼痛评分及副作用和满意度.结果 CFNB组的镇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功能锻炼时均比CIA组明显低(P<0.01).CIA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CFNB组.CFNB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为92.1%,而CIA组的满意度为20.6%.结论 CFNB可以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提供比CIA更为满意的镇痛效果,其将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多模式镇痛策略中一种安全、有效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和CFNB联合关节周围浸润镇痛(periarticular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PLIA)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CFNB组(n=50)和CFNB联合PLIA组(简称PLIA组,n=50),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在术后各时点记录静息及被动运动时患侧膝关节前、后部VAS评分。记录术后患者被动屈膝90°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72 h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结果: 术后静息时膝关节前部VAS评分在各时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膝关节后部VAS评分在术后4、8、12、24 h时PLIA组明显低于CFNB组(P<0.05)。被动运动时PLIA组膝关节前部VAS评分在术后24 h明显低于CFNB组(P<0.05),膝关节后部VAS评分在术后12、24 h明显低于CFNB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72 h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FNB组比较,PLIA组被动屈膝90°时间和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CFNB联合PLIA镇痛可以降低术后膝关节后部疼痛评分,减少被动运动疼痛,缩短被动屈膝90°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2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4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和观察组(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每组21例.2组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硬膜外穿刺成功推注2%利多卡因试验量测出平面后,经股神经鞘放置导管并固定好导管,术毕对照组采用0.2%罗哌卡因持续泵注6 ml/h;观察组采用盐酸氢吗啡酮2 mg +0.3%罗哌卡因持续泵注2 ml/h.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6、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和术后24、36、48 h功能锻炼时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功能锻炼时均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股神经穿刺点局部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可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单侧TK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CFB组(试验组)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对照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运动状态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同时间段吗啡消耗量及其相关不良反应、总体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及运动状态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试验组在各时间段吗啡用量及72h总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试验组在术后1、2、4h的股四头肌肌力显著弱于对照组(P值均<0.01)。试验组的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P<0.01)。试验组的总体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的CFB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叶伟光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3,35(8):664-66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刺激导管放置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20)、超声引导联合普通导管组(B组,n=20)和超声引导联合刺激导管组(C组,n=20).B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下置入普通导管,C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联合神经刺激仪置入刺激导管.记录患者术后4、8、12、24、48 h静息时、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整体满意度.结果 B组和C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在术后4h和8h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75%和95%,均显著高于A组的10%(P< 0.01),且C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刺激导管和超声双重定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单侧TKA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手术后,超声组行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对照组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持续镇痛2 d。在此期间,记录两组各时间段的静息及运动状态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对两组肌力评分、不良反应、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超声组1、2、4、12、48 h静息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4±1.9)分、(3.1±1.8)分、(4.7±1.8)分、(2.4±1.7)分、(2.8±1.9)分、(1.9±1.5)分,与对照组对应时间段(6.4±1.3)分、(6.2±1.1)分、(6.2±1.0)分、(6.1±1.2)分、(5.4±1.0)分、(3.5±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4、12、48 h超声组动态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3±1.6)分、(4.8±1.5)分、(4.4±1.3)分、(4.3±1.2)分、(4.6±1.8)分、(3.4±1.3)分,与对照组对应时间段(7.4±1.2)分、(7.5±1.3)分、(7.5±1.2)分、(7.3±1.1)分、(6.6±1.1)分、(5.5±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满意度为87.5%(21/24),对照组满意度为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2 d内,超声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3/24)和45.8%(11/24),超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TKA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较静脉自控镇痛好,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第1组(CFB)采用全麻加股神经阻滞,第2组(EPI)采用全麻加硬膜外置管。两组均术后当天注射一次,术后每天早晚8点各注射一次,持续72 h,每次注入0.33%罗哌卡因30 ml。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24、48、72 h静止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疼痛分值、镇痛满意度、副作用及患肢膝关节术前/术后的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直观可比较度(VAS)的分值、术后疼痛分值、镇痛满意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CFB组(P〈0.001),而恶心、呕吐、搔痒、头痛发生率高于CFB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时CFB组患者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均比EPI组高,但只有被动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都能充分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能够加大患膝近期的活动度。但连续股神经阻滞副作用少,更利于患膝关节术后的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从2013年4月一2016年1月,于该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麻醉,在全麻诱导后观察组行复合超声定位下股神经阻滞。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A)。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时(T3)和术毕拔管即刻(T4)的MAP和HR,术后2、4、8 h VAS评分以及PCA按压次数,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结果 T3、T4时观察组MAP值为(82.6±2.9)、(80.4±3.2)mmHg,HR值为(77.8±6.3)、(76.3±6.8)bm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4±3.6)、(87.1±3.5),(90.3±5.7)mmHg、(85.6±6.9)bmp。观察组患者术后2、4、8 hVAS评分和PCA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能有效减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药用量,循环更加稳定,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ASA分级Ⅰ~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根据术后采用的镇痛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CFNB组(治疗组),PCIA组(对照组),其中CFNB组30例,PCIA组30例.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患侧膝关节静息痛及运动痛VAS评分;术后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值)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术后7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的3个月HSS评分;术后出院时间.结果 术后CFNB组的静息痛及活动痛疼痛程度平均小于PCIA组;术后1、2、3、5、7 d,CFNB组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值)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大于PCIA组;术后7 d内不良反应的比率,PCIA组明显大于CFNB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CFNB组大于PCIA组;术后出院时间,CFNB组明显小于PC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PCIA镇痛,术后CFNB镇痛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减轻TKA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增加关节运动活动度,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关节锻炼利于功能康复,并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联合股神经阻滞,用于首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近期对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全膝关节置换术行股神经阻滞62例,根据股神经阻滞时是否使用丁丙诺啡分为A组(丁丙诺啡+罗哌卡因)和B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60、72h静息和活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3d的氨酚羟考酮使用量,术后7d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在12、24、36、48h低于B组(P<0.05),在60、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活动状态VAS评分在12、24、36、48、60、72h低于B组(P<0.05);术后氨酚羟考酮使用量在1、2d,以及总使用量A组小于B组(P<0.05).患者术后7d膝关节活动度A组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丁丙诺啡联合股神经阻滞可改善术后短期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有不同的影响。目前人工TKA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口服止痛药镇痛、静脉自控泵注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股神经连续阻滞镇痛及关节腔内注药镇痛等。结合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通过对比连续股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等术后镇痛效果,得出连续股神经阻滞已成为老年患者人工TKA术后镇痛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17.
Totalkneearthroplasty (TKA)isapromisingoperationonpatientswithseverekneediseases .Iftheoperatedjointcannotdoexerciseearlier ,thejointmayadheretocausedisability ,andsoastoTKA .Itiswellknownthatcontinuouspassivemo tion (CPM)canrelieveadhesionandpromotethera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佐辛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全膝关节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连续股神经组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评级、膝关节活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111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喉罩全麻,B组患者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监测指标、术后疼痛、舒适度、镇静、炎性指标、丙泊酚维持药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B组患者T2、T3与T4时期的SBP与MAP水平组间比较均低于A组,T3与T4时期的HR水平低于A组;术后24h与48h的VAS评分组间比较低于A组,BCS评分与RSS评分高于A组;12h、24h与48h的CRP水平低于A组;8h、2h、24h与48h的IL-6水平低于A组;丙泊酚维持药量低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各药物不良反应率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