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寻找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 :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 ,经股静脉穿刺 ,心导管测量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造影后 ,插入一定外径的球囊导管 ,以 4atm的压力在3~ 5s内充盈球囊 ,扩张肺动脉瓣至球囊腰状征消失。结果 :经球囊扩张后 ,病人的右心室压和肺动脉跨瓣压差均下降至正常 ,右心室造影显示肺动脉瓣狭窄征象消失。无并发症发生。随访 2~ 1 0个月 ,疗效进一步提高。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 ,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2.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PBPV)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PBPV 6例青少年肺动脉瓣狭窄进行分析。结果  6例治疗均获得成功 ,右室收缩压由术前 9 82kPa± 1 57kPa降为术后4 84kPa± 0 83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 2 58kPa± 0 85kPa升为术后 3 98kPa± 1 0 6kPa。右室肺动脉跨瓣压差由术前 6 82kPa± 1 53kPa降为术后 1 0 9kPa± 0 84kPa。并且术后体检杂音均明显减弱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PBPV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可作为先天性圆顶样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程贞丽  胡伟恩 《浙江医学》1993,15(5):282-283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目前已可取代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我院自1992年4月至9月应用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3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岁半、4岁和6岁。经听诊、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右室造影证实为先天性瓣膜型肺动脉瓣狭窄(CVPS)。(二)仪器设备除常规心导管设备外,采用美国产Owen′s气囊扩张导管,气囊长3cm,直径8mm及18mm,配以2.8m长的交换导丝、经皮穿刺针和套管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合并先天性肺动脉瓣下狭窄(轻度)和肺动脉瓣上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10年经临床、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肺动脉瓣狭窄合并瓣下狭窄(轻度)和瓣上狭窄共45例。行瓣膜扩张术前先确定瓣环大小、瓣口面积、跨肺动脉瓣压差。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直径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右心室的跨瓣压差(△P),观察比较PBPV术后肺动脉瓣的开放、心电图及肺动脉瓣、三尖瓣的返流情况。结果:45例肺动脉瓣狭窄合并肺动脉瓣下狭窄(轻度)或瓣上狭窄患儿中,42例扩张成功,成功率为93.333%。在肺动脉瓣狭窄合并肺动脉瓣下狭窄(轻度)病例组及肺动脉瓣狭窄合并肺动脉瓣上狭窄病例组中,术前、术后跨肺动脉瓣压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动脉瓣狭窄合并瓣下狭窄(轻度)或瓣上狭窄病例组中,对于瓣环发育良好和轻中度肺动脉瓣环发育不良的患儿,术前、术后跨肺动脉瓣压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右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小于3.810 m/s时,PBPV术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合并肺动脉瓣下(轻度)狭窄有效方法。对于肺动脉瓣狭窄合并肺动脉瓣上狭窄的患儿(肺动脉瓣上狭窄内径大于5 mm),PBPV术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肺动脉瓣狭窄合并瓣下狭窄(轻度)或瓣上狭窄病例组中,对于瓣环发育良好和轻中度肺动脉瓣环发育不良的患儿,PBPV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病人,经临床、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诊断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扩张前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直径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跨瓣压差,观察PBPV后,肺动脉瓣的开放,射流,跨瓣压差,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用球囊扩张成功,跨瓣压差下降63.65%(P〈0.01),1例出现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术中出现窦缓,用阿托品后消失,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崔泽敏  吕兴  蔡定邦  文忠 《华夏医学》2004,17(3):322-323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 (PBPV)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7例单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PS)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 PS的轻重 ,3例选择单球囊法 ,4例采用双叶球囊法 ,进行瓣膜扩张术。结果 :7例患儿 PBPV术后 ,即时跨瓣压力阶差 (Δ P)均显著下降 (ΔP<2 0 mm Hg)。结论 :PBPV是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总结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BPV)在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小婴儿中的即刻治疗效果及6~32个月随访情况.方法 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复日.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PBPV的18例6个月以内重度和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小婴儿.年龄8 d~6个月(86 ±63)d,其巾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11例,包括2例新生儿.12例采用全身麻醉,6例采用骶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球囊直径为5~15 mm,其中6例患者应用2个球囊依次进行扩张,10例患者应用1个球囊扩张.结果 18例患儿中,2例因导管或球囊未能通过肺动脉瓣放弃扩张,余16例扩张成功,成功率88.9%.扩张后即刻导管测右心室与肺动脉收缩期压差自(87±24)mm Hg降至(30±19)mm Hg(1 mm Hg=0.133 kPa,P<0.01),扩张过程中或扩张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32个月,16例肺动脉跨瓣压差进一步降低或不变,2例逐渐升高,行第2次扩张,再扩张率12.5%;三尖瓣反流随访过程中均减轻共至消失;除1例为中度肺动脉瓣反流外,其余均为轻度;临床均无症状,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在重度和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小婴儿中应用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应作为该类患儿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1988年2月至7月,我们对8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1例用双球囊)施行了球囊扩张成形术。肺动脉瓣口由术前的平均8.4扩张至术后的16.4mm,右室至肺动脉收缩压阶差由112.4降至49.4mmHg,右室收缩感由127.8降至68.7mmHg,心排血指数由3.2增至5.1L/min/m~2。患者术后次日下床,4~5天出院,安全可靠,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自从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取得成功以来,由于该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目前已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本法治疗患者多为儿童,年龄一般不超过20岁,40岁以上尤为少见[1].我院于1998年3月收治1例年龄为47岁患者,采用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我院2002年—2009年对38例肺动脉瓣狭窄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本组38例患儿均在基础麻醉下,经导管单球囊扩张一次成功,无并发症。结果:38例患儿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手术成功率100%。结论:介入治疗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加强术中、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黄鉴政 《浙江医学》2001,23(9):553-55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建仁医师在导师指导下 ,对9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患者进行了经皮球囊扩张术 (PTA)。其中6例获得成功 ,6例患者管腔狭窄由扩张前 (67±15) %减至扩张后 (16±16) % ;通过随访21个月 ,无一例复发卒中。其中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3例头痛消失。既往由于颅内血管PTA治疗操作难度大 ,易导致远端血栓栓塞、穿透动脉闭塞、血管痉挛和血管破裂等并发症 ,仅限于颅外狭窄、闭塞血管治疗。上述资料为PTA推广治疗积累了经验。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黄鉴政  相似文献   

13.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创 《华夏医学》2004,17(3):410-411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为非外科治疗二尖瓣狭窄(MS)的新方法。我院近3年来应用此成熟技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1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间应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 (percutaneousballoonpul monaryvalvuloplasty ,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pulmonarystenosisPS) 13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2~ 35岁 ,平均年龄 11 8± 7 2岁。经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二维和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及右心室造影等检查证实为PS。其中单纯PS 12例 ,PS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 1例。1 2 方 法 按陈传荣等[1] 报…  相似文献   

15.
16.
肺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所有先天性心赃病患者中占8%~10%[1,2].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是右心室的血液流出受阻,从而引起与狭窄程度成比例的右室压力增高,右室工作负荷大,右室肥厚以保持正常的心博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 (PBMV)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早期开展的 37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进行了分析。结果 PBMV的成功率为 94 5 9%。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平均左房压由术前的 (3 37± 0 85 )kPa ,降至 (1 5 0± 0 78)kPa(P <0 0 1) ;平均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 (1 0 3± 0 2 6 )cm2 增至(2 0 9± 0 38)cm2 (P <0 0 0 1) ;平均左房大小由术前 (4 6 5 0± 7 5 1)mm减至 (37 12± 6 2 1)mm(P <0 0 5 ) ;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仅 1例发生有症状的急性心包填塞 ,经紧急心包穿刺抽血减压后治愈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PBMV术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好 ,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用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5例,手术前后二尖瓣口面积分别为0.92±0.18cm2和1.86±0.20cm2(P<0.001),左心房平均压力分别为2.58±0.82kPa和1.34±0.64kPa(P<0.001),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6±0.4cm和4.4±0.3cm(P<0.05),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平均每例好转1.33级。术中术后无死亡和动脉栓塞病例,出现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包填塞、一过性低血压各1例,5例发生短暂性心动过缓,总成功率为97%。  相似文献   

19.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后病人随访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 ,以确定再狭窄率、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 1 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随访资料完整的2 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其中 ,男 1 0例 ,女 1 4例 ,年龄 (4 4.87± 1 2 .91 )岁。随访时间(1~ 33)个月 ,平均 (1 7.2 9± 1 0 .1 )个月 ;结果 :术后左房平均压由 (3.2 7± 1 .0 6)kPa降至 (1 .37± 0 .78)kPa ,跨瓣压差由 (2 .65± 1 .31 )kPa降至 (0 .76± 0 .49)kPa ,二尖瓣口面积由 (1 .1 3± 0 .1 9)cm2 增加至 (1 .97± 0 .35 )cm2 。 4例 (1 6.7% )发生再狭窄 ;结论 :PBMV术后远期疗效良好。术前超声心动图计分、有无房颤、左房压为长期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探讨食管扩张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55例,随诊2-50个月。结果37例吞咽困难评分术前3.11级降至术后1.07级,余18例因无效而改行食管内支架治疗,所有病例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囊导管扩张术安全,有效,可作为食管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