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影响因素,采取护士院内外进修,固定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带教培训,对穿刺难度较大的小儿安排技术熟练的护士操作,建立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登记本,在周会上加以分析讨论,不定期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技能考查,并将考试成绩直接与效益奖金挂钩等管理措施.结果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由实施前的75.0%上升到实施后的96.0%,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由75.0%上升到95.0%.结论 加强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静脉输液时头皮静脉为首选。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穿刺时因血管细小回血慢,易造成穿刺失败。我科采用对折头皮软管进针法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介绍如下。方法: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助手剃毛并按摩局部使欲穿刺的静脉显露,固定息儿头部。操作者消毒穿刺部位,排尽输液器内空气、关紧活塞。左手将头皮针的软管对折,使软管内形成负压,右手持针与头皮呈5°~15°角进针,进入皮下后左手松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型号头皮针在休克病人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用5.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7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结果:采用5.5号头皮针穿刺成功率98.9%,疼痛感明显减轻;采用7号头皮针穿刺成功率为82.7%,有明显疼痛感觉.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比7号头皮针穿刺成功率高,疼痛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输液多选用头皮静脉,但有的患儿由于皮肤颜色较深或新生儿黄疸等原因,使头皮静脉暴露不佳,便会选择四肢静脉穿刺.选择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时,因患儿手较小,且存在握持反射,同定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压穿刺法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儿按输液单双日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减压穿刺法,即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高度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减压穿刺法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静脉回血早,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减压穿刺法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儿按输液单双日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穿刺输液;观察组采用减压穿刺法,即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高度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减压穿刺法进行患儿头皮静脉输液,静脉回血早,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保护患儿血管,提高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我院小儿心脏外科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负压原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欧劲梅  周红  时红 《护理学杂志》2006,21(17):40-40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在外周静脉穿刺中一般以穿刺落空感及头皮针回血来判定穿刺是否成功,但经常会遇到穿刺后回血慢或不回血,继而误导穿刺者继续进针或退针,导致穿刺失败.我们自2005年5月以来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外周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1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90例)采用输液管反折法穿刺小儿头皮静脉,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穿刺法。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95%)高于对照组(88%)。结论输液管反折法是优于传统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为婴幼儿头皮静脉自身特点、护士穿刺经验不足、护士心理压力大.对于穿刺难度较大者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行,利于保护血管,不断积累经验,穿刺过程中注意运用技巧,选择适当的角度与方位,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对于处理各种压力保持冷静,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制侧孔头皮针穿刺对静脉的损伤程度,为临床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36只健康雄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只,分别采用自行研制的侧孔头皮针和普通头皮针进行兔耳缘静脉穿刺注射诺维本.比较注射后24 h两组穿刺静脉外观变化及病理变化.结果 实验组静脉组织的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侧孔头皮针对静脉损伤小,组织修复快,可提高静脉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提高烧伤、脱水患几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13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烧伤、脱水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观察组采用头部扎止血带条件下留置针穿刺技术.比较两组静脉充盈时间、充盈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患儿疼痛发生率.结果 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烧伤、脱水患儿采用头部扎止血带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输液多选用头皮静脉.但有的患儿由于皮肤颜色较深或新生儿黄疸等原因,使头皮静脉暴露不佳,便会选择四肢静脉穿刺。选择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时,因患儿手较小,且存在握持反射,固定有一定的难度。鉴此,我科在新生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时巧妙利用握持反射,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高龄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时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减轻高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穿刺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高龄患者血管的变化、穿刺针选择不当、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是引起穿刺疼痛的主要原因.减轻疼痛的方法是:穿刺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病人的血管选择适当、穿刺的方法、选择5号半头皮针进行穿刺、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杨金兰 《护理学杂志》2008,23(10):47-48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时节约药物和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方法.方法 将80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用自制改进型头皮针(观察组)和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照组)穿刺后静脉注射放射性显像剂,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药时间、药物残留量.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推药时间、药物残留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改进型头皮针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缩短操作时间,减少了辐射量,符合放射防护原则,亦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确保注入剂量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我院小儿心脏外科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静脉输液时头皮静脉固然是首选,但对颅内出血,头部血肿、头部体位性水肿的患儿则尽量避免在头部进行静脉穿刺.此外,在暖箱中的患儿多为早产儿、极低体重儿、重症患儿,住院时间较长,故首选四肢静脉进行输液,目的是保护头部血管待出箱后穿刺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多用于婴幼儿,是临床给药、给液的一条重途径.也是护士常用的技术操作.作为急诊科护士,有效的静脉穿刺,是配合医生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标志,同时也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在外周静脉穿刺中一般以穿刺落空感及头皮针回血来判定穿刺是否成功,但经常会遇到穿刺后回血慢或不回血,继而误导穿刺者继续进针或退针,导致穿刺失败。我们自2005年5月以来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外周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由于肥胖儿头皮下脂肪厚,血管隐藏深,且有的患儿发质硬或头部皮肤发青,血管不易观察,给头皮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是临床护士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静脉穿刺法,可解决部分肥胖儿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