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rk39免疫层析试条对内脏利什曼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rk39试条检测就诊者或临床医生考虑为黑热病的患者或进行过病原学检查的患者,并在黑热病疫区现场检测家犬.结果 用rk39试条检测具有流行病学史就诊者358人,黑热病抗体阳性244例,阳性检出率68.16%.接受rk39试条与病原学2种方法检查的207人中,均为阳性者131例,2者阳性符合率为100%;对单-显示rk39试条阳性71例,用锑剂治疗均治愈,证实均为黑热病.rk39试条检查疫区家犬443只,检出阳性犬43只,阳性率为9.71%,阳性犬以5岁以下犬龄多见.结论 与传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方法相比较,rK39试条具有更快速、操作简便、敏感和特异性高以及低损伤性,可用于流行区的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和筛选;rK39试条可在潜伏期中发现黑热病患者和无症状感染犬,对黑热病患者的诊断和感染犬的检出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现场评价检测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3年采集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四川省、甘肃省)和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新疆喀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病人血样和骨髓样本,用镜检法、内脏利什曼病试条和rK39试条进行平行测试,以镜检法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试条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无差异。结果 内脏利什曼病试条和rK39试条检测镜检确诊的97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98.87%(96/97),97.94%(95/9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34,P>0.05)。两种试条检测非内脏利什曼病病例145例, 均有2例假阳性反应,特异性为98.62(143/145)。对来自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和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分别统计阳性率,结果显示内脏利什曼病试条和rK39试条法检测动物源型和人源型流行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样之间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2 /0.01,P>0.05)。两种试条法检测动物源型和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非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样之间特异性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05)。结论 快速检测内脏利什曼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适用于检测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患者血样中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利什曼原虫K26重组抗原(Recombinant K26, rK26)检测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 用胶体金标记链球菌G蛋白(Streptococcal Protein G, SPG),并将其吸附于交联释放垫上;将利什曼原虫K26重组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适当位置,制成检测特异抗体的免疫层析试条。用该试条检测病原学确诊的内脏利什曼病、其它寄生虫病以及健康者血清,以评价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用rK39(Recombinant K39, rK39)试条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rK26试条法和rK39试条法检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1.82%(101/110)和93.64%(103/110);与10份疟疾患者血清、10份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10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5份弓形虫病患者血清、5份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和5份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无交叉反应,40份健康者血清也均为阴性,rK26试条法和rK39试条法的总特异性均为100.00%。rK26试条法和rK39试条法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rK39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夹心法(ELISA夹心法)检测内脏利什曼病抗体用于内脏利什曼病诊断与宿主动物感染调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与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ICT)同步检测内脏利什曼病抗体。结果 5种家畜血清229份,7种鼠类标本238份,ELISA夹心法和rK39 ICT法抗体检测均阴性;接种利什曼原虫灰仓鼠、草原兔尾鼠标本33份,13份阳性,阳性率39.4%;塔里木兔标本119份,阳性7份,阳性率5.9%;非疫区儿童血清29份,全部阴性;疫区无内脏利什曼病症状人血清250份,4份两种方法均阳性,阳性率均为1.6%;住院内脏利什曼病病人血清67份,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68.7%和67.2%。共检测人和其他动物标本965份,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98.6%,阴性符合率99.9%。ICT相同显色等级的阳性标本,ELISA跨10个滴度。结论 ELISA夹心法可检测多种动物内脏利什曼病抗体,抗体滴度具有定量意义。该方法适用于内脏利什曼病诊断、疗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 方法 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鄄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 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 结论 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新疆民丰县一个新发现的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流行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 2007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民丰县安迪尔乡所有居民进行逐户入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中20年来的健康状况、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包括已过世者),并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查(触诊肝、脾);对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 结果 共调查居民313人,未见现症病例。既往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者60例,其中13例已过世。171人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检测,阳性率为99.4%(170/171),其中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者的阳性率为96.6%(28/29)。197人进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阳性率为10.2%(20/197),其中有疑似内脏利什曼病史者的阳性率为19.4%(6/31),追溯诊断为既往内脏利什曼病病例。 结论 新疆民丰县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新疆库尔勒市塔什店镇哈满沟煤矿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现况。 方法 2008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与现况调查相结合, 对哈满沟矿区所有居民进行逐户入室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 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并对15岁以下儿童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体检(肝、脾触诊)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 具备内脏利什曼病症状和体征、试条阳性者进行骨髓穿刺, 镜检是否感染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在居民点及附近野外捕集白蛉, 解剖鉴定白蛉, 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 结果 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85人, 阳性39例, 阳性率为21.1%(39/185)。在当地居住不足6年的成年人和在当地出生的5岁以下儿童共45人, 均为阴性;在当地居住6年以上者阳性率为27.9%(39/140)。15岁以下儿童皮内试验阴性者(81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 阳性1例, 经骨髓穿刺镜检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确诊为内脏利什曼病。捕获的12只白蛉, 经剖检鉴定为亚历山大白蛉(Phlebotomus alexandri), 其中1只雌蛉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阳性。 结论 哈满沟矿区为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20村1组所有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对3岁以下婴幼儿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在居民住宅内、外捕集白蛉,解剖鉴定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结果 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49人,阳性率为68.46%(102/149);3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11.76%(2/17),4~7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75.76%(100/132).3岁以下年龄组皮内试验阴性者有15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1例阳性者(女,1岁),确认为临床诊断病例.2001-2008年7月有既往病史者52例,其中治愈50例,死亡2例.捕获的374只雌蛉,经解剖鉴定为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i),其中3只雌蛉体内查见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结论 伽师县仍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