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宏美  黄琼  高碧容 《全科护理》2016,(10):1071-107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延续性护理。采用简单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评价病人护理前后认知能力,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能力评价、生命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价、运动功能评分、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认知能力评价、生活质量和ADL评分、运动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认知能力及运动能力,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痴呆病人64例,对病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动力量表(ADL)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病人MMSE评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社区老年痴呆病人的精神状况,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感智能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因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1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情感智能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干预前后的两组病人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和采用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情况、ADL量表评定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运动功能评分情况、ADL量表评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增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对康复锻炼的坚持和应对事情的自信心,能增强病人上肢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改进其生活习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社区脑卒中病人的照顾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其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社区做康复治疗的脑卒中病人的照顾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包括技能指导、知识指导、团体支持等)。采用照顾能力量表及总体健康状况量表(GHQ-28)对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照顾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照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GHQ-28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脑卒中病人的照顾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照顾病人的能力,同时使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治疗和随访,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社区干预.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生活质量指数(QLI),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结果 对照组LSIA、QLI治疗后无明显提高,实验组治疗前后LSIA、QLI均明显提高,治疗后LSIA、QLI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2组治疗后FMA、FIM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且经济可行、简便,适合于任何文化程度的社区家庭.  相似文献   

6.
郑云慧  王凤华  凌厉  朱群娥 《护理研究》2012,26(32):3062-3063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性痴呆(AD)病人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居家综合干预对病人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社区≥65岁的居家老人进行认知功能缺损筛查,并对经医院复查确诊为AD早期且符合研究条件的42例病人施行居家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开始时和干预后12个月病人ADL、HAMA测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居家老人进行AD早期筛查是十分必要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AD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莹 《全科护理》2013,11(17):1538-15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病人的ADL,并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ADL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病人在护理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全程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脑卒中病人,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一般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行住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更好地促进急性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ADL知识教育及技能指导(以MBI量表中的10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项目作为干预的重要内容),对照组只接受科室常规健康教育。以改良巴氏指数(MBI)量表及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病人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病人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课堂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区常规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卒中课堂培训,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的第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观察两组病人抑郁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出院后第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SDS、ADL评分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课堂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社区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制定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为了解社区脑卒中病人家庭康复现状,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寻找依据,对社区60例脑卒中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脑卒中病人遗留有多种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并有不良生活习惯,缺乏家庭康复锻炼,病人的综合自理能力及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应及早为社区脑卒中病人制定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2名长期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料者分为两组,实验组96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96例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照料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能缓解照料者的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25  
目的:对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将社区6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由经培训的社区护士按“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实施干预,于1个月、3个月时评价。结果: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家庭康复环境无改造,病人自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均提高。结论:建议社区护士采用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参与脑卒中家庭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社区脑卒中康复团队服务模式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将社区脑卒中患者4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26)和对照组(n=20),由社区医生、预防保健医生、护士组成的社区脑卒中康复团队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康复教育、机体功能训练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ADL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ADL提高较对照组显著,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脑卒中康复团队可提高患者ADL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偏瘫侧肩手疼痛、水肿、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即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干预后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2个月后两组病人的BI、FMA、HAMD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更好地促进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院外远程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出院后随访模式;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模式对居家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信息跟踪收集,未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加入脑卒中继康俱乐部,建立成员档案,出院后由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俱乐部护理于预模式有利于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强化健康意识,提高了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64例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1.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曾龙英 《家庭护士》2009,7(14):1227-1228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尿失禁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定时放尿、膀胱冲洗、导尿管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的放尿,积极预防导尿管伴随的尿路感染,给予盆底肌训练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3 d、7 d、14 d、21 d、28 d不同时间病人排尿功能的恢复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控排尿能力改善,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伴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病人自控排尿能力的恢复,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