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搞清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Vme)与三叉神经运动核(trigeminal motor nucleus,Vmo)神经元之间的间接投射通路。方法:将束路追踪剂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注入一侧咬肌神经跨节标记Vme神经元及其中枢突,同时将四甲基罗达明(tetramethyl rhodamine,TMR)注入对侧Vmo逆行标记运动前神经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二者之间的重叠分布和接触情况。结果:CTb跨节标记终末(Vme神经元的中枢突)与TMR逆标神经元(Vmo的运动前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重叠分布区域包括:(1)三叉上核(supratrigeminal nucleus,Vsup)尾端,该区域范围小,其内CTb跨节标记终末极密集;(2)Vmo周边区域,以Vmo与Vsup之间的区域为主,其内CTb跨节标记终末呈中等密度分布;(3)小细胞网状结构(parvicellular reticular formation,PCRt),该区域范围最广,CTb跨节标记终末在该区域呈松散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上述区域内一些CTb标记终末与其中的部分TMR逆标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结论:大鼠Vme神经元的中枢突经分布在Vsup,Vmo周边区域及PCRt内广泛的运动前神经元向Vmo发出间接投射。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与免疫荧光结合方法研究了单个含SP或CGRP的三叉神经节细胞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尾侧亚核、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的分枝投射。将DiamidinoYellow(DY)注入尾侧亚核,FastBlue(FB)分别注入吻侧亚核或极间亚核,发现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总数的13.2%(FB注入吻侧亚核例)和2.3%(FB注入极间亚核例);双标细胞中含SP者分别为74.4%和69.6%;含CGRP者分别为72.1%和64.3%。将DY注入极间亚核,FB注入吻侧亚核时,DY/FB双标细胞占同侧三叉神经节标记细胞总数的1.6%,双标细胞中有67.9%为SP阳性,73.9%为CGRP阳性。多数的双标且呈SP或CGRP阳性的三叉神经节细胞直径约为25~50μm,为中、小型节神经元,而直径大于50μm的大型细胞较少见。以上结果提示,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进入脑干后的下降支分枝投射向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各亚核,它们可能与面口部的痛信息传递有关。SP和CGRP是这些分支投射神经元的重要神经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中脑核是唯一的位于中枢内的初级感觉神经元 ,主要传递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由于其结构和分布的特殊性 ,使得人们对它的了解很不完全。近年来随着方法学的进步 ,有关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本文结合形态学和电生理学两个方面 ,综述了关于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进一步阐明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的产生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鼠三叉神经解剖和MR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三叉神经大体解剖形态及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方法和MRI表现。方法6只体质量为200~300 g的SD大鼠,使用头部固定头盔在临床1.5 TMRI成像系统上进行常规T1、T2加权自旋回波(spin echo,SE)和三维破坏性稳态梯度回聚(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recalled,3D-SPGR)序列MR成像,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测量大鼠三叉神经各段长度与直径;对大鼠三叉神经进行解剖和测量,与MR图像对照。结果使用大鼠头部固定头盔有效地减少了MRI移动伪影;10.16 cm(4英寸)腕线圈和7.62 cm(3英寸)动物体部线圈均获得了较清晰的大鼠头部MR解剖图像;3D-SPGR T1WI清楚地显示了三叉神经,多平面重建可显示三叉神经主干的全程,并可测量各段的长度和直径。结论大鼠的三叉神经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主要不同是大鼠三叉神经眼支与上颌神经合为一个神经干,达眶尖处分开;大鼠的三叉神经较粗大,在1.5 TMR成像系统可以被清楚地显示。  相似文献   

6.
观测了成人颅骨100侧(左、右各50侧)。一、与三叉神经节封闭进针有关的数据额弓中点下缘距卵园孔前外缘40.7±0.3(31.0~47.5)mm。颧骨最低点前缘至卵园孔前缘50.8±0.4(400.2~59.3)mm。颧骨最低点前缘至三叉神经压迹后缘69.9±0.5(62.5~76.5)mm。卵园孔前外缘至三又神经压迹最近缘5.9  相似文献   

7.
神经阻滞疗法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故三叉神经的应用解剖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三叉神经的应用解剖与三叉神经痛的神经阻滞疗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Nihon Kohden Neuropack诱发电位仪,对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置12例正常人的BTEP做为对照组。结果: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BTEP有助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性及定量诊断,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文斌  熊抗辉 《解剖学报》1998,29(3):242-245,I005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 blue和Nuclear yellow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是微镜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睦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眶下神经以及舌咽,迷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  相似文献   

11.
既往的研究证明,由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到丘脑腹后内侧核存在着一条由四级神经元组成的传递本体觉信号的中枢通路.此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吻测亚核背内侧部和邻接的小细胞网状核的一部分,第三级神经元存在于沿三又神经感觉主核内缘伸延的“带状区”。本研究将PHA-L注入第二级神经元所在区域,不仅在“带状区”发现有很多标记终末,而且在三叉神经中脑核区域内也发现较密集的PHA-L阳性终末,许多终末与中脑核神经无形成密切接触.对这种材料又向咬肌神经内注入HRP,观察到有一些HRP标记的中脑核神经元与PHA-L标记终末接触.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三叉神经本体感觉通路中,由第二级神经元的核区向初级传入神经元发出有回返投射,并对其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标本的制作技术和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教学过程中 ,标本的损坏率较高 ,尤其是三叉神经结构小、分支多 ,制作难度大 ,成功率低。为了提高该标本制作的质量和成功率 ,现就三叉神经的制作经验介绍如下。1 取材取一成人完整头颅 ,将脑取出 ,在眉弓和枕外隆凸作一连线 ,沿线把颅盖去掉 ,再将颅做正中矢状切面 ,最后剥除头面部的浅层结构 ,放入 10 %左右的盐酸溶液中浸泡以备用。2 方法①在标本的外侧面从眼裂到耳郭前 ,做一“U”型切口 ,用咬骨钳或骨剪将额骨及颧弓去掉直至下颌骨下缘 ;②先用刀把咬肌去掉 ,暴露下颌骨 ,再用咬骨钳、牙科钻等器械将下颌骨凿开 (小心不要将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揭示三叉神经穿颅段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射解剖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形态学及影像学依据。方法 26具完整成人尸头(10具女性,16具男性,年龄45~81岁,平均63.8岁),分别行显微解剖(8具)、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2具)和薄层塑化(16具),观察到的结果与临床无三叉神经疾患人群骨窗位CT图像(32例)、B-FFE序列MRI图像(3例)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三叉神经眼支与Ⅲ、Ⅳ、Ⅵ对脑神经及眼上静脉被硬脑膜及蛛网膜包绕共同穿越眶上裂,在此形成一个生理性的狭窄。CT及MRI结合应用,可以满足该部位的诊断需求。圆孔是一个内侧壁中部带有骨嵴的弯曲管道,其突出的骨嵴造成管腔的狭窄,容易压迫到三叉神经上颌支。CT在该部位的应用较MRI有优势。三叉神经下颌支穿出卵圆孔处,有大量的静脉丛伴行,容易造成血管性压迫。MRI在该部位的应用较CT有优势。结论 三叉神经的3个分支在穿颅底段时,都存在机械性的压迫可能,这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之一。CT和MRI在上述3处部位的联合应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 ,主要包括背侧边缘旁核和三叉旁核。本文主要就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的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神经递质分布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李丽  李家伟  张引成 《医学信息》2007,20(7):1251-1254
目的 获得较佳的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多导诱发电位仪在不同刺激及不同导联记录方法下检测大鼠三又神经诱发电位。结果 0.04ms波宽的电脉冲刺激和Cz-Cv7导联方法记录时,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各导联波形重合较好,各波检出率均较高,潜伏期的标准差较小。结论 采用0.04ms渡宽电脉冲刺激和Cz-Cv7导联方法记录的大鼠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较佳。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便携式三叉神经疼痛射频治疗仪的设计方案.实现了预检、脉冲射频治疗以及连续射频治疗的功能,并通过触摸屏以及液晶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进行操作.同时根据系统特点采用改进的分段PID温度控制算法,温度精度小于1℃,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伤害性刺激脑干三叉诱发电位(BTEP)的检测方法和波形特征。方法:对5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上唇电脉冲刺激,用远场记录法在头皮上记录刺激后10 ms内出现的反应波,寻找最适宜的刺激和记录参数。部分被试者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50例正常人均记录到满意的BTEP反应波,其峰潜伏期、波间期值与文献资料近似。BTEP的脑干成分较BAEP和SSEP清晰、明确。结论:用无伤害刺激在正常人可以记录到清晰、稳定的BTEP反应波。BTEP为评价三叉神经周围结构和脑干中枢通路提供了新的、可靠的电生理学方法,是研究脑干功能的又一指标。  相似文献   

19.
我观察了哺乳纲主要各目的代表动物的脑切片,认定广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由三个路线连接小脑。这群感觉细胞通过前髓帆到达小脑基部、第四脑室的顶板,顶核以及蚓小结的皮貭。在上端,中脑核细胞深在第四脑室的旁壁;它们的中枢突起靠中央灰貭外缘纵行向后伸展。有些细胞可随着蓝斑、也可能连同结合臂进入小脑。中脑核主部的纤维经脑室旁壁向背侧弯行,直入顶核和小脑的髓貭;也有少数细胞沿此路綫散在。中脑核细胞可经前庭内侧、外侧和(可能)上核散入小脑,特是齿状核。除三叉神经外,中脑核细胞也连接动眼、滑车、外展、面、舌咽和迷走神经,它们的运动(和感觉)核团,以及延髓的网状结构。据此,“三叉神经中脑核”是一个误称。它不专属三叉神经,也不局于中脑地区。它实是散处脑干内部的一群一级的感觉细胞。这一系感觉细胞传导自受的和外受的神经冲动,这起于咀咬肌和连属的皮肤和粘膜。它们连接小脑,供给它必要的求心资料,以便它协调正在执行的进食动作。此外,它们似也调节眼肌、面肌、咽喉肌、甚至颈肌的运动。小脑皮质上有头颈部的自受和外受系的投射地区;本文阐述的事实给这个生理的发现若干形态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三叉神经穿颅段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射解剖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形态学及影像学依据。方法 26具完整成人尸头(10具女性,16具男性,年龄45~81岁,平均63.8岁),分别行显微解剖(8具)、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2具)和薄层塑化(16具),观察到的结果与临床无三叉神经疾患人群骨窗位CT图像(32例)、B-FFE序列MRI图像(3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三叉神经眼支与Ⅲ、Ⅳ、Ⅵ对脑神经及眼上静脉被硬脑膜及蛛网膜包绕共同穿越眶上裂,在此形成一个生理性的狭窄。CT及MRI结合应用,可以满足该部位的诊断需求。圆孔是一个内侧壁中部带有骨嵴的弯曲管道,其突出的骨嵴造成管腔的狭窄,容易压迫到三叉神经上颌支。CT在该部位的应用较MRI有优势。三叉神经下颌支穿出卵圆孔处,有大量的静脉丛伴行,容易造成血管性压迫。MRI在该部位的应用较CT有优势。结论三叉神经的3个分支在穿颅底段时,都存在机械性的压迫可能,这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之一。CT和MRI在上述3处部位的联合应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