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具有腹痛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并伴有腹痛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以腹痛为唯一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6 例(21.7%),此外,伴呕吐32例(26.7%),便血70 例(58.3%),皮肤紫癜 108 例(90.0%),关节肿胀 73 例(60.8%),并发肠套叠 6 例(5.0%),尿蛋白阳性 15 例(12.5%)。行胃镜检查79例,主要病变部位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受累,部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痛、便血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肿胀,部分以腹痛为早期唯一表现的患儿易出现误诊,对于具有腹痛症状而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者应积极行胃镜检查,必要时配合诊断性治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当病变累及消化道黏膜时则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对于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HSP,临床上较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1—2012-10治疗的27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297例(100%)HSP患儿均出现皮疹,其中34例皮疹不典型,合并消化道症状诊断为腹型HSP189例(64%),腹型组中136例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所有腹型HSP患儿均有腹痛,部分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儿消化道症状重,腹部体征轻,1例合并肠穿孔,另2例合并肠套叠。52例患儿行胃镜检查: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容易被误诊,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易致误诊的因素。结果:6例首发表现以呕吐、腹泻为主,伴有腹部不适,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0例首发表现以腹痛反复阵发性发作为主,脐周疼痛(其中3例发热,发热症状先于腹痛症状),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2例首发表现为脐周及右下腹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早期治疗阶段,腹痛均无缓解,4 h~7 d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下肢皮疹而诊断为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给予泼尼松2 mg/(kg·d)分次口服、抗生素、氯雷他定、大剂量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3 d后腹痛均缓解,治疗10~15 d治愈出院。结论:临床遇到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时,要时刻观察疾病的演变过程。对无皮疹表现,早期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者,要认真分析病史资料,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胃镜、腹部B超、血沉等)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魏明通  胡乃中 《安徽医药》2016,37(5):512-516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青年(75.7%),春夏冬季(85.7%),发病前有可疑诱因的51.4%,临床表现常为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腹痛性质常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腹部体征以压痛为主97.1%(68/70),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皮疹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易于诊断,皮疹出现迟于消化道症状容易误诊,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率47.1%(33/70)。误诊原因常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者、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常累及上消化道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球、降部,下消化道常累及回肠末端和直肠,内镜下表现形式常为黏膜的红斑、充血、糜烂、溃疡,常成广泛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的上肢、躯干紫癜和CRP值升高高于过敏性紫癜无消化道出血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降部和胃体、胃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上肢、躯干的皮疹和CRP的升高有助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胃肠黏膜的改变及误诊原因,指导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9年5月间吉林省延吉市医院门诊和住院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胃镜检查,19例行结肠镜检查。结果腹痛的严重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腹部查体无固定的压痛点及明显的腹肌紧张。27例经胃镜检查均见胃肠黏膜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或溃疡,1例伴有食管下段贲门黏膜充血。经内镜检查发现病变以十二指肠降段、回肠末段、回盲部和升结肠为重,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伴有浅溃疡,黏膜较脆,触之易出血。本组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基础上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分别为41%、27%、19%、11%。皮肤紫癜出现之前腹痛为首发的过敏性紫癜容易误诊,34例中误诊病例为26例,分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结论过敏性紫癜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临床症状程度与胃肠黏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内镜下胃、肠黏膜病变检出率为100%,胃镜检查在过敏性紫癜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认识。方法以郑州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52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时未出现皮肤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消化道症状主要为单纯腹痛35例(67.3%)、腹痛便血8例(15.4%)、腹痛呕吐5例(9.6%)、腹痛腹胀4例(7.7%)。内镜下主要表现34例为弥漫性糜烂或多发小溃疡伴出血(65.4%),11例出现为略突出黏膜的点片状出血和淤斑、红斑(21.2%),4例小结节状增生(7.7%),弥漫性出血3例(5.7%)。病变在十二指肠出现率最高且最严重(31例,59.6%),其次胃(10例,19.2%),升结肠(9例,17.3%),全结肠(2例,3.8%),食道未见(0例,0%)。44例(86.0%)患儿在内镜检查后1-4 d内出现皮肤紫癜,8例至出院未出现皮肤紫癜,其中4例失防。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程度存在胃肠道黏膜受累情况,十二指肠病变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受累表现尤为明显,在皮肤紫癜出现之前内镜及腹部超声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和总体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均有腹部表现,包括明显腹痛20例,呕吐18例,腹胀12例,13例柏油样粪便。虽然所有患儿都有典型的皮肤紫癜,但8例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儿血液中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尿淀粉酶水平增高。并且腹部超声检查发现14例胰腺肿胀。胃镜检查阳性率100%。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腹痛症状。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出院后6~12个月未出现任何腹部并发症。结论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低,与过敏性紫癜的腹部表现在临床上无特异性。因此,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严重的腹痛时,应评估血清淀粉酶水平确诊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伴急性胰腺炎,并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占2/3病例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而皮肤的出血点及淤斑出现较晚甚至始终不出现,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性溃疡、坏死性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等。我科于2000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2/3的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便血等,有时腹部症状为惟一表现或先天皮肤症状出现,与急腹症难以鉴别[1]。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28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女比例1.45∶1;9月份至次年3月份发病高峰期;有呼吸道感染诱因40例(62.5%);均有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48例(75%),关节症状30例(46.9%),肾脏症状10例(15.6%)。结论本病临床特点为紫瘢,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季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评估预后、危险预测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腹型过敏性紫癜初诊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按照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分为消化道出血组(n=54)和无出血组(n=46).将所有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入院2 d内所做的血尿便常规、便潜血、C-反应蛋白、血沉、血IgA水平、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肠道超声检查进行分析.肠道超声主要观察肠管壁厚度、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情况.分析各项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消化道出血组患儿较无出血组患儿更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S.05),2组合并呕吐、关节肿痛、腹痛先于皮疹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WBC、PLT、CRP增高,ESR增快,蛋白尿和(或)血尿、IgA增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肠管壁增厚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示不同程度节段性或广泛性肠壁增厚的患儿为49例;病变多位于小肠,增厚范围3~11 mm;29例患儿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20例患儿合并腹腔积液.经抗炎及对症治疗3~7 d,患儿腹痛明显缓解,49例患儿均行超声复查,3例增厚的肠壁(>7 mm)恢复至4~6 mm,肠壁血流信号较前明显减少;46例增厚的肠壁(3~7 mm)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消化道出血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概率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肠管壁增厚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先兆,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应早期行肠道超声检查,呕吐、关节等症状及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无特异性,与消化道出血的出生与否没有特定联系,但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对疾病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表现及其在胃镜下改变,以探讨胃镜检查在诊断过敏性紫癜中的意义。方法20例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均行胃镜检查,分析胃肠表现及胃镜资料。结果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20例,消化道出血3例,呕吐14例,腹泻3例。患儿胃镜下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特异性改变为散在的出血斑点,部分融合成片,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改变为著。食管黏膜均无异常发现。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以胃肠道症状首发者,早期行胃镜检查,根据其典型胃镜下改变,可以帮助我们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约有2 / 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患儿突发腹痛伴有呕吐、黑便,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临床称为过敏性紫癜(腹型)。我院2 0 0 2年10月至2 0 0 3年2月用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确诊为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5 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 8例,年龄6~12岁,单日入院的患儿为治疗组,共31例(男性2 0例,女性11例) ,双日入院的患儿为对照组2 7例(男性11例,女性17例)。1.2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7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2组在持续性皮疹、严重腹痛和肾炎等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在关节疼痛、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对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炎临床分型和预后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为持续性皮疹,次为腹痛和关节痛,临床转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可能性较大,建议行肾活检、腹腔镜以确定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也可伴有皮疹、关节肿胀、腹痛及肾损害、便血和血尿等。我科自2002年2月-2007年6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者23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将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男女数量及比例、首发症状、误诊情况、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作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20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5~12岁儿童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2:1)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占80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占50例,以关节疼痛等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占50例,以肾脏为首发症状的占20例;误诊率为87例,腹部症状为首发,占较大比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141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时,易导致误诊,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有积极意义,故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及误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76例。依据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分为腹型与非腹型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与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对比的过程中,发现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皮疹、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表现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内镜检查中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溃疡、糜烂、黏膜充血,且病变存在融合的情况,十二指肠与回肠末端病变表现异常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腹型组患者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与清蛋白降低表现的较为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诊断患者病情期间,腹型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的误诊率达到55.3%。结论与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对比,腹型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的消化道表现更为明显,且内镜检查下的十二指肠与回肠末端病变表现更为严重;根据腹型过敏性紫癜成年患者的腹部症状予以鉴别,极容易产生误诊,在诊断中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胃炎为主要表现。以学龄期儿童发病居多。典型病例诊断并不难,但以腹痛,便血,关节肿痛,血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极易误诊。现将我科近几年收治的22例早期误诊的小儿过敏性紫癜(以下简称AP)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顺市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以上患儿均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山莨菪碱,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阿托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记录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山莨菪碱能够显著改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