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2例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接受了腔内隔绝术,术中发现内漏4例,即时腔内方式治愈3例,自愈1例;术后迟发型内漏1例。内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术中DSA及术后螺旋CT是发现内漏的有效方法;发生内漏后主张尽快以腔内方式治疗;小量内漏可自愈;迟发型内漏的治疗及转归有待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2.
腔内隔绝术的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腔内”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方法在国内外的迅速推广应用 ,出现了同一术式多种命名的情形 ,易使读者产生概念混乱 ,对深入研究此项新技术也产生一定影响。为此 ,以“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移植物”等为先导词共调阅了 1995~ 1998年MEDLINE光盘有关文献 46 1篇。来源为《腔内血管外科杂志》(JEndovascSurg ,现改名为《腔内治疗学杂志JEendovascularTherapy》)、《血管外科杂志》(JVascSurg)、《欧洲血管及腔内血管外科杂志》(EurJVascEndovascSu…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监护与配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起病急、病情危重,起病后48h内死亡率高达50%,2周内达90%。传统的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高,文献报道急诊手术死亡率为20%左右。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高新技术,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我科于2004-02先后对3例ADA患者实行腔内隔绝术效果显著,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旋转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 DSA)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2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其中5例患者CTA以及常规DSA均不能显示破口位置,我们对其采用了3D DSA检查.结果 通过3D DSA清楚显示破口,成功实施支架置入术.结论 3D...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采用螺旋CT评估,26例单用螺旋CT评估,5例加做MR血管造影(MRA),判断裂口位置、夹层真假腔、夹层范围。结果 螺旋CT显示近端裂口的敏感性为100%,夹层动脉瘤真假腔的识别率为100%;近端裂口位置与术中DSA所见相符合者29例,准确性为93.54%,2例与DSA不符合者,未影响手术方案以及移植物的选择。夹层范围识别的准确性为100%,基于CT结果选择移植物的准确性为100%。结论 CT增强像适合裂口的评判、相关数据的采集。其他多种方式的重建有利于整体解剖形态、夹层范围的观察。模拟内窥镜成像对裂口观察有较大帮助。螺旋CT在腔内隔绝术的术前评估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6.
95 %以上的腹主动脉瘤 (AAA)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 ,有破裂致死的危险。今年 ,我院开展AAA腔内隔绝术 (EVE) ,效果满意。较传统手术方法 ,其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现将本手术的护理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6~ 76岁 ,平均 5 9岁。术前均不同程度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肝、肾功能减退。经彩超、CT、DSA等检查明确诊断。二、手术方法在DSA室 ,全麻下 ,患者仰卧位 ,先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行腹主动脉造影 ,明确并测量AAA的病变情况及相关参数 ,决定内支架的类…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凶险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创伤大,死亡率、并发症都较高。应用人造血管覆膜支架进行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为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我院于2003—09~2006—03,行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9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腔内隔绝治疗效果,通过随访了解其生存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中远期疗效。结果主动脉夹层症状以剧烈胸背部疼痛为主,但无特异性,部分病人可以腹痛、腹胀、少尿等为首发症状;腔内隔绝术可有效改善夹层动脉瘤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随访12~24个月,69例中,死亡4例,生存率94.2%。结论Ⅲ型主动脉夹层是临床较凶险的疾病,腔内隔绝术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及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瘤腔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后动脉瘤腔内动脉压的测量 ,评估术后动脉瘤壁所受负荷的减轻程度 ,并进一步讨论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成功标准。1 资料与方法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 ,成功放置“人”字型内置人造血管 ,进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 10例。术前测压导管探头在X线透视下定位于动脉瘤腔内 ,术后则定位于人造血管和动脉瘤壁之间 (即隔绝后的动脉瘤腔内 )。外接传感器及测压机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脉压差。2 结 果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 ,动脉瘤腔内收缩压下降(6 2 6± 4 7) %、舒张压下降 (4 4 9± 4 8…  相似文献   

10.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行腔内隔绝术(EVE)选择合适的导入动脉。方法 以彩超,CTA或MRA为检查手段,评估导入动脉(股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下段等)的直径大小(≥8mm)、有否硬化斑块、狭窄、是否被夹层累及、有否扭曲及其程度,从而选择具体的手术入路。结果 本组37例TAD行EVE术所选择经股动脉手术入路23例、经髂总动脉手术入路14例。未选择经腹主动脉下段手术入路。即时操作成功率为100%。结论 合理的选择导入动脉作为手术入路,是EVE手术治疗TAD顺利完成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合并肾功能衰竭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E)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等。方法 2例术前合并肾功能衰竭者,术前1d加做血透1次,术中控制补液量,术后床旁血透。结果 2例肾衰患者手术顺利,围手术期代谢及循环平稳。结论 在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前提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可以安全接受EVE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不使用造影剂的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不使用造影剂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AAA患者。方法:对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AAA患者在不使用造影剂条件下实施AAA EVE,并对术前评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例采用分叉型移植物,1例采用直型移植物。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无内漏,瘤腔内血栓形成;移植物内血流通畅,周围无异常血充。结论:选择近端瘤颈较长的患者,术前对肾动脉及髂内动脉开口位置等指标进行准确评估,不使用造影剂同样可以完成AAA EVE。  相似文献   

13.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例为DeBakeyШa型,8例为DeBakeyШb型。1例夹层动脉瘤仅累及腹主动脉,合并真性动脉瘤。影像学资料显示全组有3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结果:1例腹主动脉混合型动脉瘤按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进行,2例将人工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另7例均顺利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随访2~16个月,全部病例均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腔内隔绝术治疗瘤颈扭曲大于60°的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 (EVE)治疗瘤颈扭曲大于 6 0°腹主动脉瘤 (AA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从而扩大治疗AAA的适用范围。方法 对瘤颈扭曲大于 6 0°的AAA通过技术改进 (术中对瘤颈进行捆扎或置入Cuff) ,然后实施EVE。结果 对瘤颈扭曲大于 6 0°的AAA成功地实施了EVE ,术后复查彩超、CTA、MRA证实 :瘤体被完全隔绝 ,支架无移位、扭曲及内漏现象。结论 EVE是一种治疗瘤颈扭曲大于 6 0°的AAA简便可行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安全、微创、简捷 ,特别适于合并多种并存病的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15.
ⅡC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髂内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总结累及髂动脉分叉的ⅡC型腹主动脉瘤(AAA)的处理方法。方法:自1997年3月至2002年10月共对42例ⅡC型AAA实施了腔内隔绝术,其中包括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19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23例。针对髂总动脉不同的病变情况,采取了保留健侧髂内动脉、一侧髂内动脉重建、髂总动脉外绑扎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即时操作成功41例(97.6%),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股部疼痛3例(7.5%),便血2例(5.0%),未发生臀、股部和结、直肠坏死。结论:通过对髂内动脉作不同的处理,应用腔内隔绝术治疗ⅡC型AAA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一侧髂骨动脉,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术中配合、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对46例接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监护,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46例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支架放置后即时造影显示3例移植物近端微量渗漏,未做处理,术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46例患者均于术后1~3周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1例患者移植物近端仍有微量内漏,即在移植物近端漏口处又放置1个直筒覆膜支架,即刻造影显示内漏消失。结论:通过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操作技术配合及严密监护,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是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术中及术后移植物相关流出道狭窄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7年3月至2002年10月间施行AAA EVE术中8例出现流出道狭窄,术后出现流出道狭窄3例,均为放置分叉型移植物。狭窄多发生于分叉起始端(5例)。7例给予球囊扩张,2例置入金属支架,2例股股交叉转流术。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2个年,无下肢缺血表现。结论:对于AAA EVE术中及术后移植物相关流出道狭窄,要及时诊断,判明原因,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联合八爪鱼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联合八爪鱼技术完全腔内手术治疗1例47岁复杂胸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在隔绝胸腹主动脉瘤的同时,成功重建双侧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血供.结果 术后CTA复查提示双侧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动脉瘤无内漏.术后患者未出现截瘫、肠缺血并发症,恢复顺利.结论 该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瘤安全可行,尚需更多治疗例数和远期随访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19.
累及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极易破裂,即使采用外科治疗,也具有极高的风险和死亡率[1].本文报告2例成功应用开窗覆膜支架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病例.术后患者康复迅速,近期随访结果良好. 临床资料 患者1:男,52岁.突发背部撕裂样疼痛2h,伴出汗,持续不能缓解,既往有高血压史1年,血压最高约200/100 mmHg.查体:T 365℃,P84次/min,R20次/min,BP左上肢116/84mmHg、右上肢122/80 mmHg,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形态结构及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CTA见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夹层破口局限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降主动脉弓小弯侧,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约1 cm,逆撕至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在距腹腔干约4 cm,和左肾动脉开口约2 cm的腹主动脉可见一破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复合腹主动脉病变进行腔内隔绝术(EVE)的可行性。方法:1例腹主动脉并存真性、假性和夹层动脉瘤患者,经双侧股动脉切开、肱动脉切开引入贯穿导丝,利用导丝导向技术和牵张技术成功置入模块式支架-人造血管移植物,以隔绝瘤体。结果:腔内隔绝操作技术完全成功,3个瘤体同时被隔绝,未加用任何延伸移植,未出现内漏、移位等并发症,重建血流通畅。结论:本例为EVE扩大适应证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