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文章归纳总结了苦丁茶的药理作用 ,认为其在对心血管作用、抗氧化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糖作用、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抗应激、抗疲劳作用、抗菌作用、微量元素的保健及药用功能、拮抗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毒理作用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归纳总结了黄柏的药理作用,认为其在降血糖作用、对肠管的影响、降血压作用、抗菌、抗炎、解热作用、抗癌作用、对免疫系统作用、抗溃疡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痛风作用、前列腺渗透作用、抗病毒作用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降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抑郁作用、镇静作用、保肝作用、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浅谈科室文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科室文化是承接医院文化下的"亚文化",是具有科室特色的医院文化的延伸和具体表现。并从科室文化的导向作用、精神作用、和谐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五个方面讨论了科室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蔓荆子的炮制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蔓荆子不同炮制品,不同提取成分及不同药用部位提取物,进行了镇痛作用比较。结果表明,炒焦品镇痛作用最强,总黄酮镇痛作用最优,蔓荆子果实有镇痛作用,宿幕无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母盐制前后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知母盐制前后清热、降血糖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酵母菌致大鼠高热法比较知母清热作用;采用四氧嘧啶致大鼠高血糖法比较知母降血糖作用.结果 知母有明显的清热作用,盐制品与生品未见显著性差异,且低剂量组清热作用优于高剂量组;知母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盐制品作用明显优于生品,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结论 知母具有清热、降血糖作用,盐制后降糖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
灯台叶止咳平喘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台叶的止咳平喘作用并明确灯台叶止咳平喘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枸橼酸喷雾法构建豚鼠咳嗽模型观察灯台叶不同有效部位的止咳作用,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观察不同有效部位的祛痰作用;采用二甲苯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不同有效部位抗炎作用。结果:生物碱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黄酮具有较强的平喘和抗急性炎症作用,而混合成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平喘和抗急性炎症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灯台叶的毒性作用较小。结论:灯台叶具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作用,不同有效部位均参与了其止咳平喘的药理效应。  相似文献   

8.
柳叶白前的镇咳、祛痰及抗炎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柳叶白前醇提物和醚提物给小鼠灌胃给药显示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醇提物的镇咳作用强于祛痰作用。水提物灌胃给药有一定的祛痰作用,但镇咳作用不明显,腹腔注射给药时对巴豆油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略论针刺作用的时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彭印高  李毅 《中国针灸》1996,16(7):43-45
针刺作用全过程,可分为四个时相,包括即时作用、经络感传作用、留针效应和针后滞后效应。这四个时相分别与神经作用、体液内分泌作用以及经络的特殊作用有关。全面深入研究各时相的机理,以至能有意识针对性地加强各时相的作用,这对于了解经络的本质、指导针刺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大蒜的药理作用:1.抗菌与抗滴虫作用;2.抗肿瘤作用;3.降血脂作用,4.激活免疫功能;5.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6.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7.对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绝经后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肾虚分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和肾阴阳俱虚证.针对雌激素减少出现的脂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属肾阳虚证者,常应用补肾阳药物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温补肾阳,改善卵巢功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温肾助阳、增强气化作用,达到化浊降脂的功效.查阅整理文献发现,许多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补肾阳药同时也具有调脂作用,如淫羊藿、鹿茸、杜仲、补骨脂、菟丝子、蛇床子、肉苁蓉、沙苑子;有些补肾阳药具有调脂作用,如冬虫夏草、肉桂、金樱子;而有些补肾阳药则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如紫河车、续断、蛤蚧.总结补肾阳中药的雌激素样作用和调脂作用,可以为深入探讨补肾阳中药的雌激素样作用和调脂作用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多糖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中药多糖通过对宿主的免疫调节作用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而达到抗肿瘤的增效作用;在减毒方面表现为:对肿瘤致病因子的预防作用和抗突变作用,放疗、化疗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复发、转移作用.研究表明,中药多糖有免疫增强作用,与放化疗药合用可增强抗癌效果,改善身体状况,是很好的抗癌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归经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中药归经和药物作用选择性的概念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指出:"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作用,即某药对某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主要和特殊的治疗作用.归经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药效所在.[1]"  相似文献   

14.
黄芩汤的组方配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实验药理学研究初步证明,全方药理作用及作用强度优于各组成单味药。君药黄芩在方中起主要作用。黄芩配伍芍药有相须作用。甘草、大枣在全方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本方缓急止痛的功效,主要是芍药配伍甘草的作用。而清热止痢的功效主要是黄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乙肝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乙肝发病机理与近年来乙肝中药治疗的研究成果 ,对乙肝在发生肝纤维化之前的中药治疗作用 ,即 :抗病毒作用 ,调整免疫作用 ,保护肝细胞作用做了阐述。指出中药治疗乙肝作用机制的研究应与辨证论治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提取液的局部麻醉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蛇床子提取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有阻滞麻醉作用;对豚鼠有浸润麻醉作用,并可被盐酸肾上腺素所增强;对家兔有椎管麻醉作用,但对兔角膜没有表面麻醉作用;可明显增强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荔枝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荔枝草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包括保肝作用,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等,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此,本文综述了荔枝草的药理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苦丁茶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归纳总结了苦丁茶的药理作用,认为其在对心血管作用、抗氧化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糖作用、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抗应激、抗疲劳作用、抗茵作用、微量元素的保健及药用功能、拮抗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毒理作用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槐耳浸膏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及增敏作用和逆转耐药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槐耳浸膏作用不同时间下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杀伤作用,同时测定应用槐耳浸膏时对阿霉素的增敏作用和耐药逆转作用;结论:金克在一定范围内对乳腺癌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作用3天时,IC50在0.05mg/ml左右,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杀伤作用相应的增强,对阿霉素化疗具有增敏作用和逆转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阐明中药的起效方式是中医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中药起效方式的看法百家争鸣,其中认为“叠加作用”是中药起效核心方式的科学假说,引发了中药药理学领域学者和专家的思考和争鸣。“叠加作用”为中药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提供了新解读,对中药药理学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根据当前中药研究中的研究成果及临床案例对中药起效的核心方式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以下观点:①中药成分结构的多样性及作用靶点的复杂性决定了中药药效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复杂多样的;②中药作用方式复杂而多变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进化而来,进化所致机体受体的多样性和中药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复杂网络调控系统,决定了单个中药成分更有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③从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来看“叠加作用”具有局限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仅仅依赖“叠加作用”可能无法全面解释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叠加作用”只是中药众多起效方式之一,是否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起效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