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小儿早期发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目前,世界各国脑瘫的发病率维持在2‰左右,在我国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92‰[1].脑瘫早期诊断困难,为提高对脑瘫早期诊断及预防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诊治的56例脑瘫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瘫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东  张新民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56-1359
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国际卫生组织报道1‰~5‰,我国六省(区)流行病学调查脑瘫患病率为1.2‰~2.7‰[1]。我国现有脑瘫患儿400~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4万,已成为新的临床、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小儿脑瘫病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国际卫生组织报道1‰-5‰,我国六省(区)流行病学调查脑瘫患病率为1.2‰-2.7‰。我国现有脑瘫患儿400-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4万。已成为新的临床、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小儿脑瘫病因,及早取干预措施,及早诊断、康复、治疗,对于降低患病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瘫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及出生后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不一,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发病率1‰~5‰,按我国人口推算,此类患者最低不少于25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15万左右,据报道江苏省脑瘫儿童发病率为3 ‰~4‰.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涉及到家庭幸福、人口素质提高,因此越来越多地受到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涉及小儿脑性瘫痪研究的文献广泛、分散且较为混杂,从理论层面对少儿脑瘫康复研究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推动小儿脑瘫的康复及其评价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六省及自治区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Li S  Lin Q  Li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20-1223
目的 调查中国1-6岁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患病现状。方法 1997年5月-1998年12月在中国江苏等6个省及自治区对1-6岁小儿脑性瘫痪现况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共调查1-6岁儿童1047327名,诊断脑瘫患儿2009例,患病率为1.92‰,男性的患病率为2.24‰,女性为1.55‰;孕周小于37周的早产儿患病率为35.13‰,足月儿患病率为1.58‰,过期产儿的患病率为2.1‰。结论 本组合资料脑瘫的患病率与世界各国家及地区相比处于较低范围,这可能与中国早产儿发生率低和早产儿存活率低有关;同时脑瘫患病率还与地区、性别、年龄、民族、出生体重及孕周有关。  相似文献   

6.
汤明丽  吕复莉  唐久来 《安徽医学》2012,33(9):1255-1257
正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小儿最常见和最为严重的运动残疾,是自受孕开始到婴儿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该病患病率为1‰~3‰,其中以痉挛型脑瘫为主,占脑瘫患儿的60%~70%[1]。我国1998年"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平均患病率1.86‰[2]。脑瘫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性瘫痪 (cerebralpalsy ,CP)是儿童严重致残的重要病症之一 ,我国的发生率平均为 3‰~5‰ ,而发达国家平均为 1.5‰~ 2‰[1] 。我省及本地区对该病的诊治始于近年 ,有关报道较少。为开创我区CP综合康复 ,我院在 1997年吸纳了先进地区的经验率先建立小儿脑瘫康复中心 ,现就本院收治的 30例患者进行病因、症状特点、治疗效果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治小儿脑瘫共 30例 ,男性 2 2性 ,女性 8例。年龄 6个月~ 16岁 ,平均 4岁 3个月。全部病例符合 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确定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8.
制定调查方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一岁内小儿全部进行体检,1-6岁儿童按筛查标准找出体检对象,最后由专家组进行确诊,结果0-6岁儿童56231人,脑瘫92例,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1.64‰。男略高于女,小儿脑瘫高发年龄在0-1岁和4-5岁;母亲年龄25-34岁小儿脑瘫患病率最高(56.5%);早产脑瘫发病率高于足月儿脑瘫发病率;脑瘫发生可见各种分娩方式;认为本组资料脑瘫影响因素多属于围产因素,因此要加强围产保健监测,减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减少母孕期用药,避免病毒感染及预防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9.
脑性瘫痪(以下称为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最常见也是极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我国的现患病率为1.8‰~4‰,绝大部分患儿是散发,农村发病率比城市高一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小儿脑瘫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而要做到‘三早’,向人们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提高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此我们对来我院就诊的脑瘫患儿及家长进行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调查,以期找出符合本地情况的经济有效的小儿脑瘫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国内报道发病率占1~7岁小儿的1.2‰~2.7‰,目前国际上脑瘫康复的主要途径为社区康复,国内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传统治疗尤其是针灸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康复医学界只把针灸作为一种简单的对肌肉或神经的刺激来看待,降低了针灸的疗效,缩小了针灸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本人结合临床总结了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实际应用,对于传统手段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环节上,以抛砖引玉,相互交流探讨,拓展针灸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合肥市界山镇小儿脑瘫的流行现况。方法 于1998年对蜀山镇7388名2~13岁的儿童进行脑瘫现患调查。结果 共发现脑瘫患儿11例,总患病率为1.49‰,其中男性6例(1.51‰),女性5例(1.47‰)。2~5岁组儿童脑瘫的患经为0.54‰,6~9岁组为2.06%,10~13岁组为1.53‰。脑瘫患儿中痉挛型6例,肌张力低下率为1.49‰,男女性别患病率无差异(P〉0.05);各年龄组之  相似文献   

12.
宁夏银川地区小儿脑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银川市、永宁县、银川郊区农村小儿脑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1995年6月~12月期间,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检查15872人,筛查出小儿脑性瘫痪31人。患病率为1.95‰,男孩患病率为2.36‰,女孩为1.58‰。永宁县、银川郊区患病率高于银川市。发病原因与围产因素密切相关;出生时异常构成41.9%,新生儿期异常80.6%。坚持治疗者仅占1/4。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占新生儿的2.0‰~2.5‰,目前国际上脑瘫康复的主要途径为社区康复,日本采取"疗""育"结合的模式.国内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传统治疗尤其是针灸、推拿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康复医学界只把针灸作为一种简单的对肌肉或神经的刺激来看待,降低了针灸的疗效,缩小了针灸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本人结合临床总结了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实际应用,对于传统手段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环节上,以抛砖引玉,相互交流探讨,拓展针灸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脑瘫高危因素儿信访调查以及在小儿神经专科门诊发现的脑瘫,了解脑瘫的发病情况并做脑瘫发病因素分析。脑瘫高危因素信访调查采用二种方法,其一是从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产科和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11472名活婴中,信访调查高危因素儿24名,发现脑瘫21例,占脑瘫高危因素儿9.8‰,占活婴1.83‰,其二是从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产科和海口市幼  相似文献   

15.
广西11万1—6岁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广西部分市县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试点调查,为全省范围的调查及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横县、钦州抽取24个乡(镇)为样本区,由通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统一诊断标准,对样本区1~6岁小儿进行脑性瘫痪的患病状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114952人,脑瘫152例,脑瘫患病率为1.33‰,其中男性111例,占73%,女性41例占27%。结论 广西两县11万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与国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合肥蜀山镇小儿脑瘫的流行现状 ,为决策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于1998年 10~ 11月对蜀山镇 14个行政村及 1个居委会 7388名 2~ 13岁的儿童进行脑瘫现患调查。结果 共发现脑瘫儿童 11例 ,总患病率为 1 4 9‰ ;其中男性 6例 ( 1 51‰ ) ,女性 5例 ( 1 4 7‰ )。 2~ 5岁组儿童脑瘫的患病率为 0 54‰ ,6~ 9岁组为2 0 6‰ ,10~ 13岁组为 1 53‰。脑瘫患儿中痉挛型6例 ,肌张力低下型 3例 ,震颤型 1例 ,混合型 1例。结论 本次调查总患病率为 1 4 9‰ ;男女性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患儿以痉挛型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癎、听觉与视力障碍等.脑瘫的发病率在我国为1.8‰-4‰,国外报道为1.5‰-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应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小儿脑瘫8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治疗.甲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和神经生长因子,乙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小儿康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乙组小儿脑瘫总改善率高于甲组(95.1%比80.5%,P<0.05).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PDI、GMFM均得到改善,其中乙组改善效果比甲组明显(P<0.05).结论:小儿脑瘫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改善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32例,采用捏脊,健脾益气,循经点穴,促肌力恢复,活动关节,足底,节段性等多种按摩疗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每次实施20-30分钟,1-2次/日,30日为1疗程,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30天治疗后,小儿脑瘫患儿的CS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全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P均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具有简单,便捷,费用低的优势,值得在小儿脑瘫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脑瘫高危因素儿信访调查以及在小儿神经专科门诊发现的脑瘫,了解脑瘫的发病情况并做脑瘫发病因素分析.脑瘫高危因素儿信访调查采用二种方法,其一是从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产科和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11472名活婴中,信访调查高危因素地2124名,发现脑瘫21例,占脑瘫高危因素儿9.8‰,占活婴1.83‰.其二是从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产科和海口市妇幼保住院产科出生的凡是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由产科医护人员直接发通知信,进书定期随访检查,共有1582名.结果发现脑瘫128例,占脑瘫病危因素地8.09%,确诊脑瘫时年龄均在6个月以内,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此外,从1990年1月至1997年7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12335例病人中共发现脑瘫428例.本文对脑瘫的发病因素分析发现,早产、新生儿窒息、妊娠期感染、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导致脑瘫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