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行椎弓根穿刺后,将甲基丙烯甲酯(PMMA)注入机体,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技术操作全部获得成功,患椎平均注入PMMA6.4ml。术后37例疼痛完全缓解(78.7%),10例部分缓解(21.3%),有效率达100%,患者活动度增加。所有患者无需切开手术治疗,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时,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地重建椎体强度,并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治疗急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4例急性椎体骨折患者,骨折的部位为椎体的前部和(或)中部,患者均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选择椎体骨折相对严重的一侧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商品名骨水泥,PMMA),PMMA的剂量为2~6ml.分别在术前、术后48h记录疼痛分数和功能水平(巴塞尔指数)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中粉碎性骨折18例,41个骨折的椎体进行PVP治疗.术前的疼痛分数为18.09±1.50,术后48h为6.74±1.4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巴塞尔指数术前为53.78±16.66,术后48h为87.21±15.9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本组中8例在PMMA注射过程中进入椎体的两侧或前方,1例进入椎间盘和椎管,2例进入静脉,1例进入肺动脉,但患者均无临床症状.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多年,二者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均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PVP和PKP都明显的改善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顽固性腰背痛的症状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PVP/PKP手术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早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4月~2009年7月收治的21例(2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SF-36健康凋查评分情况,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1个月、3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16.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明显,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8个分项维度中包括机体功能、独立能力、躯体背靠背、活力、情感和精神状态6个维度明显提高。2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前VAS为(8.014±0.826)分.术后3d为(3.007±0.996)分,术后1个月为(2.787±0.667)分,术后3个月为(2.763±0.790)分。术前与术后3个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时间段之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作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体经皮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26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适当黏度和剂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压缩塌陷椎体高度恢复程度。结果: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 5ml,疼痛不同程度缓解,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试,21例中10例完全缓解,6例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率达76.1%,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较好,但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椎体强度和脊柱稳定性,微创操作,并发症少,临床前景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一椎体结核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单一椎体结核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X线机监视下经椎弓根行椎体穿刺。用特制骨水泥注射器注入骨水泥3~6 m l不等。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并能加固椎体,增加病变椎体的抗压缩及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脊柱结核治愈,防止椎体塌陷。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一椎体结核安全可行,止痛效果好,预后良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单一椎体结核的介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2010年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病变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治疗脊柱转移肿瘤26例38个椎体(胸椎10个,腰椎28个).男12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结果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心、肺、脑血管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9例15个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泄漏.术后1周统计18例疼痛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2例无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2分降至平均29分,有效率为88%.结论 PV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缓解疼痛明显,防止椎体塌陷压迫脊髓,是很好的脊椎转移肿瘤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能明显缓解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但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就PVP与PKP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经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采用PVP治疗200例(256椎)VCFs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及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骨水泥注入量、随访情况,分析临床疗效与再骨折和骨水泥注入量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9.84±o.30)分,术后第3天为(2.13±0.85)分;活动力水平增加,术前(3.92±0.28)分,术后第3天(1.08±0.27)分;骨水泥注入量每椎(4.79±1.42)mL,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39.4个月,随访期间有8例患者再次骨折入院治疗,骨水泥注入量每椎(4.70±1.16)mL,与256个椎体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临床止痛效果与再次骨折和骨水泥注入量无明显关系;术后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与骨水泥注入量有相关性;建议规范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适应证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50例患者64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的术后疗效。结果 58节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6节椎体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2h及1d疼痛即明显缓解,术中注射骨水泥平均为5.2ml,有2节椎旁静脉丛有细条样骨水泥外渗,1节椎体后软组织内小条状漏出(经小切口钳出)。50例64节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急性重度压缩性骨折(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骨质疏松椎体急性SVCF患者38例,男1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2岁。体位复位后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的X线片测量。结果:38例手术均安全完成,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平均3.0 ml,术后平均随访20.7(12~42)个月。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及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4例(10.5%)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结合体位复位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急性SVCF的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2005年4月~2007年2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治疗的15名患者。术后疗效评价采用直观类比评分调查。结果:15例穿刺均成功,有1例骨水泥渗漏到椎体侧方,1例渗漏到椎前静脉,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2例(12/15),显著缓解5例(3/15),VAS评分术前平均7.37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平均2.17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无疼痛再发。结论:PVP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能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近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96个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72 h、6周、1年疼痛VAS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情况。结果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72 h、6周、1年VAS评分分别为7.53±1.21、3.21±1.30、3.01±1.06、2.54±1.10;ODI值分别为81±9.31、32.9±7.3、32.5±8.31、31.0±6.9,两项指标手术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椎后突Cobb’s角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有11例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结论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即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功能,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影像学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线高度及伤椎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影像学指标均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P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能更好改善症状,恢复椎体形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轻中度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VP25例,PKP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功能评分、并发症和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VAS、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比较,PKP组明显高于PVP组(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轻中度OVCFs的临床疗效相当,从治疗成本考虑,建议优先应用PVP。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9-11+2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差异性分为PVP组和PKP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前缘椎体高度及Cobb角。结果 PVP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为(4.79±0.92)mL,低于PKP组的(5.78±0.89)mL,术中透视时间为(8.14±1.02)min,手术时间为(28.15±6.63)min,短于PKP组的(9.94±1.38)min和(35.84±6.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高于PKP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KP组和PVP组患者的VAS评分、伤椎前缘椎体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KP组患者伤椎前缘椎体高度为(27.27±2.04)mm,高于PVP组的(22.45±2.47)mm;Cobb角为(10.25±1.22)°,低于PVP组的(13.42±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可有效恢复压缩性椎体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率,PVP手术时间短,临床上对于身体状况好者可首选PKP;而对于椎体压缩程度不严重、Cobb角相对较小的患者可首选PVP。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椎体的多种良恶性病变及骨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其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