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门诊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窗口。调查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其对策,对指导高血压患者治疗,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研究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 顾性分析临夏州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VTE分成肺癌合并VTE 组47例和单纯肺癌组80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单 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化疗、腺癌、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均是肺癌合并VTE 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合并VTE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纯肺癌组。结论:肺癌合并VTE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糖尿病、冠 心病、高血压、化疗、腺癌、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均会增加肺癌患者合并VTE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发病6 h内入院,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统计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性别、年龄等资料,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情况分为好转组22例与未好转组58例,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OR=5.647,95%CI为2.621~12.166)、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得分(OR=0.322,95%CI为0.101~0.796)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GCS得分低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必须重视对高龄、意识状态较差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评估,确立有效的诊疗方案,以优化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霞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787-78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57例妊娠合并CHD患者产后合并症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 对产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肺动脉高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妊娠并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 妊娠合并CHD,重度妊娠高血压、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肺动脉高压和糖尿病是妊娠并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时处理,可降低其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张霞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787-78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57例妊娠合并CHD患者产后合并症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 对产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肺动脉高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妊娠并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 妊娠合并CHD,重度妊娠高血压、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肺动脉高压和糖尿病是妊娠并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时处理,可降低其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霞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6):787-78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57例妊娠合并CHD患者产后合并症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 对产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肺动脉高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妊娠并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 妊娠合并CHD,重度妊娠高血压、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肺动脉高压和糖尿病是妊娠并CH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时处理,可降低其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侯国盛 《现代保健》2011,(24):183-18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入院时的血压和意识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对于大量脑出血,脑干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小脑、丘脑、脑室、基底节和脑叶。入院时的血压越高、意识障碍越严重、出现的并发症越多,则患者的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生要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夏州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VTE分成肺癌合并VTE组47例和单纯肺癌组80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化疗、腺癌、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均是肺癌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合并VTE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纯肺癌组。结论:肺癌合并VTE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化疗、腺癌、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均会增加肺癌患者合并VTE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收集自2013年9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患者分成老年组和青年组各103例。观察比较老年组和青年组患者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状况。结果:1高血压是所有发生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在老年组中发生急性脑出血的概率高于青年组。2有大量吸烟史和饮酒史是青年组发生急性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且发生急性脑出血的概率高于老年组。3青年组预后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大量吸烟史,饮酒史,其中高血压为主要发病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张丽 《大众健康》2010,(3):50-5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衰竭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都与年轻患者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患者中,静息心率(RHR)增快较为常见,也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标志。本文就RHR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高血压患者RHR增快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RHR增快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N时高血压患者RHR增快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率管理应与血压、血糖、血脂管理并重,成为临床治疗的靶点。心率是高血压病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心率增快伴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RHR是指导用药的简便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观察组4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其中吸烟史、高血压、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是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和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浆总胆固醇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是早期冠心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早期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必要观察分析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颈动脉斑块与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分析患者的相关预后.方法:入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3例,根据是否合并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04例与非颈动脉斑块组49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不全、合并休克、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及一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颈动脉斑块组心功能不全、合并休克、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预后差.结论:颈动脉斑块与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兴市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0年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抽样调查35岁以上居民20548人,调查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忠现率为37.5%;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9.6%、12.7%、8.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BMI、吸烟、高血压家族我、口味偏咸、睡眠时间少,蔬菜、油脂摄入量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泰兴市高血压患病人数众多,亟需开展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普及防治知识,做好查、治、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2012.5期间256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有63例患者再次发生,复发率24.61%,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临床特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再发组在血压、血糖、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不良嗜好等危险因素均未达到理想的干预,再发组神经功能损伤重、重度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初发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心脏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具有多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复发危险性更大,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度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初发缺血性脑卒中,其预后更差。结论早期评估危险因素并积极有效干预危险因素对降低脑梗死复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介入栓塞及开颅夹闭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寻求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予以有效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01-01-2018-06-01收治的10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介入栓塞组和开颅夹闭术组,各53例。记录两组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介入栓塞组预后不良13例,占24.53%;开颅夹闭术组16例,占30.19%,χ~2=0.427,P=0.5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χ~2=4.325,P=0.016)、手术时机(χ~2=2.441,P=0.016)、Hunt-Hess分级(χ~2=14.624,P<0.001)、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比值(AR)(χ~2=3.310,P=0.001)及高血压(χ~2=8.898,P=0.003)是影响介入栓塞术患者预后的因素;年龄(χ~2=5.721,P=0.007)、Fisher分级(χ~2=6.148,P=0.013)、手术时机(χ~2=2.211,P=0.027)、Hunt-Hess分级(χ~2=13.545,P<0.001)、高血压(χ~2=6.173,P=0.013)及AR(χ~2=18.707,P<0.001)是影响开颅夹闭术患者预后的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中和晚期、Hunt-Hess分级Ⅲ~Ⅳ级、AR≤2.0及高血压是导致介入栓塞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60岁、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中和晚期、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血压及AR≤2.0是导致开颅夹闭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经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治疗后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故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初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初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1例,采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焦虑情绪检生率为52.25%(58/1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文化程度高和支持利用度高是初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保护因素,并发症种类多是初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危险因素。结论初次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积极提供健康宣教,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出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症对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至2016年于本院收治的经CT证实的223例SAH患者,其中无合并症组80例,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老年常见疾病的患者143例,入院治疗前统计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ore,GCS)和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The 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评分,对SAH患者进行初始治疗干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价两组SAH患者的早期预后,分析各个合并症对合并症组患者预后的影响。T检验比较年龄等计量资料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性别等计量资料的差异,秩和检验比较GCS等等级资料的组建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合并症。结果合并症组与非合并症组比较,患者年龄、性别、GCS分级差别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合并症组的WFNS分级整体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入院治疗30天后,非合并症组约有71.1%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合并症组仅有49.7%的患者预后较好。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者的预后较非该疾病的患者预后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患者和癌症患者的预后评分与非该疾病患者的预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SAH的危险因素(OR=1.801和1.533),而高血脂不是SAH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中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志君 《现代保健》2009,(28):19-20
目的探讨影响急件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3-2008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医院4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3-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4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抢救无效死亡19例,病死率为4.53%。高龄、心肌梗死面积大、未及时溶栓、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是影响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62、3.205、2.390、2.401、2.133和1.650。结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原因很多,及时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浓度,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年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青年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高血压为青年重症脑出血最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发病初期症状重,并发症多;高血压脑出血以基底节多见,其次为脑干.结论 青年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要加强在青年人中的脑卒中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