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6年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9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6年收集的99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ADR报表涉及药品7大类29种,ADR累及全身8个系统,以消化系统反应居首位,其次是过敏反应。ADR居前三位的药物是:激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引起的ADR首次引起广泛关注。结论ADR监测工作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用药监测,是预防ADR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该院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2.
3.
638例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将近五年国内有关干扰素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搜集分析。结果: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临床除发热、疲劳等症状外,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损害、突发性失听、神经精神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致命性肝功能恶化等。结论: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临床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06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64例干扰素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扰素所致不良反应在30~39a年龄段发生比例较高(占35.94%),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占68.75%)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占31.25%)。不良反应多在多次给药后发生,其临床表现以免疫系统的变态反应最常见,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结论:临床使用干扰素时应根据用药指征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摘 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监测某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使用PEG-IFNα患者的ADR发生情况。结果:共监测患者183例,男114例,女 69例,期间发生ADR共175例,412例次;大多数患者发生两种以上ADR。外周血细胞下降发生率最高为98.3%, 其次是流感样症状、注射局部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后几种ADR大多合并外周血细胞下降。监测期间发生严重的ADR 8例(构成比1.9%)。不同性别、体重指数患者间ADR无明显差别,50岁以上年龄患者更易出现明显的外周血细胞下降。结论:PEG-IFNα虽然有较多ADR,但仍是目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只要在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目的:分析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及发生特点,促进本品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集的135例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和规律。结果:从患者信息来看,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患者居多;从用药情况来看,存在超说明书剂量和超说明书溶媒规定使用;从不良反应情况来看,63%发生在用药当日,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涉及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其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60%发生用药后2 d及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电解质异常导致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结论:临床上应关注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剂时间过长致电解质异常的风险,避免超说明书用药,加强合理用药宣传,降低使用风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重视加强收集其导致电解质异常及其他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12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27例不良反应中,心血管药物77例,占60.63%;其它为内分泌、激素药物22例,占17.32%;抗生素11例,占8.66%;抗癌药3例,占2.36%;其它14例,占11.02%。重症不良反应48例,占37.79%;死亡6例,占4.72%.结论:心血管药物可能引致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依维莫司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依维莫司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依维莫司ADR个案报道65例,其中女性41例(63.08%),男性24例(36.92%),年龄分... 相似文献
14.
103例刺五加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中有关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75篇,并对数据较完整的103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33.98%),其次为全身反应、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引起的变态反应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国内外文献中硼替佐米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至2017年国内外医学文献中报道的硼替佐米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对患者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有53篇报道文献纳入统计,涉及硼替佐米所致不良反应6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5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其中,呼吸系统损害所占比例最大,达28.89%,其次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占13.33%。结论:硼替佐米所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规范硼替佐米的用法用量、关注易发生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人群,早期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可将不良反应引起的损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收集的204例注射用灯盏花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原发疾病和过敏史,用药方法和剂量,ADR发生的时间分布,性质、因果关系及转归,累及系统和器官等。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所致ADR在各年龄组段均有分布;患者原发疾病多为心脑血管病;用药剂量和方法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较大;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2 h内且绝大多数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所致ADR以过敏反应为主,且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结论: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并加强用药监护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注射用灯盏花素不良反应地发生。 相似文献
17.
381例别嘌醇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玉斌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1):32-34
目的:对别嘌醇引起的381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有关别嘌醇不良反应的文献,总结归纳别嘌醇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381例别嘌醇不良反应中,死亡42例(占11.02%),死亡率高,应引起注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粘膜反应,共369例(占96.85%),其主要表现为药疹.其次是发热,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使用该药时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对福建省长乐市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上报的阿托伐他汀所致10例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引起的ADR中,女性7例,男性3例。发生次数最多为心肌、心内膜、心包及瓣膜损害3次(17.65%),肝胆系统损害3次(17.65%)、全身性损害2次(11.7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次(11.76%)、胃肠系统损害2次(11.76%)。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阿托伐他汀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53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监测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山西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提示应正确使用头孢素类抗生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收到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536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折。结果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18种,排前3位的是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噻肟。药品不良反应累及人体的9个系统,比例最高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论 应关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被成功研发并上市。靶向药物具有靶向性强、不良反应相对较低等优点,能够对肿瘤细胞内异常的信号通路靶点特异性杀伤,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仍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该类药品往往价格昂贵,如何合理使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药师应关注的问题。本文详述了靶向药物的分类以及上市情况,总结了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以期为靶向药物的药学监护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