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交叉抗原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体部浸出液交叉抗原成分进行分析 ,为利用有关美洲大蠊分子克隆的资料进行黑胸大蠊主要变应原的克隆、测序和重组表达做前期工作。制备纯种黑胸大蠊及美洲大蠊的体部浸出液 ,采用SDS PAGE (12 %分离胶 )分离蛋白成分 ,用Coomassi亮蓝染色 ,比较两种来源蛋白成分的差异。然后将蛋白电转至PVDF膜 ,以兔抗黑胸大蠊体部浸出液 (WBE )抗体作为第一抗体 ,进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 ,以判断两种蟑螂的交叉抗原成分。两种蟑螂体部浸出液蛋白成分的SDS PAGE带型略有差异 ,主要是条带密度不一致 ,而从其疏密分布 (分布型式 )上看 ,两者间存在相当多的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组分。经SDS PAGE分离的条带多达近 30条 ,分子量相同的组分多达 2 0余条。免疫印迹表明 ,针对兔抗黑胸大蠊体部浸出液 (WBE )抗体 (IgG )有交叉反应的抗原成分多达 10几条。黑胸大蠊与美洲大蠊体部浸出液的蛋白成分或变应原组分间存在交叉反应成分。提示 ,利用有关美洲大蠊分子克隆的资料进一步对黑胸大蠊主要变应原进行克隆、测序或重组表达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美洲大蠊变应原Cr-PⅡ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结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RT-PCR技术从美洲大蠊中扩增出变应原Cr-pⅡ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所克隆的片段含有长度为1 1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与台湾株来源的Cr-pⅡ(Per a1.0103)有95.9%的同源性.用Nde Ⅰ和Not Ⅰ将目的片段从T载体中切下,定向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4a(+),然后成功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 Star.经IPTG诱导得到45kDa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IgE结合活性.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目的蛋白的抗原表位和3D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艾蒿花粉主要变应原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我国蒿属花粉中常见、重要的变应原艾蒿花粉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方法采用不同的提取液得到艾蒿花粉粗浸液 ,经饱和 (NH4 ) 2 SO4 分级沉淀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离蛋白质组分 ,并用凝胶成像系统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Mr) ;采用Westernblot鉴定其主要及次要变应原 ;通过DEAE CelluloseDE 32离子交换层析 (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 ,IEC)和SephadexG 75凝胶层析 (gelchromatography)对艾蒿花粉变应原进行纯化。结果 分离后得到 2 0多种蛋白质组分 ,其中Mr 为 5 8× 1 0 3、38× 1 0 3、2 5× 1 0 3、2 0× 1 0 3、1 6× 1 0 3等 5个条带蛋白含量最丰富 ;分离到的蛋白质组分中有 9种蛋白能与确诊的蒿属花粉过敏患者血清中蒿属花粉特异性IgE结合 ,其中Mr 为 6 2× 1 0 3、4 3× 1 0 3、38× 1 0 3的蛋白条带的结合率最高 ;经纯化后仅得到Mr 为 6 2× 1 0 3的主要变应原。结论 艾蒿花粉的主要变应原Mr 分别为 6 2× 1 0 3、4 3× 1 0 3和 38× 1 0 3,层析技术可以对Mr 为6 2× 1 0 3的主要变应原成分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消化系统结构,通过连续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制备并观察美洲大蠊切片。结果显示,美洲大蠊消化道占据体腔大部分空间,其中前肠长度约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一半,肠壁薄,前胃中含有高度硬化的齿,便于磨碎食物;中肠是美洲大蠊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肠壁细胞包括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再生细胞;后肠包括回肠、结肠和直肠3部分。回肠肌肉层较厚,经过回肠瓣后成为结肠。直肠肠壁细胞特化为长形垫状突起,突出于肠腔中形成直肠垫。本文为进一步阐明蟑螂结构与消化机制和变应原理论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洲大蠊呼吸信号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具有典型的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DGC)呼吸模式,一个DGC分为气门关闭颤动(CF)和气门开放(O)两个阶段。不同的个体,DGC、CF和O阶段历时差异很大,随着DGC历时增加,CF阶段历时增加速率大于O阶段,O阶段CO2释放量随DGC、O阶段历时增加而增加,单位体重的CO2平均释放速率随DGC历时增加而减少,但与O阶段历时关系不显著。体重影响O阶段CO2释放量和平均释放速率,而与DGC、CF和O阶段历时关系不显著。DGC、CF和O阶段历时随温度增加而减少,DGC频率和单位体重的CO2平均释放速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但O阶段CO2释放量在一定温度内是相对恒定的,表明CO2平均释放速率主要是DGC频率调制而不是O阶段CO2释放量调制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制环保、低毒、高效的蟑螂诱杀产品,加速蟑螂诱饵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为寻找依靠化学药剂为主防治蟑螂的替代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植物源物质、聚集信息素结合食饵对蟑螂开展了诱杀试验,通过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对3种不同配方的饵剂:配方1(PPF-A)、配方2(PPF-B)、配方3(PPF-C)的行为反应和死亡率来综合评价饵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对饵剂PPF-A、PPF-B、PPF-C的趋向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美洲大蠊对3种配方饵剂(PPF-A、PPF-B、PPF-C)的趋向反应率均低于德国小蠊。在选择取食3种饵剂(PPF-A、PPF-B、PPF-C)的情况下,德国小蠊在7 d内全部死亡;其中取食饵剂PPF-C的德国小蠊在第6 d就全部死亡,而对照组均无虫死亡。仅取食饵剂PPF-C的美洲大蠊在7 d内全部死亡。三种配方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诱杀效果要高于美洲大蠊,饵剂PPF-C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3种营养成分不同含量的饲料对美洲大蠊若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大蠊若虫孵化后取食饲料2 120天,其平均体重为(35.95±0.68)mg/头,较取食饲料1、饲料3的美洲大蠊若虫的体重高;美洲大蠊若虫对饲料3的日平均取食量(2.58±0.48)mg/头较饲料2的日平均取食量(1.99±O.83)mg/头多,但美洲大蠊若虫从饲料2、饲料3中日摄食的蛋白质和脂类间无差异(P>0.05);美洲大蠊若虫对饲料2的利用率(95.67±1.32)%和食物转化效率(14.22±6.48)%高,与对饲料1、饲料3的利用率、食物转化效率间存在差异.美洲大蠊若虫取食饲料2较取食其他2种饲料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对表达美洲蟑螂Arg变应原的BCG进行免疫原性评估,为BCG脱敏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106CFU重组BCG-Arg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0、2、4、6、8周收集血清。使用纯化的重组Arg包被ELISA板,ELISA检测Arg特异性IgG及IgG1I、gG2a亚类。重组BCG-Arg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2周后,血清Arg特异性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gG1及IgG2a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2a升高更明显。重组美洲大蠊BCG-Arg具免疫原性,并且诱导Th1优势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经免疫诱导,美洲大蠊血淋巴可产生抑菌活性,诱导后不同时间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有明显变化。其中,亮氨酸的含量增加显著,在诱导144h后,含量已达520.185mg/mL,是未处理个体的4.18倍;胱氨酸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电泳结果表明:头、胸部和足组织均没有新物质产生,腹部组织和血淋巴均有新的物质产生。用头部、胸部、足和腹部肌肉的研磨液进行抑菌实验,没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培养高纯度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并应用检测ABP mRNA原位杂交方法加以鉴定.方法 选用18~22d龄SD雄性大鼠睾丸,采用0.25%胰蛋白酶、0.1%透明质酸酶、 0.1%胶原酶三酶依次消化法分离支持细胞,置于32℃ 5% CO2的培养箱培养,48h后用20mmol/L Tris-HCl低渗处理培养细胞.培养1周后应用伊红染色、吖啶橙荧光染色、Feulgen染色对所培养的支持细胞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检测ABP mRNA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结果 培养1周后所获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达95%以上.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ABP mRNA表达阳性,其形态结构特征与用其他方法鉴定为支持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一致.结论 采用三酶连续消化及低渗处理法分离培养的支持细胞纯度高,而且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BP mRNA是一种新的、特异、有效的鉴定支持细胞及其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胎儿脑室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有效的人胎儿神经前体细胞分离及纯化系统。方法取人自然流产胎儿脑室区(VZ)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133阳性及CD133阴性细胞群,体外培养并比较两者增殖能力。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D133阳性细胞群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及诱导分化后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纯化后CD133阳性细胞群体外扩增能力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能形成神经球并可连续传代,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表明其nestin抗原阳性,诱导分化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而CD133阴性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多呈单个分散状态,神经球形成数目与CD133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可有效分离人胎儿脑内CD133阳性细胞,且该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4例婴儿玫瑰疹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脐血淋巴细胞共培养,3例病人标本见有细胞病,其中1株病毒经多次传代和冻存后,仍能产生CPE。该病毒株感染细胞的超薄切片在电镜下可见疱疹病毒性颗粒,感染细胞涂片与抗HHV-6单抗产生明显荧光,用该病毒株制备的单抗与HHV-6 Z29株荧光试验呈阳性,表明分离的病毒为HHV-6。  相似文献   

15.
应用SDS PAGE、电渗、透析等方法 ,分离纯化SIEA Gp10 1分子抗原。采用多途径免疫法制备单特异性抗血清 ,琼脂扩散试验和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 ,SDS PAGE和ELIB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纯化的SIEA Gp10 1为单一抗原分子 ,对SIEA Gp10 1的抗血清进行ELIB分析 ,证明其仅识别SIEA Gp10 1抗原 ,说明SIEA Gp10 1分子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6.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TDC)的分离纯化方法。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小鼠CD5 单克隆抗体(m Ab)淘洗法(panning)。 结果 细胞浓度在1.5×107 /m l时进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使分离纯度高、细胞丢失少;依次使用两种分离液分离的效果优于同一种分离液的反复使用;小鼠CD5单抗浓度为25m g/L时,淘洗纯化效果较好,TDC纯度达75% ~90% 。 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与CD5单抗淘洗纯化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分离大鼠胎儿表皮干细胞方法,以及观察其在体内环境中的分化潜能。方法采集ED14、ED16、ED18及ED20不同发育阶段的SD大鼠胎儿皮肤,HE染色观察其结构。鼠尾胶原快速黏附法筛选胎鼠表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进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K-19和1β-整合素表达情况。同时,也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检验。经荧光染料(PKH26)标记过的胎鼠表皮干细胞与多孔凝胶海绵结合,然后植入大鼠肾被膜下进行诱导分化。结果在ED18之前皮肤表皮和真皮尚未充分完成分化。使用快速黏附法能够有效的从ED18胎鼠皮肤分离到表皮干细胞。获得的细胞CK19和1β整合素呈阳性表达,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呈慢周期性,移植体在肾被膜下分化并展现典型的表皮样结构。结论表皮干细胞存在于早期发育皮肤中,但在ED18才能使用快速黏附法分离到表皮干细胞。此时的胎鼠表皮干细胞具有向表皮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