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介入与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03月份至2010年02月份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我院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44例患者(采用直接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6.4%,胸痛明显缓解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后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各方面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心电图ST段下降率达85%,胸痛缓解率达82%,常规治疗组ST段下降率为50%,胸痛缓解率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合理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承发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32-1633
目的:分析尿澈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别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和常规治疗各20例,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心电图ST段下降率达85%,胸痛缓解率达80%,常规治疗组ST段下降率为30%,胸痛缓解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宽甸县中心医院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通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发病时间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治疗组胸痛缓解率达83.33%,ST段下降率达88.89%。对照组胸痛缓解率为33.33%,ST段下降率为44.44%,两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诊断并及时进行合理的溶栓治疗对心肌梗死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广贵 《安徽医药》2014,(5):949-95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2例,按是否符合溶栓条件分两组,溶栓组50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在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胸痛缓解迅速、明显,但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疗效确切、安全,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开始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常规药物、静脉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6例。A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B组采用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C组则实施PCI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C组ST段回落50%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以及发病至CKMB峰值时间与B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C组的住院天数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讨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病死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心电图ST段下降率达86.4%,胸痛缓解率达91%,常规治疗组ST段下降率为62.5%,胸痛缓解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溶栓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两种治疗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动脉残余血管狭窄多于20%、TIMI血流3级率、左室射血(LVEF)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T段回落不良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可缓解心肌坏死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中的溶栓抗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溶栓以及抗栓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溶栓抗栓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胸痛大部分得到缓解,心电图显示大部分患者ST段在2 h内有所下降,大部分患者心肌酶指标显示溶栓再通。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非介入治疗溶栓抗栓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估。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实验研究。将纳入的100例实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尿激酶原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三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溶栓再通率(90%)高于对照组(7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率(94%)高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4%)小于对照组(2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溶栓再通率高、胸痛症状缓解率高、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12 h以内给予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492)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入。结果本组入选66例患者中,溶栓成功者53例,成功率为80.3%;溶栓未通者13例。溶栓成功者于2 h内心电图抬高的ST段均回落〉50%;胸痛明显缓解或者基本消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出现前移,于14 h内提前出现;患者于2 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常见)。结论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闭塞血管再通率高,临床效果好,在基层医院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60例中胸痛迅速缓解者40例;抬高的ST段下降37例;出现期前收缩12例;CK及CK—MB升高峰值提前37例。总有效例数为48例,占80.0%。结论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与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冠状动脉内溶栓组各53例,分别给予尿激酶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内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81.1%与静脉溶栓组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前者3.7%与后者的7.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尿激酶用量小,血管再通时间提前。结论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较之静脉溶栓有诸多优势,对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尚不成熟的基层医院,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方法收集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滴入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67%,胸痛缓解,ST段下段〉50%,CK-MB峰值前移,激酶静脉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结论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某院收治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而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为95.24%,15d内病死率为4.76%,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8%;对照组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为64.29%,15d内病死率为11.90%,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29%。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I治疗比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更高,PCI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所选病例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总病例为70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替普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胸痛到溶栓时间和再通时间、再通率、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的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但瑞替普酶更加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诊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78例患者均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抗血小板的聚集、抗凝的基础上给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替罗非班10μg/kg在3min内推完,同时在介入治疗之后再以0.15μg/(kg min)持续24~36h。记录治疗24h、4周重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出血等事件的发生率,血小板数目、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组24h、4周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略高于治疗组、血小板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诊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快速、有效缓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能显著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159-159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了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56例患者,对发病12h以内的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演变以及心肌坏死标记物,判断2h血管再通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56例患者溶栓后2h血管再通38例(67.9%)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无明显出血倾向或不良反应。尤其在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为有效的再灌注方法之一,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6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尿激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溶栓成功者45例(75.0%),因恶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者1例,占溶栓成功者比例的2.2%。溶栓未成功者15例(25.0%);治疗2h内患者胸痛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经治疗后,死亡2例,占溶栓未成功者比例的13.3%。溶栓成功组患者在治疗2h内胸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有31例(51.7%);溶栓未成功组患者治疗2h内患者胸痛症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6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相关性并发症。结论尿激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为进一步实施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62例STEMI患者分到观察组(n=82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溶栓后120 min内临床再通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30 d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再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后120 min内临床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30 d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再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施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再通率,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