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HD)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血流参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拟诊87例CHD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病变组(即对照组,n=23)、1支病变组(n=21)、2支病变组(n=27)及3支病变组(n=16),≥1支病变为CHD组。全部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数、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未期血流速度(EDV)、平均流速(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CH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粥样硬化斑块数随着病变支数增多而增加(P〈0.01)。CHD组的颈总动脉RI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收缩压与颈总动脉内径、EDV、RI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数及血流参数与CHD有一定关联,超声检测颈动脉对冠心病诊断、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丹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急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天丹通络胶囊、辛伐他丁配合脑梗死常规治疗,于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计算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性积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IP、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丹通络胶囊具有调脂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快步运动对动脉粥样斑块逆转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他汀组和联合组。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北京阿乐)口服,联合组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口服基础上联合快步运动(4~5天/周),随访2年。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稳定斑块率来评估斑块逆转效果。结果联合组在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面优于他汀组。联合组对颈动脉斑块IMT、最大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提高稳定斑块率方面优于他汀组。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快步有氧运动能够降低LDLC、TC、TG水平,提高HDLC的水平及功能,增加斑块稳定性,具有逆转斑块的作用,且随着时间延长,抗动脉硬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寻找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血清标志物。通过对 12 0例定位于颈内动脉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和无斑块组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 84例患者于入院 3周后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结果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 72 .5 % (87例 ) ,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为 4 .17%。梗死侧颈动脉软斑发生率 (32 .9% )高于非梗死侧 (16 .9% ) ,软斑组和硬斑组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 ,而软斑组基质金属蛋白酶 9水平又高于硬斑组 (P <0 .0 5 )。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可能以斑块居多 ,而重度狭窄发生率较低 ,软斑为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9可能是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一个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老年就诊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方法 175例门诊检查的无高血压老年就诊人群,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明确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根据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与理想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例数均比较高(P0.05)。理想血压组硬斑例数最高,其次为混合斑,软斑数最少;正常高值组软斑例数最高,其次为混合斑,硬斑最少,差异显著(P0.05)。颈部斑块组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正常高值血压明显高于颈部无斑块组,而血清脂联素(APN)低于颈部无斑块组(P0.05)。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DL-C、Hcy及正常高值血压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APN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增加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非脑血管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13例均无冠心病史),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27例)。冠心病诊断依据心电图,运动-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SPEC)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 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未见狭窄及粥样斑块,其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80%(38/47)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IC)/颈总动脉血流速(CC)〉0.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无并发症者12例,合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者76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32例;血脂异常者77例,血脂正常者73例。将150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稳定性、内-中膜厚度(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的差异,再依据是否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两个亚组,比较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其余三组比较,无并发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稳定斑块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正常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而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血脂异常组(P<0.01)。无并发症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小于其余三组,合并高血压组以及合并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小于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组(P<0.01)。血脂正常组IMT、平均斑块数和斑块积分均显著低于血脂异常组(P<0.01)。未检出斑块组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检出斑块组(P<0.01)。结论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加重其程度和不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颈动脉超声的检查,以及时监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变化,良好地控制脑梗死的发生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氧化应激功能变化。方法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钼酸铵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56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和53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者做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高血压患者SOD、CAT和GSH-PX均降低,MDA水平升高,以高血压动脉粥样斑块阳性患者为著(P均〈0.01)。结论氧化应激因素参与了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概述了颈动脉斑块形成、发展和破裂的病理机制,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的因素,诊断的现状 以及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和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足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9例糖尿病人及90例非糖尿病人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并与86例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颈动脉和足背AS斑块的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糖尿病组足背AS斑块的检出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和足背动脉可反映糖尿病人全身AS的发病情况;检测足背动脉对早期发现AS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特点 ,并与同一个体的冠状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尸体解剖病例 15例。将所有病例之两侧股动脉、颈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连续取材 ,光镜下观察三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态学、病变分布情况 ,并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在老年患者中 ,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晚期斑块尤其是复合病变为主 ,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似。右股动脉的斑块检出率达 93.3%。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比较 ,股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范围较小 ,程度较轻。三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范围上无相关性。结论 股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间接指标。但在同一个体 ,不能用股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5倒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脑卒中组,15例死于非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取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颈内动脉处相关组织,镜下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性质。结果脑卒中组患者升主动脉斑块有12例,颈内动脉斑块有12例,以扁平斑、硬斑和软斑为主;主动脉弓和颈内动脉入口处斑块有18例,其中溃疡斑和出血性斑块多见;对照组患者上述位置斑块各有5例.以散在硬斑为主,有少量软斑。结论老年人主动脉弓及颈内动脉入口处的溃疡斑、出血性斑块破裂可导致血栓形成,是引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股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尸体解剖病例 15例 ,将所有病例的两侧股动脉、两侧颈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连续取材 ,常规病理检查 ,部分节段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CD6 8、bax染色。结果 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数量与颈动脉相近。与冠状动脉比较 ,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相对多 ,巨噬细胞相对少 ;bax在巨噬细胞的表达多 ,在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少。结论 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数量的不同导致了 3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的稳定性。股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较冠状动脉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或体检发现的中、重度广泛性脑萎缩的老年患者45例,按认知功能分为:正常组1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15例和阿尔茨海默病(AD)组15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颈动脉斑块检测,并分析颈动脉斑块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组和MCI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37±0.28)mm和(2.35±0.13)mmvs(1.76±0.09)mm]及高回声斑块[(17.71±2.30)mm2和(18.96±2.12)mm2 vs(14.25±2.29)mm2]明显增加(P<0.05),MMSE评分[(5.80±3.53)分和(17.40±3.92)分vs(25.73±3.08)分]明显降低(P<0.05);与MCI组比较,AD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3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平均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MT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00)。结论脑萎缩伴IMT或高回声斑块平均面积增多的患者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IMT越高认知功能越低;颈部超声检查可视为老年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的随访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连续纳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72 h且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23例,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内膜增厚组73例、稳定斑块组55例、不稳定斑块组9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NGPTL8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ANGPTL8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ANGPTL8分别为663.3(529.7,791.9)ng/L、1099.8(847.5,1337.3)ng/L、1925.6(1613.3,2300.6)ng/L、2901.5(2662.8,3125.9)ng/L,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清ANGPTL8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902,P=0.001)。血清ANGPTL8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血清ANGPTL8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最佳切点为2166.79 ng/L,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5%CI:0.970~0.980,P=0.001)。结论血清ANGPTL8水平是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老年男性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测定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并检测血清睾酮(T0)水平。结果100例老年男性患者中,66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T0水平[(4.52±0.82)μg/L]明显低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5.56±0.92)μg/L,P<0.01],IMT与T0水平呈负相关,T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脂蛋白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雄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雄激素补充治疗可能为降低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中颅内外动脉硬化分布特点。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2115例,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和CT血管造影结果,将患者分颅内外动脉硬化组(硬化组,311例)和无颅内外动脉硬化组(无硬化组,1804例)。分析其动脉硬化分布特点。结果与无硬化组比较,硬化组体重指数(22.7±4.4vs26.4±3.1)、高血压(18.5%vs47.9%),糖尿病(7.9%vs38.3%)和高尿酸血症(5.8%vs15.8%)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颅内外动脉硬化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39.9%);轻度狭窄患者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颅内外动脉硬化和好发部位及狭窄程度有较强的规律性,探讨颅内外动脉硬化特点对神经介入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探讨其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1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阴性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50%≤冠状动脉狭窄<70%组;冠状动脉狭窄≥70%组.按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阴性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50%);单支病变组(仅1支冠状动脉狭窄≥50%);2支病变组(2支冠状动脉狭窄≥50%);多支病变组(3支及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IMT,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阴性对照组、50%≤冠状动脉狭窄<70%组和冠状动脉狭窄≥70%组IMT分别为(0.80±0.22) mm、(0.98±0.17)mm和(1.01±0.25)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5.0%、94.8%和83.7%.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各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颈动脉IMT分别为(0.80±0.22)mm、(0.96±0.15)mm、(0.98±0.17)mm和(1.00±0.15)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5.0%、84.0%、86.7%和83.9%.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对冠心病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可望为老年冠心病高危人群筛选提供新的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包括脉压的变化,以及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10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计算昼夜之PP的水平及PP的变化幅度,根据PP的水平分为两组: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两组血压参数与内膜中层厚度的差异,分析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脉压组与低脉压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尤其是夜间脉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