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房颤发作前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方法收集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测量房颤发作前窦性心律(SRbaseline)、房颤发作、房颤自行转为窦性心律即刻(SRpostAF)时的QT间期。测量连续3个心动周期QT间期。测量每阵房颤的持续时间。分别采用Bazetts、Ffidencia和Framingham公式校正QT间期(QTc),分析房颤发作时间与SRpostAF的QTc之间的关系。结果sRpo札AF的QTc显著短于SRbaseline的QTc[(407±38)msvs(435±34)m2;(397±31)msv8(423±31)ms;(393±35)msVs(422±30)ms,P均〈0.001],而房颤发作时QTc较SRbaseline、SRpostAF的QTc显著性延长[采用三种QT校正公式的QTc分别是(503±69),(454±53),(449±44)ms]。SRpostAF的QTc缩短与房颤短阵发作持续时间无显著相关,与房颤发作前的QT间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500,0.547,0.507;P均〈0.01)。结论房颤发作时QTc显著延长,而房颤发作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后QTc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2.
王蓓  杨光  刘卓拉  王红宇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1):1612-16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4h心室复极变异性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21例0SAHS患者、单纯打鼾者、正常对照组20例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机自动测量连续的正常窦性心搏的QT间期、RR间期,并分别计算24h标准化QT变异度(QTVnor)、QT变异指数(QTVI)和标准化心率变异度(HRVno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将QTVnor、QTVI、HRVnor与睡眠监测指标做相关分析,同时将OSAHS患者按有无心律失常分为两组再比较两组间QTVnor、QTVI、HRVnor的差异。结果与单纯打鼾者及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的QTVnor、QTVI等均有明显增大(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QTVI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有相关性(r=0.516,P=0,024),HRVnor也明显增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其与夜间平均觉醒时间呈正相关(r=0.484,P=0.025);有心律失常的0SAHS者QTVI、QTVnor及HRVnor明显大于无心律失常的0SAHS患者(P〈0.01);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QTVI、HRVnor是OSAHS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4,01、5.26,P均〈0.01)。结论OSAHS患者去除心率变异的影响后心室复极变异增大,且在有心律失常发生的OSAHS患者中更加明显,由此可见QTVI及QTVnor增大可能是OSAHS易发生夜间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问期频率依赖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3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病例资料。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QT/RR相关直线的斜率、24h室性早搏(VPB)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次数。比较有NSVT和无NSVT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研究上述指标与NSVT的相关性。结果31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17例动态心电图记录到NSVT。有NSVT与无NS—VT的患者比较,VPB次数[(5631.2±7218.0)对(285.9±371.7),P〈0.05],QTe/RR斜率[(0.210±0.049)对(0.161±0.058),P〈0.05]和QTp/RR斜率[(0.195±0.046)对(0.151±0.041),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全部31例患者中,QTd(r=0.414)、VPB次数(r=0.768)、QTe/RR斜率(r=0.380)、QTp/RR斜率(r=0.433)和NSVT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QT间期频率依赖性是反映QT间期动态变化的指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QT/RR斜率与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评估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豚鼠心脏QT间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静脉给予的As2O3剂量,将豚鼠随机分为4组:0(对照组)、0.4、0.8、1.6mg/kg组。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观察校正QT间期(QTc)的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As2O3对心肌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120min时,As2O3 0.8、1.6mg/kg组QTc分别为(368±29)、(388±31)ms,与对照组[(324±20)ms]比较,明显延长(t值分别为9.26、16.37,P〈0.01)。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s2O3,1.6mg/kg可以使豚鼠心肌缓慢型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KvLQT1)mRNA表达降低(t=12.83,P〈0.01),而对快速型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ERG)mRNA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As2O3可引起豚鼠心脏QT间期延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vLQT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心率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率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以及心率对QTd进行校正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食道心房调搏法改变心率,同时记录每种心率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以计算相应的QTd,采用Bazett公式对QTd进行校正(QTcd)。结果 QTd、QTcd均与心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4和-0.664,P均小于0.001);QTd与QTcd呈显著正相关(r=0.98,P<0.001)。结论 QTd、QTcd与心率呈负相关,QTd与QTcd呈高度正相关,故不必用Bazett公正校正QT间期。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我们分析48例(心绞痛14例,心肌梗塞34例)CA术前后1天内所记录的心电图,测算QT、QTd、心率校正QT间期(QTc)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病例分为:心绞痛CA成功组、心肌梗塞CA成功组和CA失败组,分别对3组的4项指标作术前与术后比较。结论:前两组本前与本后QT和QTc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术后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减小(分别为38±13vs65±15ms,1.2±0.5vs2.4±0.8;38±16vs66±25ms,1.3±0.6vs2.1±0.9,P均<0.001)。CA失败组术前后4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成功的CA能显著减小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患者的QTd,提示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QTd减小可能反映了顿抑或冬眠心肌的“苏醒”,并表明梗塞区尚有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QT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测量70例高血压非LVH(组Ⅰ)、62例高血压病LVH患者(组Ⅱ)和80例健康人(组Ⅲ)的QTd与校正的QTd(QTcd)及心率变异指数(HRVI),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ⅡQTd、QTcd较组Ⅰ、Ⅲ显著延长(均P<0.01),组ⅠHRVI较组Ⅲ显著减低(P<0.01),组Ⅱ较组Ⅰ、Ⅲ的HRVI显著减低(均P<0.01)。结论:高血压病LVH的发生及其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可能与其QTd、QTcd的延长及HRVI的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及相关杂志及会议报告,纳入符合标准的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实验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经过质量评估、数据提取,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meta分析显示:经普伐他汀治疗后,患者LDL—C明显降低[均数差(MD):=-1.46,95%可信区间(CI):-1.87~-1.05,P〈O.01];TC明显降低[MD=-1.32,95%U:-1.44~-1.20,P〈0.01];HDL—C增加(MD=O.44,95%U:0.33~0.55,P〈O.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QTcd)心率变异性(HaY)的影响。方法12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左卡尼汀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左卡尼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0g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QTd、QTcd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各项时域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频域指标LF、LF/HF降低,HF升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显著缩短AMI患者QT离散度,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缺血心肌电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将我院资料较完整的 138例患者 ,分心肌梗死发病 6h内 (72例 )和 6h以上 (6 6例 )两组 ,测算术前和术后第 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结果发现 ,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著减小 (P <0 .0 1) ,且发病 6h以内组显著小于 6h以上组 (P <0 .0 5 ) ;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 4 .2 %和 7.6 % (P =0 .394 )。结果提示 ,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 ,介入治疗施行得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李丹  刘学军  杜毓锋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4):1069-1074
目的系统评价沙利度胺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54~2013.8)、EMbase(1954~2013.8)、The Cochrane Library、CNKI(1979~2013.8)、VIP(1989~2013.8)、CBM(1954~2013.8)和WanFang Data(1998~2013.8),查找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5篇文献,4个随机对照试验,2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RR=2.00,95%CI:1.37~2.94,P=0.0004),干咳的改善(MD=-11.50,95%CI:-19.79~-3.21,P=0.007),肺部病变吸收率(RR=1.87,95%CI:1.35~2.59,P=0.0002),肺功能FVC(SMD=0.83,95%CI:0.49~1.16,P〈0.00001),FEVl/FVC(SMD=0.75,95%CI:0.41~1.08,P〈0.000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SMD=-0.93,95%CI:-1.35~-0.51,P〈0.0001),转化生长因子β(SMD=-0.57,95%CI:-0.97~-0.16,P-0.007),沙利度胺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可以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肺部病变吸收情况、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干咳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因此上述结论尚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规律运动对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1989-2011.2)、万方数据库(1982-201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1.2)、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8-2011.2)并手工检索入选参考文库中未检索出的文献,纳入T2DM患者实施规律运动治疗(运动持续时间I〉3个月)+常规治疗与仅有常规治疗或随意运动治疗+常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6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然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20篇文献,23项RCTs符合要求,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16篇B级,4篇C级。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规律体育运动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加权均数差(WMD)=-1.18,95%CI:-1.6-0.69,P〈0.01]、甘油三酯(TG)(WMD=-0.27,95%CI:一0.36--0.19,P〈0.01)、总胆固醇(TC)(WMD=-0.78,95%CI:-0.88-0.68,P〈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WMD=0.17,95%CI:0.12-0.23,P〈0.01)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WMD=-0.48,95%CI:-0.64--0.32),P〈0.01)。结论尽管现有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可明显改善中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降低HbAlC、TG、TC和LDL-C,提高HDL-C,但仍需更多较高质量的RCTs支持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抗病毒药物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面收集抗病毒药物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检索时限从1989年1月至2013年1月。由5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s,纳入研究对象543例,其中联合用药组294例,普通用药组2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药物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透明质酸水平[MD=-77.0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86.21,-67.97),P〈O.00001]、层黏连蛋白水平[MD=-35.37,95%CI(-41.11,-29.62),P〈0.00001]和Ⅲ型前胶原水平[MD=-56.49,95%CI(-63.13,-49.85).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在使用常规的护肝药物及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可以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须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既往研究提示ALOX5AP基因变异与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相关,但这些研究大多样本较小,结论亦不一致。本文拟系统评价ALOX5AP基因变异与MI易感性的关系。对象与方法系统检索PubMed(1967.1—2009.5)、Embase(1967.1-2009.5)数据库及维普(1989.2009)、CNKI(1979—2009)中文期刊数据库,并通过阅读相关综述及文章的参考文献进一步获取信息。对目前已发表的评估ALOX5AP基因变异与MI关系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应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s)计算比值比(Oddsratio,OR)及其95%可信限(CI),用以描述ALOX5AP基因变异与MI的关系。结果共有5项探讨ALOX5AP基因HapA单倍体型(SG13S25G—SG13S114T.SG13S89G—SG13S32A)与MI关系的研究(合计MI病例2778人,对照2484人)及4项评估ALOX5AP基因HapB单倍体型(SG13S377A—SG13S114A—SG13S41A—SG13S35G)与MI关系的研究(合计MI病例1999人,对照1860人)纳入荟萃分析。5项关于HapA单倍体型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P=0.111,I^2=46.8%)。与非携带者相比,ALOX5AP基因HapA单倍体型携带者使MI的易感性增加24%(OR:1.24,95%可信限1.06—1.45,P=0.006)。4项关于HapB的研究亦无明显异质性(P=0.148,I^2=43.9%);与非携带者相比,ALOX5AP基因HapB单倍体型携带者使MI的易感性增加31%(OR:1.31,95%可信限1.01—1.70,P=0.04)。结论本研究提示ALOX5AP基因HapA、HapB单倍体型与MI的易感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詹秀娥  乔彩萍 《内科》2014,(3):270-274,291
目的系统评价赖诺普利与氨氯地平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质量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11月,纳入赖诺普利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RCT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4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赖诺普利与氨氯地平在减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MD=-9.79 95%CI(-27.70,8.12),P=0.28]、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0.22 95%CI(-1.57,2.01),P=0.8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MD=-0.94 95%CI(-3.16,1.27),P=0.40]、左心室后壁厚度[MD=-1.689 5%CI(-4.82,1.45),P=0.29]、左心室质量[MD=-6.64 95%CI(-15.84,2.56),P=0.16]、收缩压[MD=0.42 95%CI(-2.41,3.25),P=0.77]、舒张压[MD=0.80 95%CI(-1.13,2.73),P=0.42]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增加E/A比值[MD=0.07 95%CI(0.00,0.13),P=0.04]方面,氨氯地平优于赖诺普利。结论赖诺普利与氨氯地平在减少左心室质量,提高舒张功能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但从药品经济学观点考虑,赖诺普利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位点C〉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通过PubMed,Elsevier,EMbase,CNKI等数据库搜索2012年11月30日以前发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一1562位点C〉T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章,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根据各入选文献结果的同质性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总OR值,Meta分析采用Revman5.0及Stata11.0统计软件。结果:共有13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Meta分析1Tr+CT基因型比CC基因型OR=1.29(95%CI为1.13~1.47,P〈0.01);T等位基因比c等位基因OR=1.27(95%CI为1.13-1.42,P〈0.01);CT基因型比CC+TT基因型OR=1.29(95%CI:1.13~1.48),P〈0.01)。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位点C〉T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位点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易感性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7.
王淑香  曾芳  赵强 《心脏杂志》2014,26(2):174-178
目的:系统评价磺达肝素钠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磺达肝素钠治疗ACS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2.0 Egger线性回归法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磺达肝素钠组应用于ACS的主要出血事件(RR=0.53,95%CI:0.45-0.61;Z=8.10,P0.01)、小出血事件(RR=0.33;95%CI:0.27-0.41;Z=10.30;P0.01)以及总体出血事件(RR=0.44,95%CI:0.39-0.50;Z=13.03,P0.01)的发生率均低于LMWH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应用磺达肝素钠较LMWH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308(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 2013年7月,收集关于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1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Begg秩相关和Egger回归法检测文献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19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括18篇英文文献和1篇中文文献,共有3002例肝癌患者和3561例对照者.合并统计结果显示,TNFα-308基因多态性可增加肝癌患病风险[AA+ GAvsGG,OR=1.73,CI:1.30~2.32,P<0.05].亚组分析中,东方人群患病率高于西方人群(P<0.05).经begg漏斗图和egger检验,文献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且东方人群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252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HD+DM组)150例和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组(CHD组)102例,1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变化。结果 CHD+DM组的QTd值及QTcd值较健康对照组及CHD组明显延长(P0.01);CHD+DM组中同时合并肾病、眼病等微血管并发症者QTcd及QTd值较健康对照组和CHD组明显延长(P0.01);QTcd与血糖(r=0.290,P0.01)及血脂(r=0.167,P0.05)明显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加重心室肌复极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早期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病历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入院6 h内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动脉血乳酸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预后及发病至死亡时间。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6 h内NT-proBNP与脓毒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相对危险度(RR)=1.027,95%可信区间(CI):1.002~1.052,P=0.033]、入院6 h内NT-proBNP(RR=1.606,95%CI:1.190~2.267,P=0.002)、乳酸(RR=1.718,95%CI:1.250~2.361,P=0.001)是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656,P<0.001),与发病至死亡时间不存在线性相关。结论:NT-proBNP的高低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但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早期NT-proBNP升高对于提示脓毒症患者的危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