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铜川市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CE)的危险因素。方法: 铜川地区非瓣膜病心房纤颤发生脑卒中确诊病例309例,进行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环境暴露等资料,采用EPI-info(6.04)和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限(CI)。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NVAF患者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肥胖、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与CE成正相关,而抗凝治疗能降低患CE的危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TIA、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川市NVAF患者发生CE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糖尿病、TIA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凝治疗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2004-2005年北京及沈阳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初步估计和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方法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426例,以性别和年龄为匹配因素,为每位患者匹配健康对照1例.结果 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了8个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大量吸烟、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豆类摄人较少、心理压力较大、海鱼摄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及6个月内曾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其OR值依次为3.170、2.835、2.243、2.243、2.138、1.740、1.572和1.515;ARP值依次为71.53%、58.33%、54.05%、40.81%、56.85%、41.53%、48.62%和54.00%;PARP值依次为38.79%、10.40%、4.69%、33.72%、36.03%、24.96%、29.56%,14.83%.结论 2004-2005年,对我国北京和沈阳城市居民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危害最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大量吸烟、心理压力较大、豆类摄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海鱼摄入较少、6个月内曾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糖尿病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桐乡市社区H型高血压患病率和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以桐乡市梧桐街道的文昌社区和百乐社区户籍人口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1662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调查分析,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1137例,患病率为68.41%;根据2012年末桐乡市梧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对两社区18岁以上的户籍成年人口统计结果,计算桐乡市社区成人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11.4%,男性、老龄、高血压病程、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是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桐乡市社区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积极控烟限酒、控制血糖是降低H型高血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尚晖  李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11):969-974, 984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10μmol/L,分为H型高血压组(H组)118例和单纯高血压组(单纯组)12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颈动脉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数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组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在性别构成、冠心病病史、脑卒中病史、收缩压、脉压、Hcy、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BUN)和肌酐(Cr)、尿酸(UA)、劲动脉斑块形成、斑块数、IMT、斑块数≥3个、50%狭窄的检出率等方面均高于单纯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高龄、吸烟和高LDLC显著相关(P0.05),危险度分别为1.282(95%CI 1.133~1.451)、6.663(95%CI 1.200~20.669)和4.301(95%CI 1.199~15.434);斑块形成与高龄、男性和超重显著相关(P0.05),危险度分别为1.150(95%CI 1.069~1.238)、3.496(95%CI 1.353~9.033)和1.244(95%CI 1.014~1.526)。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高龄、吸烟和高LDLC显著相关;斑块形成则与高龄、男性和超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临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1991~1992年在天津市滨江医院内科门诊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在调查中新检出和调查前一年确诊的109例临界高血压病人,对照则为按照年龄和性别配比的无心脑血管病史的其他门诊病人。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料。结果显示:临界高血压与高血压家族史、在调查时较高的体重或体重指数(kg/m2)、与基础体重相比体重增加较高的程度和较早的开始年龄有关。未发现临界高血压与吸烟、饮酒、职业和文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7例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随访2年,记录其复发和死亡事件.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分析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7例患者中,5例失访,2例死于其他疾病,共入选200例.2年内复发37例(18.5%).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高血压史、冠心病史、高尿酸、空腹高血糖、尿蛋白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尿酸血症(OR=2.962,95% CI为1.281 ~ 6.849,P<0.05)、空腹高血糖(OR=2.838,95% CI为1.301~6.192,P<0.01)、尿蛋白阳性(OR=2.912,95% CI为1.212 ~6.998,P<0.05)可以预测脑梗死复发.结论 高尿酸血症、空腹高血糖、尿蛋白阳性为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02某院收治19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型脑梗死(观察组)62例,非进展型脑梗死(对照组)130例,研究其人口学资料、病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颅内动脉狭窄等方面共19个因素,并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各因素按其OR值大小排列顺序为脑梗死病史(OR=13.09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12.556)、颅内动脉狭窄(OR=5.684)、降压过低或过快(OR=3.141)、纤维蛋白原增高(OR=2.867)、糖尿病史(OR=1.954)。结论脑梗死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颅内动脉狭窄、降压过低或过快、纤维蛋白原增高、糖尿病史可能为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病机制。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情况,将入院以后急性脑梗死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设为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组,共32例,即研究组;同时期入院而又没有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共32例为非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组,即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生物化学指标及头颅CT情况,比较两组间的不同。结果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入院时所测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高低、NIHS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于年龄、性别、卒中史、吸烟史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化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血清蛋白浓度两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的生物化学指标在两组间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发病24 h内CT阳性率研究组46.88%、对照组12.50%,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浓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纤维蛋白原正相关,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为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以及发病时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血压下降致使颅脑内灌注压下降,缺血半暗带增大;细胞毒性反应加剧及炎症反应使神经细胞死亡或凋亡加重都是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恶化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背景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多有高龄、基础疾病多等特点,住院期间常出现多部位感染.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呼吸道及泌尿道为常见感染灶,但临床发现,有不少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胃肠道感染,影响疾病预后,并延长住院时间,但尚无文献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明确这部分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目的探讨AC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胃肠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01/2019-01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31例,其中住院期间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41例,未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890例,详细收集患者信息,比较患者相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明确并发胃肠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ACI患者合并胃肠道感染组与未合并感染组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白蛋白、早期肠内营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将以上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PD、NIHSS≥15为ACI患者合并胃肠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避免并发胃肠道感染.结论 ACI患者合并COPD、NIHSS≥15为ACI患者合并胃肠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助于降低胃肠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血压与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探讨ACI血压的调控。方法回顾性分析84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1~3 d ACI患者平均动脉压、分为低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重度高血压组,记录入院、出院时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和住院天数。结果 848例ACI患者中低血压组占40.8%,正常血压组占5.07%,轻度高血压组占11.79%,重度高血压组占42.33%,ACI低血压组、重度高血压组合并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糖、血脂增高、在病程、出入院时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其他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血压过低或过高合并危险因素增高时发病率增加,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的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RICU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住院期间发生AMI分为2组,对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104名,其中男性患者56名,女性患者48名,平均年龄73.26± 7.23岁,诊断为AMI患者为34名(32.7%),其中男性患者15名,女性患者19名,平均年龄74.12± 6.22岁, 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时降钙素原(PCT)水平高、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乳酸水平高、BNP水平高、APACHE II评分高、血白蛋白低、血肌酐高、血糖高以及使用呼吸机治疗是发生AM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的PCT、血肌酐以及BNP是发生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MI的比例很高,入院时高水平的PCT、血肌酐以及BNP是发生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最后治疗结果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的患者设为A组,院内死亡的患者设为B组,观察两组基线对比情况。结果:存活出院的A组患者比院内死亡的B组患者,男性占比高,年龄更小,心功能状况较好,有合并糖尿病和心绞痛病的患者占比更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距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间隔时间短,肌酐平均水平和血清钾平均水平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体表心电图中J波的检出率中,A组患者比B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高于I级(危险比:5.66;95%,Cl:1.45~22.02;P<0.05),心电图存在J波(危险比:4.36;95%,Cl:1.84~10.46;P<0.05),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距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间隔时间超过24h(1~13天危险比:3.01;95%Cl:0.28~6.94;P<0.05。14~30天危险比:3.40;95%Cl:1.41~8.30;P<0.05)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危险比:5.25;95%Cl:2.11~13.15;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合并症,心电图J波的存在,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距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间隔时间是否超过24h,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等,是决定其存活出院和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脑梗死(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RCI)与初发性脑梗死(first cerebral infarction,FCI)的危险因素、TOAST分型及病变血管特征进行分析,探讨RCI患者的病因特点。方法提取南京脑卒中注册系统中RCI患者110例为RCI组,同时提取同期FCI患者317例为FCI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按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类;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判断脑血管情况。结果 RCI组和FCI组高血压最为常见(68.2%vs 60.9%),RCI组高脂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明显高于FCI组(P<0.01)。RCI组和FCI组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最常见(46.4%vs 54.9%)。RCI组不明原因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FCI组(10.0%vs 3.2%,P<0.01)。2组脑血管病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RCI组脑血管无病变比例明显低于FCI组(9.8%vs 20.4%,P<0.05),狭窄比例明显高于FCI组(75.5%vs59.5%,P<0.01)。结论 RCI与FCI在TOAST分型各亚型的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不明原因脑梗死在RCI中比例上升;血管影像学检查RCI发生血管病变的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Data is limited regard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lated factors and in-hospital death of Stanford type B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 Methods We registered consecutive Stanford type B AAD patients, who were in the Guangdong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of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0 to August 2011, and the onset day to admission day were less than or equal to 2 weeks. We collected in-hospital mortality, history of disease, laboratory parameters, some biochemical markers tests, treatment and so on,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ive Stanford B AAD patients were enrolled, 9 patients died, accounting for 8.6%. There are 24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dicine, and 4 cases finally died.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EVAR) 62 cases, 2 cases died. EVAR combined carotid artery bypass (CAB) 19 cases, and 3 cases died. Among the three treatm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atistics (P = 0.063).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ors, the death group had higher D-dimer (P = 0.016) and NT-proBNP (P = 0.014) level, and mor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P = 0.007), hypotension or shock (P = 0.019), a- cute renal failure (P = 0.005), nervous system related events (P 0.001). After adjusting for other predictors of in-hospital dea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ervous system related events (odds ratio: 21.648; 95% CI: 1.228-381.704, P = 0.036 i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eath. Conclusions D-dimer, hypotension or shock, acute renal failure, nervous system related ev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ization death of Stanford type B AAD patients, while nervous system related event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n-hospital death.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年龄≤4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风险概况、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实验室特征及预后。 [方法]选择1 551例STEMI患者,分为年龄≤45岁组(120例)与年龄>45岁组(1 4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造影结果、实验室指标及院内预后情况。 [结果]年龄≤45岁组男性、吸烟、饮酒的比率均高于年龄>45岁组(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的比率均低于年龄>45岁组(P≤0.01)。年龄≤45岁组实施介入手术的比率高于年龄>45岁组(P<0.05),而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率低于年龄>45岁组(P<0.05)。年龄≤45岁组Gensini评分低于年龄>45岁组(P<0.05)。年龄≤45岁组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NLR)均低于年龄>45岁组(P<0.05),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钠(Na)、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均高于年龄>45岁组(P<0.05)。与年龄>45岁组相比,年龄≤45岁组住院时间短,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院内全因死亡率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饮酒、NLR升高是年龄≤45岁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45岁组STEMI患者男性、吸烟、饮酒特征更明显,高血压比率仅次于吸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轻,炎症反应轻,短期预后好,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饮酒和NLR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初诊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110例患者,根据是否有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39例和非心力衰竭组7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发病至手术时间、收缩压、入院血糖、白细胞计数、B型钠尿肽、β受体阻滞剂、术后TIMI血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发病至手术时间、年龄、入院血糖、高血压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为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结论发病时间长、年龄大,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越多,术后TIMI血流差,患者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18.
19.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为糖尿病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对首都钢铁公司 2 9859名职工进行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对所检出的糖尿病 92 3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结果 糖尿病组脑卒中 59例 (6 .39% ) ,对照组 1 7例 (1 .84% ) ,优势比值为 3 .6(95 %置信区间 :2 .1 1~ 6 .2 9,P <0 .0 1 )。其中糖尿病组脑梗死 51例 ,占 5 .53 % ,是对照组 (1 .1 9% )的 4 .6倍 ;糖尿病组脑出血 5例 ,占 0 .54 % ,与对照组 (0 .43 %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及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其他危险因素中 ,冠心病优势比值最高为 6 .1 2 ,其次为高肌酐血症、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结论 糖尿病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高肌酐血症、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