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全球分布,全世界约有1.7亿HCV感染者,占世界人口的3%,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的5倍。约70%HCV感染者转化为慢性,并与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对于HCV的嗜肝性尚无合理解释,参与HCV识别、黏附及入胞的肝细胞表面分子还不完全清楚。CD81属于四次跨膜超家族成员,能够与HCV包膜糖蛋白E2结合,有学者认为其可能是HCV的特异性受体。为验证CD81介导HCV包膜蛋白及HCV颗粒入胞能力,我们构建含人CD81基因及HCV包膜蛋白E2661与人IgG1-hcγ1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真核表达。将HCV包膜蛋白或HCV阳性血清与稳定表达CD81的细胞株共同孵育,检测细胞内HCV包膜蛋白及HCV的mRNA,观察了CD81介导HCV包膜蛋白及HCV颗粒入胞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解释代表HCV慢性化特点的免疫系统损伤问题上,Nattermann及其同事们探讨了树突状细胞(DC)流通中的有关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数据来支持在被HCV感染的肝脏中,HCVE2蛋白与CD8+T细胞上的CD81相结合的假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丙喇肝炎病毒(HCV)在感染人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作用,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CV阳性血清以4种不同方式感染体外培养人滋养层细胞,应用RT-PCR法对标本进行HCV RNA定性检测,并进一步评估不同浓度CD16单抗对感染过程的阻断作用。此外,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滋养层细胞感染HCV病毒颗粒情。结果HCV RNA在全血清组、CD81单抗阻断组及LDL-R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均为阳性表达,且平均拷贝数较高,在FcγRⅢ(CD16)单抗阻断组多个标奉内未能检测到HCV RNA的表达,且阳性标本拷贝数较低;CD16单抗对感染的阻断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全血清组、CD81单抗阻断组及LDL-R单抗阻断组多个标本细胞内可间断测得未脱壳的HCV病毒颗粒,CD16单抗阻断组细胞内未能检出。结论滋养层细胞膜CD81和LDL-R分子不参与HCV感染滋养层细胞的过程,而FcγRⅢ分子则与此过程密切相关。HCV感染人滋养层细胞过程中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B细胞作为HCV的复制载体,可能导致临床上HCV持续感染、感染的复发和HCV感染各种肝外表现的根源等。本文介绍了有关HCV感染B细胞并在其中复制、HCV逃避免疫反应机制以及HCV的淋巴细胞泛嗜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感染情况,探讨其与感染有关的行为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15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56例对照者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并调查了海洛因依赖者的成瘾史、不洁注射史、性伙伴情况等与肝炎传播有关的行为特征.结果发现海洛因依赖组与对照组的总感染率、HBV感染率、HCV感染率、HBV和HCV的混合感染率依次为46.7%,28.3%,27.6%和9.2%与10.7%,7.1%,3.6%和0.HBV和HCV的感染与海洛因依赖者的静脉注射、不洁注射史、成瘾时间及性别有关.结论提出在海洛因依赖者中预防HBV、HCV感染、减少药物滥用危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刘丽艳  耿胜竞 《肝脏》2008,13(1):74-76
近年来静脉药物滥用、通过污染的针头和母婴传播等已成为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的重要方式。HCV准种多态性的增加与成人抗病毒治疗反应欠佳有关,而且也可能与儿童自然感染史有关,但临床上HCV准种的检查并非常规项目。HCV可分为6个主要基因型。HCV基因型1、2在全球最常见,但病毒基因型的分布与地域因素存在联系。在美国,成人感染中HCV1、2和3基因型分别占到70%、15%和10%。尽管对HCV基因型在儿童感染中的地域性分布知之甚少,但总体与成人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些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HCV感染与这些疾病无关。一些基础研究又强烈提示HCV与心血管疾病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HCV是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有待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最近发展的一种分支DNA(bDNA)信号扩大新方法可用于检测血清HCV RNA变化与慢性HCV感染自然演变间关系,查明HCV病毒血症是否与临床指标有关,从中揭示慢性HCV感染的发病机理,提供感染力的信息,决定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和判断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D81分子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receptor,LDL-R)两种穿膜蛋白分子[1]。最近的研究表明,LDL-R可能是HCV感染肝细胞的受体候选分子[2]。 一、HCV与血清脂蛋白的结合 1992年Thomssen等[3]发现了含有HCV RNA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0.
在37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感染HCV42例(11.14%),其中输血后肝炎感染率最高,可达80%。HCV能与其他肝炎病毒存在双重感染,其中与HBV为多见。在各型肝炎中又以慢活肝和肝硬化感染率最高。提示乙肝向慢性化或肝细胞癌变演化过程中,与感染HCV有关。  相似文献   

11.
慢性HCV感染 影响HCV的清除和进展成纤维化的因素Barbara Piasecki等回顾性研究了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于费城退伍军人医疗中心所见到的203例自然恢复(抗-HCV 和HCV RNA-)和293例慢性HCV感染(抗-HCV 和HCV RNA )的患者,考查了这些患者在自然清除HCV中酒精、种族及病毒同时感染的作用。多变量分析显示,HCV清除率的降低与饮酒导致的异常及HIV同时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有关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其所致丙型肝炎研究的深入,对HCV感染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及移植后HCV感染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现就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一、肝移植前HCV感染的自然病程与临床转归急性丙型肝炎约20%一30%可完全恢复,即HCVRNA阴转、抗HCVIgM阴转及转氨酶(ALT)正常。40%一60%的病人转为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变,其中20%可发生肝癌,其所需时间分别为10、21、29年“’。急性HCV感染后的慢性化与感染者体内抗HCV出现早晚有关,在急性期已出现抗HCV的病人,其慢性化率较高,且一旦转为慢性后,抗HCV…  相似文献   

13.
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原发性肝癌影响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研究已证实丙型、乙型肝炎是肝癌的重要病因。国外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HCV感染对肝癌的危险比值比(OR)达11.5,而且与HBV混合感染表现出协同作用。现对1994年以来国内有关HCV感染与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HCV感染对肝癌的作用及其大小,同时探讨其与HBV混合感染对肝癌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伴有肾脏病变,以膜增殖型或膜型肾小球肾炎最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HCV血清阳性率要高于其他类型的肾脏疾病。日本的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有HCV感染史者可高达60%,美国为10%~20%。未经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其HCV感染的患病率为7%~9%,血透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抗-HCV阳性率则高达30%。抗-HCV阳性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丙型肝炎感染致肾脏病变与地理位置有关。日本、意大利发生率较高,而法国未发现肾小球肾炎与HCV感染有关。可能病毒基因型因不同区域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容易转变为持续性HCV感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慢性HCV感染中存在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们在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目前有关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及其在持续性HCV感染中的意义和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HCV具有嗜肝细胞和嗜淋巴细胞特性,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和多种肝外表现(HCV extra-hepatic disorders,HCVEHDs)。HCV-EHDs一方面与HC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慢性HCV感染可造成循环免疫复合物聚集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相关。多学科国际专家小组总结了HCV-EHDs具体  相似文献   

17.
Nizar  N.  Zein  MD  杨露绮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12):37-39
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后的早几年,HCV在输血后肝炎中的主要作用以及暴露后所引起持续感染的趋势已得到广泛证实。经过这些早期观察后,医学科学界就HCV是否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或增加被感染宿主死亡率的问题进行大量的讨论。然而,令人注目的证据证明,HCV感染与肝硬化密切相关,而且可引起肝衰竭、肝细胞肝癌(HCC)的相关性并发症。随后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研究提示,HCV感染病人的肝相关性死亡率有所上升。目前,已确定地认为HCV感染与实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且代表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关节病中的阳性率,探讨抗CCP抗体检测在RA和HCV相关关节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2例RA和38例HC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浓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RF浓度。结果血清抗CCP抗体在RA组阳性率为86%(36/42),而在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同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RA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 VS 0,P〈0.01)。血清RF在RA组阳性率为79%(33/42):HCV感染组阳性率是42%(16/38),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是7%(2/30)。而在16例RF阳性HCV感染患者中,HCV相关关节病占81%(13/16),无关节受累者占19%(3/16);13例HCV相关关节病中,多关节痛者占85%(11/13),RA样多关节受累者占15%(2/13);RF在HCV相关关节病与R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 VS 79%,19〉0.05)。结论血清抗CCP抗体测定更有助于RA与HCV相关关节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双重感染患者HI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的特征。方法观察对象为HIV/HCV双重患者、单纯HIV感染者。以HIV-1 B亚型构建的全基因组肽库作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HIV/AIDS患者HIV特异性CTL应答。并对HIV/HCV双重感染患者的HIV特异性CTL应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IV/HCV双重感染组和单纯HIV感染组的HIV特异性CTL应答强度与频率在肽段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合并HCV感染组反应增强的肽段主要集中在Gag。两组特异性CTL应答强度与频率均呈明显正相关,且合并HCV感染组较单纯感染组正相关性增强。不同肽段累计反应强度的比较,Gag反应强度最高,其次是Nef。CD4计数与特异性CTL应答强度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HCV双重感染患者HCV对HIV进程的影响可能与对Gag蛋白CTL应答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证明,原发性肝癌(PHC)的发病除了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外,且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密切有关。本文就HCV感染与PHC的关系作简要介绍。1 HCV抗体检测 自1989年Choo等首先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的基因克隆,并建立血清HCV检测方法以来,应用C 100-3抗原包被载体,以RIA或EIA法检测抗HCV,作为第一代诊断HCV感染的方法。HCV的确定是近年来肝病研究中最重要的成就。第一代检测法可在约50%急性HC和80%慢性HC中检出抗HCV,但其敏感性较低。因为在抗C 100-3的慢性患者尚有抗HCV的其它结构和非结构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