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康复医学的发展,小儿脑性瘫痪近年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流涎对脑瘫患儿的社会心理,教育及身体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控制流涎是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流涎的病因及其各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儿童的MRI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Hou M  Fan XW  Li YT  Yu R  Guo HL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25-128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MR/的表现及其与出生胎龄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脑瘫患儿的病史、l临床与MR/表现。结果 早产与足月儿脑瘫类型构成显著不同,早产儿以痉挛性双瘫多见(占66.O%),而足月儿偏瘫和失调型高于早产儿。104例脑瘫患儿MR/异常率为84.7%,早产和足月儿组MHI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手足徐动型和失调型脑瘫MR/异常率分别为89.4%、100%、100%、54.5%和90.O%。31/42例痉挛性双瘫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而以早产儿双瘫更多见(90%);各类型脑瘫的MR/异常表现不同,双瘫以PVL为主,徐动型表现为基底节病变或.PVL失调型绝大部分存在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偏瘫型突出表现为单侧脑损伤。出生胎龄与MRI特点有关,早产儿组以PVL为特征,见于除失调型外的其他脑瘫类型;足月儿脑瘫MR/异常表现变化多且病变广泛。结论MR/有助于评价各型脑瘫的病理特点及其与出生胎龄的关系.对脑瘫病因的推测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吡拉西坦治疗脑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CP)是小儿大脑在尚未发育成熟阶段受到各种因素损伤后出现的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治疗较为困难[1];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44例患儿加吡拉西坦静脉滴注,并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吞咽障碍是脑性瘫痪(脑瘫)的常见症状,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可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和窒息等危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瘫吞咽障碍可能会从婴幼儿阶段持续至成人,对症康复是改善脑瘫吞咽障碍的关键,但国内目前尚无针对性的防治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讨论并提出儿童脑瘫吞咽障碍的康复建议,以期规范和指导儿...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儿童的口咽部运动障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类口咽部运动模式是在婴幼儿期逐渐发育完善的,新生儿期是原始反射支配下的运动,婴儿早期呈整体运动,幼儿期才有分解的精确的口咽运动,这些变化对正常进食技能、高水平言语构音的形成必不可少。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口咽部运动障碍,进而出现言语和摄食困难,影响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以及语言发展。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主要致残性疾病,除肢体运动障碍外,不少患  相似文献   

7.
儿童脑性瘫痪运动障碍的康复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脑瘫)是终生性疾患,主要问题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从可独走到不能抬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瘫尚无法治愈,也没有明确的策略预防,对症康复是改善脑瘫运动障碍的关键,但尚无一致性的可操作的治疗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讨论并提出儿童脑瘫运动障碍的康复建议,以期规范和指导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Huang Z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3-265
由于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使其治疗以及对高发人群即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成了新的热点。脑瘫以康复治疗为主,而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依据,也是衡量康复疗效的尺度。  相似文献   

9.
10.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核心问题是中枢性运动发育障碍和姿势异常,但其疼痛问题也非常突出,据报道脑瘫患儿中伴发疼痛者约占3/4[1-2]。脑瘫本身可引起多种疼痛,此外,治疗肢体残疾也可引起医源性疼痛。疼痛不但会强化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加重肢体畸形,而且还会在心理层面造成患儿负面情绪,导致其社会生活受限[3]。  相似文献   

11.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9):1296-1296
为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由爱德基金会资助、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拟于2006年11月6~10日,在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脑瘫)防治疗育中心举办为期1周的脑瘫康复培训班。邀请美国(2名外科医师,1名神经内科医师,3名PT/OT和1名辅助器具专家)及国内著名专家接课。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脑瘫康复基本理论、脑瘫儿童功能评估、手术及非手术治疗、辅助设备的制作、步态分析、脑瘫儿童现代康复等。  相似文献   

12.
儿童脑性瘫痪(脑瘫)的治疗效果仍不满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安全无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技术,现有研究提示其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近年来,国内应用TMS治疗脑瘫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诸如治疗环境和设备要求不达标;治疗参数设置和设备操作不规范;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悬吊治疗技术(S-E-T)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脑瘫患儿40例,采取S-E-T治疗,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改良后GMFM80项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瘫患儿经过S-E-T训练后各功能区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脑瘫患儿经S-E-T训练治疗2月后,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悬吊治疗技术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平衡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的现代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以妊娠到新生儿期发生的大脑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久性的,但可变化的运动和姿势的异常。症状在2岁前出现,除外进行性疾病的瘫痪和一过性的运动障碍,或将来可能正常化的运动发育落后的条件病儿。疾病和外伤等所致脑性瘫痪则应做为后遗症。康复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文化的进步,CP已经是小儿麻痹控制后的主要致残疾病及医疗福利设施中的主要治疗对象(64%)。CP的康复是最困的难课题之一。其理由是运动障碍多是四肢瘫,和两上肢功能受损,无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儿童脑性瘫痪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调查河南省0~6岁儿童脑性瘫痪(CP)的患病率、临床类型、相关病因及合并症的状况。方法 2001年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邙山区)、洛阳市涧西区、济源市、原阳县、新野县、唐河县、太康县、虞城县10个市、区、县1995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出生的0~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0~6岁儿童434920人,男231111人,女203809人,男:女=1.13:1;发现CP患儿582例,男374例,女208例,男:女=1.80:1;患病率1.07‰~2.38‰,平均患病率为1.58‰。CP的各种类型中,痉挛型最多见,为331例(56.9%),肌张力低下型123例(21.1%),混合型44例(7.6%),强直型39例(6.7%),共济失调型31例(5.3%),震颤型8例(1.4%),手足徐动型6例(1.0%)CP的病因学调查中,以出生时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多见,占38.3%(223例),双胎20.1%(117例),早产和(或)低体重16.8%(98例),母孕早期感染11.9%(69例),脑出血9.3%(54例)。以上均是引起CP的明显相关因素(与健康儿童组对比,均产<0.05),而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及胎粪吸入等,与C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CT或MRI检查异常率70.0%(297/424例)。有合并症者占67.8%(394例),合并智力低下者49.0%(285例),语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的登记管理可以为脑瘫的防治及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快建立区域性乃至国家层面的脑瘫登记管理体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从脑瘫登记的意义、内容、相关术语的定义及标准、信息及数据安全、信息录入、随访及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正>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约为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2例患儿罹患脑瘫,是世界上儿童身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2-3]。睡眠障碍往往与婴儿和儿童的结构性脑损伤相关。23%~46%的脑瘫儿童出现睡眠问题[4]。  相似文献   

19.
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性瘫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于1991年2月~1993年12月应用脑活素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脑瘫患儿啊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共收治78例脑瘫患儿,诊断标准按统一标准[1]。随机分为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8岁,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个月~9岁,2组情况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P>0.05)。2.治疗方法2组均予智能及肢体功能训练,配合理疗,伴癫痫者予执癫痫治疗。治疗组用脑活素(0.2~0.4)mg/(kg·d),胞二磷胆碱10mg/(kg·d…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脑瘫)儿多涎是一常见的疑难病症,流行病学研究认为10%~37.4%的脑瘫儿有多涎症状。流涎的先期表现,仅为一口腔的功能性损害症侯,但后续很可能导致不断地更换衣服及口水兜、体液丢失、吸入性肺炎、营养失衡、下唇与下颌区炎症、憔悴、肮脏、缺乏接触性躯体爱(如亲吻)、消弱语言沟通能力、性格孤僻等。1 病因与机制 1967年Wilkie提出脑损伤儿多涎,起因于肌痉挛性的口咽部吞咽功能失调。1974年Ekedah的研究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