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齐墩果酸静脉注射乳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齐墩果酸静脉注射乳剂,初步考察齐墩果酸静脉注射乳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高速分散法制备初乳,探头超声法制备终乳;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静脉乳剂和溶液剂,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齐墩果酸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制得的静脉注射乳剂为圆形或类圆形,离心稳定性系数为(44.1±1.2)%,平均粒径为(176.0±3.8) nm,Zeta电位为(-17.5±4.1) mV,含量为(87.8±1.8)%;静脉注射乳剂和溶液剂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后,体内过程均为二室模型,t1/2α分别为(7.8±0.8)和(3.5±0.5)min;t1/2β分别为(308.1±22.8)和(146.3±11.6)min;AUC分别为(208.6±15.6)和(103.9±11.8)μg·min·mL-1,两种制剂的t1/2β和AUC0-t经方差分析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注射乳剂显著增加了齐墩果酸的AUC,延长了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结论 制备的齐墩果酸静脉注射乳剂含量较高,粒度均匀;与溶液剂相比,乳剂静脉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神经酸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分析采用SUPELCO Ascentis Express F5色谱柱(10 cm×2.1 mm, 2.7μm);流动相水-甲醇(含0.1%甲酸);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25℃;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食用菜籽油)及神经酸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灌胃给药,于0.5、1、1.5、2、4、6、8、10、12、14、24、36 h采血,LC-MS/MS法检测神经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神经酸在62.5~4 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加样回收率95%~106%。口服给药后,AUC0~36 h、AUC0~∞、Cmax均随神经酸剂量增加而升高(P<0.01);Tmax、t1/2、MRT分别为10.44、5.24、12.52 h,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30~120 ...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召恒  李桦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0):603-605
 目的:测定犬iv紫杉醇后的药动学。方法:犬10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先后iv1.5和3.0mg·kg-1两个剂量的紫杉醇,另一组则iv6.0mg·kg-1的紫杉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犬iv1.5,3.0和6.0mg·kg-13个剂量的紫杉醇后,血浆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t1/2β分别为2.20,2.01和2.24h,AUC分别为1.24,2.75和6.72μg·h·ml-1。紫杉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在3个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紫杉醇在犬体内的处置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冯素香  李蒙蒙  李晨  李先贺  王哲  张蕾  高宁宁 《中草药》2017,48(10):1971-197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HR/MS)方法,研究大黄素在正常与脑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采用HPLC-Q-HR/MS内标法测定大黄素血药浓度,色谱柱为XBridge~(TM) C_(18)柱(150 mm×2.1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3 mmol/L乙酸铵-甲醇,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为0~2 min,30%甲醇;2~10 min,30%~60%甲醇;10~13 min,60%~30%甲醇;体积流量为0.3 m L/min;进样体积为5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加热电喷雾离子化源(HESI),扫描方式为全扫模式,负离子模式检测。以DAS 3.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素在正常与脑缺血大鼠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_(0-∞)(605.63±163.66)、(1 107.78±191.11)ng?h/m L,C_(max)(81.96±20.72)、(91.65±16.82)ng/m L,V_Z/F(851.03±97.30)、(1 051.87±119.88)L/kg,t_(1/2)(10.31±1.61)、(23.13±3.56)h,t_(max)(0.75±0.22)、(0.75±0.16)h。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速、灵敏,适用于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及其磷脂复合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葛根素及其磷脂复合物中葛根素在B eag le犬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犬血中葛根素,以同组犬(3只,雄性)交叉口服葛根素及其磷脂复合物,药-时曲线数据经3P 9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结果分别以葛根素及其磷脂复合物给B eag le犬口服(剂量为葛根素52.5 m g/kg),葛根素的药-时过程符合开放型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葛根素口服的AUC、Cm ax、tm ax分别为(10.91±4.83)m g.h/L、(3.00±1.13)m g/L、(1.62±0.30)h,而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AUC、Cm ax、tm ax分别为(13.67±2.72)m g.h/L、(1.91±0.51)m g/L、(2.38±1.27)h,统计结果表明AUC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形成磷脂复合物可提高葛根素在B eag le犬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方芸  张海霞  谈恒山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6):1255-1258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羟基喜树碱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兔血浆中羟基喜树碱浓度,对雾化吸入和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数据进行了药动学分析。结果雾化吸入给药后血浆中的含量显著降低。雾化吸入组与静脉给药组相比,MRT,t1/2显著延长,AUC显著减小,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10.69±3.29)%。结论雾化吸入给予羟基喜树碱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改用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肺癌可以显著提高疗效而相对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宗伟 《中草药》1996,(10):638-638
大黄素存在于虎杖、大黄、首乌、决明子等多种中草药中,有抗癌、抗菌、利尿、免疫抑制和舒张血管作用,也有致突变的报道。本实验用HPLC法测定大黄素在兔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和蛋白结合率。将2~3kg重雄性新西兰大兔分为2组,每组6只,给药前24h禁食,照常饮水,肌注开他敏(  相似文献   

8.
联合用药对阿霉素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单独使用阿霉素及阿霉素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的药动学参数变化。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体内阿霉素血药浓度。结果:阿霉素分别与顺铂、丝裂霉素、 甲氨喋呤配伍,阿霉素与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与顺铂、甲氨蝶呤联合应用时,在家兔体内的消除速度较单一用药快。顺铂能明显减小阿霉素从中央室向周边室的转运速度,丝裂霉素可提高阿霉素的生物利用度。结论:阿霉素与顺铂(或丝裂霉素)联用时, 应适当减少阿霉素的使用剂量,以避免阿霉素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产儿血清茶碱的药动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11 例早产儿单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 5 mg ·kg-1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利用 DAS 软件拟合求得主要药动学参数。 结果 早产儿茶碱半衰期为( 43.4 ± 33.2 ) h ,表观分布容积为( 0.682 ± 0.113 ) L·kg-1 , 清除率为( 14 ± 6 ) mL · h -1 · kg -1 。与国内足月儿茶碱代谢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与国外早产儿茶碱药动学参数比较半衰期和清除率有显著差异,而表观分布容积无显著差异。 结论 早产儿茶碱药动学与足月儿有显著不同,且个体差异大,临床需根据血药浓度监测来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0.
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胶囊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吴婉莹  李云谷 《中药材》2002,25(4):282-284
目的:比较金雀异黄素壳聚糖微球胶囊(M.C)与普通胶囊(C.C)的动物体内分布情况,探讨新制剂微球胶囊是否具有缓释靶向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3P97软件拟合,进行微球胶囊与普通胶囊的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微球胶囊在体内各脏器的浓度与普通胶囊相比降低较缓慢,可以在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金雀异黄素普通胶囊在小鼠体内分布以肝脏为主,微球胶囊在体内分布与之相比有明显改变,以肺与脾脏为主。结论:金雀异黄素聚糖微球胶囊具有较好的缓释性,并在分布上对肺脾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银耳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银耳多糖(TPS)体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探讨TPS对免疫细胞信息传递系统的效应。方法应用反向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PKC活性。结果TPS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PKC活性。结论TPS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淋巴细胞的信号传导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菟箭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菟箭合剂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 :单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中药菟箭合剂 (20g·kg-1·d-1)和阳性对照药缬沙坦 (2 0mg·kg-1·d-1)干预治疗 12周 ,用氚标记的二丁酸佛波醇酯 ([3H]PDBu)结合法测定大鼠肾组织PKC活性 ,检测 24 h尿蛋白排出量 (Upro) ,肾脏常规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12周时单肾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出现肾小球硬化病理改变 ,Upro明显升高 ,细胞膜PKC活性 (mPKC)明显升高 ,细胞浆PKC活性 (cPKC)明显降低 ,mPKC和cPKC比值 (M/C)明显升高。菟箭合剂和缬沙坦干预治疗显著降低Upro ,降低mPKC和M/C ,升高cPKC(P<0.01) ,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菟箭合剂对单肾切除STZ糖尿病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 ,推测部分地通过抑制肾组织PKC激活途径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茅彩萍  顾振纶  曹莉 《中草药》2004,35(10):1141-1144
目的 研究葛根素(Pue)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Pue(500、250、125mg/kg)治疗组、维生素E(VitE)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后,测定肾功能及。肾脏指数,ELISA法测定肾脏PKC活性,放免法测定尿蛋白排泄率,并对肾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肾脏指数(肾脏质量/体重)、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明显升高,给予Pue治疗12周后,治疗组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较糖尿病组显著降低,肾脏肥大也有明显改善,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显著下降,光镜及电镜下肾脏病理改变较糖尿病组有较大改善。结论 Pue可以纠正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高滤过、高灌注,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PKC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枸杞多糖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植物凝集素(PHA)和不同质量浓度的LBP,MTT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LBP作用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50~100 mg/L LBP能明显增强PHA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LBP能促进淋巴细胞产生TNF-α,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LBP能增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脏和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在40只裸小鼠中随机选取30只腋下接种人胃癌SGC一7901细胞株,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每组10只,剩余10只未种瘤裸鼠设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0.9%NaCl溶液灌胃,补脾对照组予益气健脾中药灌胃,补脾抗癌组予益气健脾合抗癌中药灌胃。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14天,观察动物的肝肾组织大体情况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和肾脏PKC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瘤鼠肝系数、。肾系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肝系数、肾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模型组肝脏和肾脏PKC活性较空白组明显升高,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裸鼠肝脏和肾脏中PKC活性较模型组均下降(P〈0.01),其中补脾抗癌组较补脾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胃癌瘤鼠存在脾虚症状,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体质量、肝重、肾重、肝系数、肾系数,以及肝脏和肾脏中PKC活性均具有调节作用,且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PKC的调节作用优于益气健脾中药。  相似文献   

16.
银耳碱提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从银耳孢子发酵物中用碱液提取得到的4个多糖组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抗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实验考察4个多糖组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H2O2引起的红细胞溶血试验中,以蒸馏水溶血率为100%,TFFB-A、TFFB-B、TFFB-C、TFFB-D溶血率分别为21.4%、31.2%、28.5%、25.6%;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实验中,TFFB-A、TFFB-B、TFFB-C、TFFB-D最大清除率分别为21.4%、28.4%、36.6%、53.0%;在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中,TFFB-A、TFFB-B、TFFB-C、TFFB-D的EC50分别为233.6mg/L、603mg/L、191mg/L、195mg/L.结论:4个多糖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清除·OH、O2·-和抑制红细胞溶血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灵芝多糖(GLB7)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 三磷酸肌醇(IP3) 和二酰基甘油(DAG) 的作用,确定其对MΦ信号转导途径,采用细胞培养、放射免疫分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和薄层层析法测定了小鼠腹腔MΦ中IP3 和DAG 的变化。结果显示GLB7 能引起小鼠MΦ中IP3 和DAG 浓度升高。IP3 的达峰时间为30s,百日咳毒素(PTX) 对此现象有抑制作用;DAG 的合成出现两个峰,第一个峰迅速短暂,峰值位于30s,第二个峰是持续近2min 的迟发峰。表明IP3/Ca2 + 和DAG/PKC 两条信息途径均参与了灵芝多糖对MΦ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蛋白激酶C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对实验性视网脱离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a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 56只实验性单眼视网膜脱离家免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分4个小组,每小组7只家免,每只家兔的对侧眼作为对照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并接受针刺治疗后的1周、2周、3周和4周分别取视网膜脱离部位的视网膜组织和对照眼相应部位的组织匀浆,进行视网膜PKC活性检测。结果 视网膜部离后的不同时期内视网膜部  相似文献   

19.
补肾药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组织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在肾阳虚发病中的作用及补肾药对其调整作用。方法:用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造成肾阳虚大鼠模型,用^32P—ATP参入反应底物中的摩尔数表示蛋白激酶的活性,用放免法测定cAMP,cGMP含量。结果:肾阳虚大鼠血浆中cAMP水平下降,cG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下丘脑组织中PKA和PKC活性在胞液和胞膜中的活性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补肾方药对PKA和PKC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结论:PKA和PKC可能参与了肾阳虚大鼠的发病机制,补肾方药可部分调整PKA和PKC的活性,从而改善肾阳虚症状。  相似文献   

20.
Inappropriate platelet activa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thrombogenesi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sveratrol (RESV), a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the Chinese medicinal herb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on the platelet activation induced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The percentag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surface P-selectin-positive platelets, and the activity of protein kinase C (PKC) of platelet were observed with platelet aggregometer, flow cytometry and phosphorimaging system, respectively. RESV at 25, 50 and 100 microM showe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inhibition of surface P-selectin-positive platelet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RESV (50 microM)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PKC in the membrane fraction of platelets and de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membrane associated PKC activity in total PKC activity. Moreover, DL-erythro-1,3-Dihydroxy-2-aminooctadecane, an elective protein kinase C inhibitor (PKCI), and RESV had additive effects of inhibiting the percentag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surface P-selectin-positive platelets. It is suggested that RESV may inhi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the percentage of surface P-selectin-positive platelets and subsequent thrombus formation. The mechanisms may be partly relative to the decrease of the activity of PKC of platel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