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彩超测量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20例正常人、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材料与方法一、仪器美国ACUSON-128型彩超,探头频率3.SMHZ,取样g积Zm”“二、对象20例正常对照,平均年龄436土14.13岁。实验组42例,平均48.24i12.27岁。肝炎后肝硬化4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33例,痔静脉曲张1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37次.肝功能分级:ChildA级9例,B级23例,C级10例,合并肝癌5例。三、方法实验组1周内无急性出血史,排除药物等因素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影响.检查前禁食禁水6~8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95例,研究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4例,占54. 1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病因与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P>0. 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内径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住院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行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TIPs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14例患者中有17例发生了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9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后Child-pugh评分、合并腹水、术后再出血、血清白蛋白、术后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而性别、肝硬化病因、合并基础疾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术后感染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腹水、术后Child-pugh评分、再出血、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脾静脉内径与感染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TIPs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年龄>60岁、合并腹水、术后Child-pugh评分、再出血、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脾静脉内径是诱导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赖江琼  王崇国 《肝脏》2001,6(4):254-255
肝硬化时人体各脏器的血液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炎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成正比 ,早期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用B超来判断门静脉的曲张程度 ,并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临床资料一、病例80例肝炎肝硬化均系住院患者。男 6 6例 ,女 14例 ;年龄38~ 73岁 ,平均 47岁。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2 0例 (占 5 %) ,合并腹水 48例 (占 6 0 %)。二、方法(一 )B超检查 检查前空腹 ,患者取右前斜位 ,通过右肋间斜切图 ,于第 6、7肋间第一肝门处显像清晰时 ,测量其门静脉内径并记录。…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上消化道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被人们熟知。然而,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并不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与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并已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科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胃镜检查37800例,发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829例,现总结分析讨论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情况: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829例,男710例,女119例,男女之比为6:1。年龄15~79岁,平均47.5岁。肝炎肝硬化787例,酒精性肝硬化35…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病例鲜见报道,应总结其临床特点。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4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2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3.0岁.9例(37.5%)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为肝硬化,14例(58.3%)为大出血,14例(58.3%)使用抗纤溶药物,21例(87.5%)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发生脑梗死的平均时间为上消化道出血后3.6d,大面积梗死多见。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伴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既往有肝硬化史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大出血者。应认识到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出血后3d左右脑梗死的发生率最高。治疗应禁用或慎用抗纤溶药。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根据1992年米兰PHG共识会的定义,其特征为粘膜和粘膜下血管扩张而组织学无明显炎症改变。我院消化科对1996年4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6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共检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者42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明确的肝硬化病史,男86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5岁。肝炎后肝硬化89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胆汁瘀积性肝硬化5例,血吸虫性…  相似文献   

8.
6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portalhypertension,IPH)系少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不伴有肝硬化的原因不明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及门静脉高压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有学者认为,本病仅在我国大医院中偶见[1]。近3年来,本院先后收治6例,且皆为手术和病理所证实。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6例皆为住院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6~63岁,其中<15岁者3例。人院前被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二、首发症状和时间6例中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5例,另1例为63岁女性患者,因上腹不适行胃镜检查时发现食管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24 h内止血比例为9/11,全部11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72 h内出血停止。但其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第7天再出血,因拒绝再次三腔二囊管止血而死亡;1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13 d死于肝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82%(9/11),死亡率为18%(2/11)。结论采取内科措施控制出血,将紧急手术转为择期手术,可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抢救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刘建生  鲍念慈等 《肝脏》2001,6(1):31-32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胃粘膜病变出血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 5 0 % ,且止血效果差和出血复发率高 ,易误诊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我们在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对 5 1例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作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消化科病房 1年半内确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合并有呕血和 (或 )黑粪的急性消化道出血征象 ,并经病史、临床检查、B超及胃镜证实为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 5 1例 ,其中男 40例、女 11例 ,年龄 2 3~ 70岁 ,以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分为治疗组 (…  相似文献   

11.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是指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生的胃粘膜的特殊病变,表现为胃粘膜无明显炎症,而粘膜下血管可见扭曲和扩张。近来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30%~50%来源于PHG,而PHG又主要见于肝炎后肝硬化。我们对我院22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158例被确诊为PHG,检出率为71.8%,本文拟就肝炎后肝硬化PHG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1.一般资料:158例均为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3月的住院患者,男性13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5.2岁,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470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36例,占92.8%。结果出血患者424例,手术止血率为993%(421/424),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4%(6/424),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急症及择期手术424例,预防手术46例,预防手术嗣手术期无死亡。平均随访时间4年,出血患者术后复发出血率为3.2%(15/470),预防手术后无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9/470)。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防治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完全彻底断流、术后早期抗凝及近端脾静脉结扎预防术后肝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温及昼夜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温及昼夜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张学海,李兆忠,张秀香,郭红我们分析了768例肝硬化患者在年度高低气温时段昼夜伴上消化道出血例次构成比。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1.病例。1992年4月至1997年4月,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768例(男671例,女9...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正确估计出血量,观察呕血及黑便量和颜色变化,检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的变化,以及对全身状况的观察,使护理人员很好地把握病情危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痊愈出院33例,未愈自动出院的2例,死亡3例。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和护理,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和胃十二指溃疡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我们观察了两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产生情况的变化。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2例,均为急诊住院患者,经胃镜和常规生化检查按病因分为两组。()溃疡性出血组23例,其中包括胃溃疡和十M指肠溃疡,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1.4岁。(2)肝硬化性出血ig例,由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所致,男性13,女性6例,平均年龄46.7岁。(3)正常对照组34例,按年龄分层后使之有可比性。上述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48小时内静脉取血,分离血…  相似文献   

16.
陈向荣  姚东坡 《肝脏》2005,10(1):40-41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致死性并发症之一 ,本文对 70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存活率进行前瞻性分析 ,旨在探讨此类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 (外科术式及其它技术因素未列入本研究范畴 )。材料与方法一、对象7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近 7年来本院肝病科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而在本院或外院行相关手术者 ,其中男性 5 4例 ,女性 16例。年龄最轻者 3 8岁 ,最高者 62岁。术式选择 :单纯脾切除 4例 ;断流术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5 4例 ;分流术 12例。术期选择…  相似文献   

17.
1992年至1995年间初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住院治疗患者36例,全部急检了胃镜,部分患者钳取了胃粘膜行病理活检,旨在通过胃镜所宽结合临床资料分辨查明部位,了解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的改变,评价初诊时急检胃镜的价值及协助判断预后。1对象与方法1.1对象: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9~66岁,平均50岁;病程0.5~5年,平均2.5年。呕血伴黑便者22例,仅黑便者10例;大便潜血阳性者4例。1.2方法:急检胃镜均在发现出血48h内进行,但对出血量大,并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必须在休克纠正…  相似文献   

18.
《肝脏》2020,(6)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未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相关标准,将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纳为出血组,其他纳为未出血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同时记录患者实验室主要检查指标水平,经初次对比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将其纳为自变量,并赋值,将患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因变量,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部纳入的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31例,占比62.00%;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与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宽度、脾脏长径均可能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存在较高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可能受患者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宽度、脾脏长径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上述高危患者的早期防控,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张秀国 《山东医药》2005,45(32):65-65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均结合病史、体征、B超或CT及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75例,女30例;年龄20~87岁,平均40.6岁。临床表现以呕血为主51例,以黑便为主27例,两者兼有27例。病因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48例,消化性溃疡27例(食管溃疡3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贲门黏膜撕裂症6例(其中4例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出血3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并出血3例,胰腺炎引起的区域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应用B超检查预测因门脉高压所致出血的危险性,本文对185例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肝硬化患者肝门静脉直径为1.2~1.3cm、脾门静脉直径为0.8~0.9cm时,可作为门脉高压的可疑指标;当肝门静脉直径≥1.4cm、脾门静脉直径≥1.0cm时,可作为门脉高压的诊断依据之一;当肝门静脉直径≥1.5cm、脾门静脉直径≥1.0cm时,可作为预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危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