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单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26例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的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和JOA腰腿痛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术中失血量150~3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95%。VAS评分:术前为6~9(7.5±1.4)分,末次随访时为1~5(2.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术前为8~15(11.8±2.9)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8~27(22.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及融合器后移、沉降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单侧相邻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腰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9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7例,均行单枚Cage椎间融合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花费、融合率及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腰痛和下肢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和下肢疼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侧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住院花费方面明显少于双侧组。在腰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方面,单侧组于术后1周、3个月随访时优于双侧组。术后所有患者均骨性融合,2组均未出现钉棒松动及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同的临床效果,且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促进早期术后康复,减少住院花费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何升华  马笃军  赵祥  丁浩  方俊 《中国骨伤》2016,29(5):424-428
目的 :观察MAST Quadrant通道辅助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及单枚cage椎间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术式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39例,全部采用MAST Quadrant通道辅助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单边钉棒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疼痛评分和下腰痛JOA(包括腰痛主观症状、下肢痛及麻木、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评分以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末次随访拍摄X线片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3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8.6)个月,手术时间(138±46)min,出血量(335±152)ml,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VAS评分由术前7.93±1.27降低到术后1个月2.05±1.18及末次随访1.89±0.42;JOA总评分由术前1.59±0.42提高到术后1个月8.86±0.37及末次随访9.02±0.29。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17例,良19例,可3例。末次随访35例椎体间明显骨性融合。结论:MAST Quadrant通道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及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具有安全性好、创伤小、出血少、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椎弓根钉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推广方法。方法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cage结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2例术后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14.26±2.27)分,术后1年(27.74±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92.15±1.50)%。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30±1.78)分,术后1年为(0.70±0.68)分;术前腿痛VAS评分为(7.35±2.13)分,术后1年为(0.78±0.65)分,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100%。结论单枚cage结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2011年6月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63例此类患者,均为单节段固定,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日本骨科学评分(JOA)评价疗效,应用Schulte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56例获得随访14~32个月,平均25.1个月。患者术前VAS评分(6.70±0.71)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1.61±0.59)分(P<0.01);ODI分值由术前(29.39±3.92)降至末次随访(3.54±2.21)(P<0.01);JOA评分由术前(8.04±1.2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22.70±2.28)分(P<0.01);疗效评价优良者占83.9%,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92.8%。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费用少、疗效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2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手术时间110~160 min,术中出血量150~3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56个月。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见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融合器移位等情况发生。结论 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钉棒固定与双侧钉棒固定同时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53例采用单侧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A组),49例采用双侧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B组)。;结果在手术刨伤、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A组均优于B组,在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等同于双侧钉棒内固定,但手术适应证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道下单侧钉棒固定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MIS-TLIF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椎间cage植骨融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28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均达到椎间骨性融合。VAS评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为0~4(1. 25±0. 65)分、0~2(1. 01±0. 35)分,与术前6~10(7. 81±1. 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ODI评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为4~36(15. 3±7. 5)分、0~16(9. 1±2. 7)分,与术前42~88(61. 25±12. 5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结合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中青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保守治疗无缓解的中青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MIS-TL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采用VAS评分、ODI、JOA评分改善率以及融合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7个月。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单侧固定均少于双侧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ODI、JOA评分改善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相比于双侧固定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椎间不稳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后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26例伴有椎间不稳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19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7例。记录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腿痛评分等功能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VAS、ODI及JOA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6~28个月,平均22个月;末次随访时功能参数均优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椎间不稳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随访表明,单侧内固定能提供与双侧内固定相同的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边和双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2009年5月~2011年12月,回顾性研究84例单节段腰椎退变并接受单边或双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分别统计比较2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置物费用。术前和术后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来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融合节段平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和腰椎侧凸角用来评估2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5个月。2组患者之间的植骨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边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内置物费用明显少于双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术后VAS评分、ODI和下腰痛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与术后12个月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融合节段平均椎间高度和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腰椎侧凸角则无明显变化(P>0.05)。2组共有2例硬膜囊破裂,3例术后浅表伤口感染。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钉棒断裂及融合器脱出情况。结论单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患者可以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L4/L5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6月行内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L4/L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其中单侧内固定16例,平均随访22.1个月;双侧内固定24例,平均随访20.8个月.比较2种手术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单间隙高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其中L1/L25例,L2/L38例,L3/L410例。均采用经椎间孔单枚Cage植骨融合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29分)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计算改善率和优良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例硬脊膜撕裂,1例椎弓根螺钉位置偏斜。随访23~52个月,平均40.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10.04±2.12提高到随访23个月时的24.13±3.39,优良率为91.3%。23个月时骨性融合率为95.8%。结论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不破坏健侧结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内固定费用低,神经功能康复好的优点,是治疗高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微创Quadrant通道下单侧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经后路单侧肌间隙入路,微创Quadrant通道下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对患者再次手术前、手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腰椎CT检查评估是否椎体间融合。结果所有的患者均随访6~25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前VAS平均评分为7.31±1.6分,术后末次随访VAS平均评分为3.15±0.5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平均38.54±3.21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为5.96±3.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体间植骨均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和融合器移位。结论微创Quadrant通道下单侧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0-01—2012-09诊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患者随机分为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固定组18例(非融合组)和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18例(融合组)。结果 2组获得平均随访21个月(12-26个月)。2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手术节段及腰椎ROM较术前明显减小,邻近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能保留固定节段及腰椎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ILF技术对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24(15.67±4.9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5.83±1.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1);VAS评分术前平均(9.17±0.72)分,术后平均(0.42±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结论应用TILF方法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传统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TLIF治疗老年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改善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下床时间短,费用少(P0.01)。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JOA改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LIF降低了术中对于椎旁软组织的破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传统髓核摘除术(A组)及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B组)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0一01—2012—02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单纯传统髓核摘除术52例,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34例。结果B组末次随访VAS、ODI及JOA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髓核摘除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评价腰椎后路微创Quadrant 通道下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2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原切口双侧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微创Quadrant 通道下行椎间融合术。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对患者再次手术前、手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腰椎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评估椎体间融合。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前VAS平均评分为8.26±1.4分,术后末次随访VAS平均评分为2.47±0.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平均40.32±3.14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为6.67±2.5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体间植骨均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和融合器移位。结论〓微创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