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1前言2014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美国)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男性列第10位,女性列第9位,占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4位。据《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人群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7位,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及医疗水平差距较大,为了进一步规范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多学科综合诊治水平,中华  相似文献   

2.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癌(简称胰腺癌)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可达1/0.99.据统计,2011年全球约有27.6万例患者死于胰腺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2012年胰腺癌新发病例43920例,死亡病例37390例,占全部癌症死因的第4位[1].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占男性第9位;死亡率占男性第6位,女性第7位.因此,胰腺癌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文旨在回顾近期胰腺癌内科诊治的研究进展,为胰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据2010年统计数据,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数为43 140例,死亡病例数为36 800例,在恶性肿瘤中占第10位,死亡率却高居第4位.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近20年发病率增长约6倍.根据全国34个登记处上报的2006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胰腺癌发病率占各个部位恶性肿瘤的第7位,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6位.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发病率位列欧美恶性肿瘤第9位,死亡率居第5位[1]。2008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为7.6/10万人,美国新发病例38 000例。我国胰腺癌发病也呈逐年增高趋势,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05年上海居民胰腺癌发病率高达12.9/10万人,为1977年的4.6倍[2]。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数100余万,胃癌相关死亡病例约80万[1]。中国的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的42.6%和45.0%,在全球183个国家中发病率居第5位、病死率居第6位[2]。  相似文献   

6.
多科协作规范肺癌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男性居恶性肿瘤的第1位,在女性居第2位。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135万,预计2025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每年超过100万。Spira等报道经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在乳腺癌之后。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估计为10万,约占全世界1/4,并呈年轻化及上升趋势[2]。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病因1.1性行为方式:多个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性紊乱和不卫生性行为等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3,4]。1.2 HPV感染:近年来随着性病患者的增多,宫颈癌患者也越来越多。国外报道,宫颈癌患者中,95%合并有人类乳头状瘤病…  相似文献   

8.
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癌症协会(ACS)报道2007年全球CRC新发病例1 167 020例,死亡病例602 967例。在欧美国家,CRC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次于肺癌和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2位癌症相关死亡[1]。我国近年CRC发病率显著上升,以上海为例,2005年CRC发病率男性为43.6/10万,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全球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占所有部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1/3左右,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负担。目的:描述上海市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现况和时间趋势,分析其危害程度和主要特征,为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制定和评估预防、研究与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资料,选择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6种常见恶性肿瘤,统计2003~2007年上海全市的发病情况及其年龄、性别与地区分布特征,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的方法对1973~2007年上海市区的男女标化发病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003~2007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1 612例,占所有部位恶性肿瘤的43.18%。常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分别居第7位、第3位、第2位、第4位、第12位、第6位,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26/10万和5.52/10万、41.23/10万和21.05/10万、43.35/10万和22.23/10万、29.80/10万和16.07/10万、8.02/10万和3.77/10万、12.84/10万和6.35/10万;各部位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除胆囊癌女性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1973~2007年期间,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结直肠癌、胆囊癌和胰腺癌则呈上升趋势。结论:上海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负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特征为男性肝癌年龄别发病率的特殊变化、胆囊癌标化发病率的性别差异、老年女性人群中年龄别发病率的显著升高以及标化发病率时间趋势中女性胆囊癌、男性食管癌和胃癌的特殊变化,可作为开展相关病因学研究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正>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男性的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3位,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1]。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肝癌已居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发病率为28.71/10万),死亡原因的第2位(死亡率为26.04/10万)[2]。肝癌的高发性与高致死性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6周的疗效,以探讨理想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44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96 w的疗效。结果在96 w治疗结束时,恩替卡韦治疗患者ALT复常率、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5.5%、84.1%和38.6%,而联合治疗患者则分别为88.1%、42.9%(P〈0.05)和31.0%;两组均无患者血清HBsAg转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始抗病毒治疗在96 w时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优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aortic dissection (AD) in recent years in Guangzhou.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D over 10 years in Guangdong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Demographic features and outcomes in cases presenting with acute diss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s admitted in two five-year periods. Results 339 patients with AD were admitted during the recent ten years. Their mean age was 55.7 ± 11.2 years. Male verse female ratio was 4.8. Surgery was performed in 37 % of cases with acute type A and 7 % with acute type B dissection. Apart from a fast increase in number of patients admitted each yea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se ten years.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cute dissection showed a trend of improvement, though it had not been statistically confirmed. Conclusions The number of admitted patients with AD has been fast increasing in Guangzhou. These patients were about ten years younger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by foreign researchers. Surgery was much less frequently performed than it was in western countries. Survival in acute cases showed a trend of improvement. These data support urgent improvement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aortic disse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呼吸道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重视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和防治。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等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 A)、乙型流感病毒(INF B)、副流感病毒(PIVs)等9种病原体IgM。结果:569例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检出非典型病原体例数和感染率分别为:15例(17.0%)、7例(12.5%)、29例(20.0%)、34例(32.1%)、3例(5.2%)、5例(7.8%)、2例(3.8%)。各种呼吸道疾病皆有非典型病原体检出,位居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是INF B(28.2%)、MP(24.3%)、INF A(12.5%)、PIVs(10.4%)、LP(9.6%)。各种呼吸道疾病,单一非典型病原体感染61例,感染率64.2%;2种及2种以上混合感染34例,感染率35.8%。结论:各种呼吸道疾病,无论是感染因素所致,还是非感染因素所致,都存在不同种类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并且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必须重视呼吸道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防治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的分析,探讨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机采血小板采集的失败率,避免或降低对献血者的伤害,降低机采血小板的成本。方法:对2005-2012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各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其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共计68例,失败率为0.31%。具体原因有血小板冲红,脂肪血,采血部位血肿,献血反应,溶血等。其他与耗材安装不到位,耗材质量(扭曲,渗漏),机器故障等有关。结论:对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等原因进行细化分析,总结经验,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各环节中有效的处理和规避,不仅有效地减少血液报废比率,降低机采血小板成本,也为献血者的安全和临床用血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历资料男性,患者,41岁,2007年因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于外院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术后患者出现化脓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后病情缓解。该患者2013年8月因再次"呕血、黑便1 d"入住威海市立医院,本次住院前曾行B超检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肝后段栓塞,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壁厚。住院后随即行相关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7×109/L,中性粒  相似文献   

16.
<正>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因冠状动脉血供急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早期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肌的唯一方法,恢复血流灌注可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脏功能。目前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主要有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再灌注开始的几分钟内,由于细胞内钙超载、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不足、氧自由基爆发及膜磷脂的缺失而产生不可逆的细胞损害,包括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心肌收  相似文献   

17.
TO THE EDITOR
We read with interest the article published by Nguyen et al in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howing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hort MUC6 alleles and H pjloff infection. These results, together with previous observations by Vinall et al, reinforce the role of mucin genes (MUC6 and MUC1) VNTR polymorphisms for the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to H pylori infection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主因"腹部胀痛、纳差1个月,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4 d"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纳差,为阵发性隐痛,腹胀呈进行性加重,饮食量较前明显减少,大便干燥,1次/3 d,偶尔大便表面带血,遂到某中心医院住院治疗。肝功能示:ALT 23 U/L,AST 49 U/L,GGT 742 U/L,ALP 295 U/L,白蛋白25.9 g/L。腹部CT:(1)肝脏肿胀,脾稍大;(2)脾脏边缘中  相似文献   

19.
<正>HBV和HC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HCC)主要的病因,病毒持续高水平复制对HCC患者的预后会产生重大影响。HCC是慢性嗜肝病毒感染的延续,又以肝硬化为基础,临床工作中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设计和执行。201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持制订了《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1],在临床推广过程中受到临床一线相关科室广泛欢迎。之后在吴孟超院士和汤钊猷院士指导下,经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的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坐少动生活方式的流行,肥胖、糖尿病及其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在重度肥胖症患者中,NAFLD的发病率高达90%,其中20%~30%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高达8%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