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分子通道蛋白-5(AQP5)是细胞跨膜转运蛋白之一,具有高通透性,通过此通道水可以经过质膜向高渗方向快速移动。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侵犯涎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SS的发病机制中,目前只有AQP5证实与唾液分泌功能密切相关。AQP5在SS涎腺及泪腺组织定位明确,其转运分布的异常,均能导致腺体破坏及M3R的异常,引起口眼干等症状。而中医治疗SS可通过AQP5途径刺激增加腺体分泌,为S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腺病毒介导AQP1基因治疗涎腺干燥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军  杨彦春 《重庆医学》2005,34(3):323-325
目的为了观察SS涎腺局部AQP1基因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SS动物模型,分别予以AQP1基因重组腺病毒、空病毒载体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各组小鼠饮水量、唾液流率的改变,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颌下腺中AQP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SS小鼠颌下腺腺体破坏、腺泡萎缩变性、腺体分泌功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将AQ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转染到小鼠颌下腺可以有效提高唾液分泌,从而改善口干症状降低饮水量. 结论空载体对照组与SS组在饮水量、唾液流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腺病毒空载体转染对SS小鼠的唾液分泌无显著影响,说明AQ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对小鼠涎腺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其携带的AQP1基因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人涎腺水通道蛋白的定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检测水通道蛋白亚型在人涎腺不同腺体的分布和各亚型所在的部位。方法 使用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术时经患者同意所取得的涎腺组织标本,按冷冻切片技术处理和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确定人涎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2、3、4、5的分布情况。结果 AQP2、AQP5为1:200和AQP1为1:100的一抗浓度时可以看到它们在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唇腺有稳定、清晰的染色反应,但AQP3、AQP4为1:100乃至1:50的一抗浓度也未观察到染色。AQP1在各涎腺腺泡的基膜,毛细血管床及导管基膜等处被标记。AQP2主要分布在涎腺的基膜和导膜。AQP5主要存在于粘液性腺泡的顶膜、基侧膜和浆液性腺泡的基侧膜,以及涎腺的闰管、纹状管,分泌管等处均有较强染色。结论 水通道蛋白亚型AQP1、AQP2、AQP5广泛分布于涎腺中不同组织和腺体不同部位,其布部位和反应强弱有差异,主要存在于涎腺中与唾液分泌密切相关的部位和组织中。  相似文献   

4.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 SS)是以口干、眼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 AQP5)是一种能特异性跨膜转运水的蛋白,能显著增加细胞膜水通透性,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近年来有研究表明AQP5在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细胞中异常的亚细胞分布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而恢复干燥综合征患者腺体内AQP5的正常亚细胞分布、上调AQP5成为治疗SS的可能手段。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又名舍格伦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 epSS)是一种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受累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人体的涎腺主要由3大对,SS唾液腺针对双侧腮腺、双侧颌下腺4个腺体。SS的病理基础是唾液腺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腺体上皮细胞破坏和萎缩,腺体导管扩张和狭窄阻塞,唾液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6.
眼干燥综合征又名斯耶格伦氏综合征(下称SS)。自10世纪以来,人们已由最初的“涎腺、口腔分泌抑制同时伴泪腺和咽部分泌缺陷”的概念发展认识到“SS是累及外分泌腺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除了原发于泪腺、涎腺(称原发性SS)外,还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称为继发性SS。  相似文献   

7.
综合征(SS)是一种以分涎腺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1].其临床特点为口眼干燥,病理特点为涎腺及泪腺中有淋巴细胞及腺细胞浸润,同时伴有腺体不同程度的破坏和萎缩[2].对SS的治疗,迄今尚无理想的方法.本文收集12例原发性SS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不可避免地引起涎腺的放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性涎腺损伤的主要临床和功能改变为腺体肿胀,涎液分泌减少,涎液电解质和蛋白质分泌异常等;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腺泡细胞变性萎缩、导管扩张、间质纤维化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等;其机制与p53信号分子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活性氧所致的膜损伤作用、水通道蛋白1和5表达降低、腱糖蛋白一c和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增加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改进放射治疗技术、颌下腺移植转位保护及合理应用细胞保护剂和促涎剂,可以减轻放射性涎腺损伤。本文对涎腺放射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其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水通道蛋白1(AQP1)是一种选择性的水通道蛋白,能显著增强生物膜对水的渗透性。笔者通过对AQP1敲除小鼠模型的表型分析,总结了AQP1基因敲除在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妊娠、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细胞迁移、腹膜、消化系统、腺体分泌等多个方面,并阐明了AQP1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类特异性转运水分子的蛋白质家族,通过其特殊性的漏斗形三级蛋白结构,可以帮助水分子快速的通过胃肠道细胞膜,从而参与胃肠道水分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平衡的调节。研究AQP的异常表达对研究胃肠道水分泌吸收异常相关疾病有重大的意义。AQP在胃、小肠、大肠中的种类及表达量不同,研究AQP时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也不同。因此,探索消化道不同部位AQP的生理、病理特点,可以为消化道水分泌相关疾病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合格林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格林综合征 (SS)是一种以分涎腺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1〕。其临床特点为口眼干燥 ,病理特点为涎腺及泪腺中有淋巴细胞及腺细胞浸润 ,同时伴有腺体不同程度的破坏和萎缩〔2〕。对SS的治疗 ,迄今尚无理想的方法。本文收集 1 2例原发性SS患者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 2例 ,均为女性。年龄 43~ 71岁 ,平均 48.5岁。采用Manthorpe 1 981年提出的诊断标准〔3〕,即具备口干燥症和干燥性角结膜炎者诊断为原发性SS。1 .2 治疗方法局部用地塞米松 5mg,庆大…  相似文献   

12.
1991年Argre等完成了对AQP1的克隆和鉴定,从而确定了细胞膜上存在转运水的特定性通道蛋白。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13种水通道蛋白,即AQP0~AQP12,称水通道蛋白家族[1~3]。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特异性转运水的蛋白家族,能显著增加细胞膜水的通透性,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研究糖皮质激素控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鼻息肉标本40例,其中术前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鼻息肉标本20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鼻息肉标本20例,正常鼻腔下鼻甲黏膜标本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QP3在上皮细胞,腺体细胞,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均有表达。上皮细胞中正常下鼻甲黏膜组AQP3阳性细胞数多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中正常下鼻甲黏膜组AQP3阳性细胞数少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息肉激素治疗组上皮细胞、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AQP3阳性细胞数少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通道蛋白3的正常表达与其维持下鼻甲功能有关,水通道蛋白3过度表达与鼻息肉的形成有关。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水通道蛋白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表达下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水跨膜转运通道蛋白家族。自1988年Agre等发现了第一个水通道以来,至今,在人体内已发现有13种AQP(即AQP0-AQP12)。其中,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水通道蛋白主要有AQP1、AQP4和AQP9。而AQP4在脑生理中的作用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5.
AQP-5在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在干燥综合征(SS)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分布.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分析SS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AQP5在腺泡的顶膜、侧膜和导管等处均有较强表达;实验组 AQP5表达减少或消失,AQP5在SS残存的腺泡部位,顶膜表达减少,相应基侧膜的表达增强,而且主要分布在导管部位.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组均出现分子量为27×103的条带,实验组AQP5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AQP5表达量减少和异位表达增强与SS口干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旨在从水液代谢及气道黏液分泌的角度探讨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YHPC-L、YHPC-M和YHPC-H)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XM),每组15只。其中,M、YHPC-L、YHPC-M、YHPC-H和DXM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复制肾阳虚模型,N组则均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和AQP5在肺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N组相比,M组AQP1和AQP5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P<0.01);与M组相比,YHPC-L、YHPC-M和YHPC-H组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0.01),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与DXM相比,YHPC-L对AQP1和AQP5的作用效果低于DXM(P<0.05),而YHPC-M和YHPC-H则与之具有相当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可通过上调AQP1和AQP5的表达而调控水液代谢平衡及气道黏液分泌,进而发挥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蓓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77-2377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S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等多方面因素判断,下唇腺病理检查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现将疑似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下唇腺活检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干燥综合症(SS)又称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它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泪腺和大小唾液腺而引起这些腺体的分泌减少为其特点,形成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CS)和口腔干燥症。  相似文献   

19.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累及泪腺、唾液腺,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涎腺受累常导致口干燥症、腮腺肿大,涎腺的客观检查对SS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涎腺超声(SGU)的实质回声不均匀、多发低回声结节改变是SS患者的特征性表现。SGU对临床诊断的价值等于或优于腮腺造影、腮腺核素及唇腺活检等检查,并且有无创、经济、简便易行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风湿病学家和超声科专家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腺样囊性癌是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头颈部的腺样囊性癌,主要起源于大涎腺、口腔粘膜小涎腺和上呼吸道粘膜腺体,偶尔发生于泪腺及外耳道耵聍腺。命名繁多,如园柱瘤、园柱瘤型腺癌、腺样囊性基底细胞瘤、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