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本症是一种综合征,病人的主诉是多方面的,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既往多把此病误诊为慢性盆腔炎给予消炎药治疗,效果不好.1993年以来,我们重点观察了这类病人,在妇科门诊来诊的5597人次中,初诊为盆腔瘀血症的为811人次,占门诊人次的14.48%.对其中的395例,我们试用中药治疗,有明显疗效的312人,占78.98%.方剂:当归10g党参10g川芎10g白芍10白术10g茯苓10g桂枝10g半夏10g寄生10g泽泻20g甘草6g柴胡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首次给5剂试验治疗,多有明显疗效,病人主动要求继续服用此药,一般可连续服10~25付.由于本症是一种综合征,病人的主诉是多方面的,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既往多把此病误诊为慢性盆腔炎给于消炎药治疗,效果不好.1993年以来,我们重点观察了这类病人,在妇科门诊来诊的5597人次中,初诊为盆腔瘀血症的为811人次,占门诊人次的14.48%.对其中的395例,我们试用中药治疗,有明显疗效的312人,占78.98%.方剂;当归10g 党参10g 川穹10g 白芍10白术10g 茯苓10g 桂枝10g 半夏10g 寄生10g 泽泻20g 甘草6g 柴胡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首次给5剂试验治疗,多有明显疗效,病人主动要求继续眼用此药,一般可连续服10~25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证候疾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397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治疗前后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西医疾病诊查指标,治疗效果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改善标准(the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20,ACR20)判断,抽取患者初诊时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在SAS8.2上实施。通过单因素探索性分析,计算疗效与变量的比数比,以P<0.2作为入选模型的标准;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疗效为分层变量,随机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占75%)和验证集(占25%),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数据分析模型中,中药治疗组共纳入18个变量,西药治疗组纳入24个变量。中药治疗组中,晨僵、关节肿胀数、免疫球蛋白M、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和关节疼痛等与疗效正相关,病程和夜尿多与疗效呈负相关。西药治疗组中,血沉、腰膝酸软、苔白、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和关节肿胀等与疗效呈正相关,苔黄、舌红、白细胞检测与疗效呈负相关。在随机选取的验证集患者中,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作用表现为:RA中药治疗方案使用中,可预测20%患者有效率达到90%;RA西药治疗方案使用中,可预测20%患者有效率达到100%。结论:根据证候疾病信息与中西医疗法疗效的临床数据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显示证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陆永经 《吉林医学》2012,33(12):2569-2570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与Graves病并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加用中药来进行综合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优势明显,可以有效的增加该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评价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36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可靠,能够达到与西医治疗优势互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抗藓胶囊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2年3月-2007年6月间符合诊断标准的372例OLP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用分配卡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190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18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西药用法同对照组,在服用西药的同时加用中药抗藓胶囊。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3个疗程观测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4%。结论:中药抗藓胶囊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1例。西医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予以中药热奄包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肿胀面积。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及肿胀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临床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西医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后肿胀疼痛患者予以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颇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 从我院两年来收治的68例ICP患者中随机分两组,以不同治疗方法来比较母婴预后.结果 治疗中在西医方案下加入本院中药制剂煎服的疗效胜于纯西药治疗.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治疗中在西医方案下加入本院中药制剂煎服的疗效胜于纯西药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使用中西药结合方式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2009年我院就诊的口腔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独使用西医外敷方案,观察组使用西医外敷、中医内服的治疗方案。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分析,38例观察组患者中痊愈者27例(71.1%),有效8例(21.0%),药物显效患者35例,达92.1%;38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者19例(50.0%),有效7例(18.4%),药物显效患者26例,达68.4%,经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外敷、中医内服的治疗方案对于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慢性咽炎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门诊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中医诊断梅核气的患者分为2组,西药组35例,应用奥美拉唑,20 mg/次,每日2次,多潘立酮片,10 mg次,每日4次;中药组25例,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结果奥美拉唑加多潘立酮组有效率为88.57%,半夏厚朴汤组有效率为84%,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成本西药组14 d药费〈36元,中药组〉120元。结论奥美拉唑加多潘立酮和半夏厚朴汤都是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方法,但西药组治疗服用方便,价格便宜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患者,在西医肌注黄体酮,口服乙烯雌芬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结果:痊愈27例,好转4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草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的研究质量及疗效、生存质量、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有关中草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CNKI知识资源总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限定时间为2003—2013年,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23篇,研究质量Jadad评分在1~4分之间,均属低质量研究。对近期疗效、卡式评分、白细胞下降率进行Meta分析,OR值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7[1.21~2.05]、3.99[2.98~5.34]、0.43[0.29~0.64]。结论:中草药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但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尚不能作为可靠的临床应用证据,期待设计更合理、方法更科学、样本量更大、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为中草药推广到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50例肺癌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舌脉象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舌脉象参数变化,探讨舌脉象客观化参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P-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50例肺癌患者关部脉图及舌象图片,观察患者运用益肺抗瘤饮加化疗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舌象参数和脉象参数。舌象参数包括润燥指数、厚薄指数、裂纹指数、胖瘦指数、腐腻指数;脉象参数包括功率谱能比1(power spectral ratio1,PSR1)、PSR2、PSR3、PSR4以及倒谱能比1(cepstrum spectral ratio1,CSR1)、CSR2、CSR3、CSR1。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舌、脉象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脉象参数PSR1升高,PSR2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PSR。降低,PSR:升高,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PSR4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舌象润燥指数升高,腻腐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舌象厚薄指数降低,裂纹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脉象客观检测参数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癌的用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03~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献51篇,应用频数法对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应用频率较高,累计频率71.81%,其中以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柴胡应用最多。结论: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医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慢性丙型肝炎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该疗法存在一定副作用,对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且治疗费用昂贵。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包括丙型肝炎有大量报道,需要进行系统综述。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方法评价中草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MEDLINE、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2009年7月8日。 纳入标准:收集比较中草药与安慰剂、非特异性治疗、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草药联用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比较的试验也予以纳入。 资料提取与分析:两人独立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017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为相对危险度或均数差,均以95%可信区间表示。 结果:51篇随机对照试验满足纳入标准,共治疗3 678名病人。所纳入的6篇英文文献质量较高,中文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在临床症状、肝功能及抗病毒效应的综合疗效分析中,中草药明显优于非特异性治疗,与干扰素疗效相当,中药联合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对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RNA阴转的效果明显优于非特异性治疗,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干扰素合用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中药及其与抗病毒药物合用的抗HCV抗体阴转疗效均优于单用干扰素治疗。在改善肝功能指标上中药显著优于安慰剂、非特异性治疗,且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抗病毒治疗联合使用则优于单用抗病毒治疗。随访的疗效分析表明上述效应具有持续性。中药注射剂及抗病毒治疗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个别患者有较严重的副作用。 结论:纳入本系统综述的部分中草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和清除血清HCV标志物的作用。但是由于中文发表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对那些疗效较好的中药制剂需要作进一步的验证,试验的设计及报告应按照国际规范执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局部以5%碘伏严格消毒,用三棱针刺破所有疱疹,边剌边用消毒干棉球吸去疱疹毒液,将玻璃火罐闪灌法扣在已刺破疱疹的所有部位,留罐时间视病情而定,留罐2~5 min,排泄疱疹内毒液;远端配穴针刺,取曲池,施捻转提插泻法1 min;腰以上者加尺泽、合谷;腰以下者加足三里、三阴交。自拟祛湿清热化瘀汤口服。对照组西药治疗: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5 mg/kg,每日1次,阿昔洛韦软膏局部外涂,每日2~3次,连续7 d。统计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6.
背景:化疗通过率可间接反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患者耐受性或依从性差,会影响整个综合治疗计划,从而影响肿瘤治疗的疗效。因此,如何提高化疗通过率及减少延迟化疗率在肿瘤治疗领域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药联合化疗在减毒增效、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有一定优势。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肺泰胶囊对ⅢB/Ⅳ期NSCLC化疗患者化疗延迟率和化疗通过率的影响。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的NSCLC患者60例。将60例ⅢB/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肺泰胶囊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4个周期。 主要结局指标:观察每个周期化疗通过率、化疗延迟率和4个周期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入组60例,其中5例被剔除(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55例可评价疗效。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分布均衡(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第4周期的化疗通过率分别为96.42%和74.07%,化疗延迟率分别为3.57%和14.8%(P=0.007)。4个周期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8.6%,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 9)。 结论:中药复方肺泰胶囊可提高ⅢB/Ⅳ期NSCLC化疗患者化疗通过率,增强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现代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合并利尿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理论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汤剂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比值和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E/A比值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能升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E/A比值,明显改善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已广泛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但尚未见到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目的:通过对220例老年胃癌预后的分析,研究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对老年胃癌预后的影响。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同期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65岁及以上老年胃癌病例(来自上海龙华医院肿瘤一科、瑞金医院消化外科和仁济医院普外科)分为接受中药复方辨证治疗的中药组和未接受中药治疗的非中药组。主要结局指标:依据临床病理分期,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和化疗进行分层。运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手术、化疗以及中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220例病例纳入研究。中药组89例,非中药组131例。总体220例病例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分别是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化疗和中药治疗(P〈0.01)。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322,95%可信区间在0.212~0.489。中药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1.12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5.6%、45.7%;非中药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7.19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26.9%、21.9%。对未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分层研究,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中药治疗和化疗是影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独立的保护性因素(P〈0.01),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421,95%可信区间在0.255~0.693;晚期中药组(36例)中位总生存期为17.819个月,晚期非中药组(60例)中位生存期为8.548个月。对临床病理分期为Ib—IV(T4N1-3M0、T1—3N3M0)接受根治性手术(R0)且接受3个及以上周期术后辅助化疗病例的分层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中药组和术后非中药组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未达到中位数,故未作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中药组(33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0%、59.9%、50.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4.1%、61.49/6;术后非中药组(69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6%、51.1%、51.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5.6%、55.6%。结论: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可改善老年胃癌的总体预后,是老年晚期胃癌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对老年根治性胃癌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最近3年本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据此对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采用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患者生存期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采用中医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法。考虑个体的症型差异,遵循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浸浴水疗配合背部按摩对产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320例产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予中药浸浴配合背部按摩治疗,每2-3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中药煎服治疗,10剂为一疗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腰背酸痛、产后自汗、畏寒肢冷、手腕痛、关节痛、烦躁易怒、肩膀痛、头痛、手指麻木感、善疑多虑等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其中腰背酸痛、手腕痛、肩膀痛、烦躁易怒的显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腰背酸痛、手腕痛的显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膝关节疼痛方面两组疗效均欠佳。结论:中药浸浴水疗配合背部按摩的治疗方法比传统中药口服的治疗方法能更好的促进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