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治愈率为26.0%,总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疗程后结束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7.8%,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治愈率为24.4%,总有效率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桂枝四物汤口服配合熏蒸;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记录痛经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结论: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辨证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针灸治疗,每日2次.结果 总有效率为84.78%.结论 膈下逐瘀汤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持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温针灸、穴位注射、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临床治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临床治愈率为2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月经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将4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于月经第1天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留针同时行温针灸,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月经第1天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各时间段患者的疼痛强度。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灸治疗痛经从施治15 min开始起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从30 min开始起效,温针灸施治后30 min镇痛效果最明显,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60 min镇痛效果最明显,两组治疗后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疼痛强度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起效快。长期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能代替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周期性电针结合TDP疗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第1次治疗于月经周期第1天有痛经表现开始针灸治疗,选取关元、中极、水道、合谷、血海、三阴交等穴行电针结合下腹部TDP照射,治疗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为1个疗程;以后在每次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1次/d,治疗至月经来潮不痛为止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周期性电针结合TDP治疗痛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自拟痛经方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廷生 《广西医学》2009,31(6):853-854
目的观察痛经方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均服用自拟痛经方,1剂/d,并配合针灸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位,采用人工手法刺激留针40min,经前3d开始治疗,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本组43例,临床痊愈24例占55.81%,显效13例占30.23%,有效5例占11.63%,无效1例占2.33%,总有效率97.67%。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月经来潮前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针刺十七椎穴)20例予针刺疗法3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20例。参照COX痛经症状量表(theCoxMenstrualSymptomScale)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痛经症状总频率(持续总时间)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痛经症状总频率(持续总时间)总分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持续下降,第三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十七椎穴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穴位,可于经前单用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2.
彭馨谊  蹇文渊 《西部医学》2011,23(7):1289-129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7%;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35-138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针灸科、妇科收集的60 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艾附暖宫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每次月经前7 d 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 天,共治疗3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远期疗效,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痛经症状积分为(5.91±1.43)分,低于对照组的(7.0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测无异常。观察组有2 例患者出现所针刺部位疼痛感、少许淤青现象,4 d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痛经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粒0.3 g,每半天1粒;观察组每次行经前1周温经汤加减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每日一剂,每次行经前1周就诊用药,并随症加减。1周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P<0.01)。结论:温经汤加减是治疗寒证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汤剂。  相似文献   

15.
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取穴加艾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针结合艾灸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针联合头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P〉0.05),治疗组48例予以体针联合头针治疗,对照组48例予以单纯体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7.08%;远期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75%。治疗组近、远期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针联合头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止痛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为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痛经敷贴药之中医用药规律后,设计外敷方,并评估气滞血瘀型痛经临床症状改善情形。方法:31名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每次月经前5d起以痛经贴外敷神阙下及关元穴,8h/d,连续8d,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分析中药敷贴处方中,最常用单味药为延胡索(8.7%),最常用药物种类为活血祛瘀药(40.3%)。而痛经贴针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经痛视觉量表程度及月经血块、经色暗红等症状统计上显着改善,且除固定贴布处皮肤过敏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痛经贴是简便廉效的外敷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排刺温针配合超短波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排刺温针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9.7%,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显效率13.8%,总有效率为67.2%,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刺温针配合超短波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排刺温针配合超短波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